申论经典语句必备

 2024-12-10 03:48:01  阅读 870  评论 0

摘要:申论经典语句必备如下: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3、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4、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5、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为先。6、构建社会主

申论经典语句必备如下: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

申论经典语句必备

3、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

4、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5、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8、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9、恪守为民之责,常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10、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11、民心民意不可违。

12、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13、以制度公正促社会和谐。

14、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申论的核心是写文章,文章开头应开门见山,有力量、有气魄,要独具特色,如“凤头”一样短小、漂亮,令人一见钟情,过目不忘。写好申论文章的开头,主要应把握“有吸引力”、“快速切入主题”这两个核心要求。

一、有吸引力。

写申论文章,要起笔不凡,让阅卷人刚刚接触到文章即被吸引住,有一睹全文的欲望。可以使用“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等技巧、形式,设置出吸引人的开头,第一时间博得阅卷人青睐。

二、快速切入主题。

文章的开头是文章的总体方向,是要为文章总论点服务的,因此,开头应快速切入文章主题,让阅卷者开篇便知晓你在谈什么问题,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开头内容不要冗繁啰嗦,要简明扼要,无论是引出总论点,还是直接提出总论点,都要有实际内容,忌假大空、大篇幅引述原材料、大量列举事例而忽略、埋没了文章中心论点。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如何从长篇材料中梳理出明晰的逻辑,找到与题干相关的对策,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介绍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之间也具备顺承逻辑,依据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别运用。

一、直接对策法

在材料里面出现明显的提示性对策词汇,如将、应该、采取、利用、凭借等表示措施类词汇,则可直接将材料原话进行提炼,转化为相应答案。如选调生真题材料中如下段落:

“中宣部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要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发掘历史文化的丰厚资源,立足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培育文化创新主体,不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上面这段材料则是直接的对策表述,提炼其中的关键语句,即可形成最终的答案。

二、间接对策法

材料中呈现问题的具体形式以及原因,均可由此推出相应对策。问题前加转变、提升、改善、完善等词汇即可将其转换为相应对策。例如:

“她说,前几年广州市各中学要求学生必须到南越王墓、黄埔军校、农讲所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接受乡土教育,但是由于许多东西与考试无关,也渐渐流于形式,学生参观时的态度根本不认真,属于典型的“到此一游”,因为学校关心的只是学生是否到过这些人文景点,而孩子们也只是拿着表格到这些景点盖个章就了事了。”

问题是教育流于形式,对策直接在前增加不要即可。

三、自创对策

材料中的内容有时较为缺乏,在依据缺乏的情况下,可从思想、教育、管理、利益等层面进行自我扩充,即为自创对策。

更多备考资讯,详情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申论经典语句必备】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508043.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09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