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p∧q
p表示“公说公有理”,q表示“婆说婆有理”,∧表示“并且”
2、只要张逍不来开会,李遥就来开会,王游也来开会。p→(q∧r)
p表示“张逍不来开会”,q表示“李遥来开会”,r表示“王游来开会”,→表示“如果,就”,∧表示“并且”
3、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p
┓表示“并非”,p表示“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4、如果甲或乙去公园,则丙也去公园,否则丙不去公园。(p∨q)←→r
p表示“甲去公园”,q表示“乙去公园”,r表示“丙去公园”,∨表示“或者”,←→表示“当且仅当,才”,┓表示“并非”
5、如果所有的鱼在水中生活,则有些鸟在天空中生活。p→q
p表示“所有的鱼在水中生活”,q表示“有些鸟在天空中生活”,→表示“如果,就”
6、存在一个有理数,它比√2大又比√3小。aRb∧a┓Rc
a表示一个有理数,b表示√2,c表示√3,R表示“大于”,∧表示“并且”,┓表示“并非”
7、如果罗素是逻辑学家并且有些逻辑学家是哲学家,则罗素是哲学家。
((MIP)∧(SAM))→(SAP)
S表示“罗素”,M表示“逻辑学家”,P表示“哲学家”,∧表示“并且”,→表示“如果,就”
是和也在一起一般不叫固定句式.
是…………是判断句
…………也 也是判断句的一种
你说的这个句型要看具体里面的内容,但大部分情况应属判断句吧
判断句就不要刻意去翻译这个词,或者加一个“是”字
一、2024国考行测推理判断题型及技巧
图形推理解题的技巧是在识别特征图、确认考点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类规律的思考方式以及细化的相关知识;
抓住主客体的关键信息,在拆分思维的帮助下,快速解题是破解定义判断题目的关键;
类比推理常考的并列关系与包容关系对二级辨析的考查越来越多,同时需要掌握好常见的对应关系的考查方式;
逻辑判断中论证题目占比较高,而翻译推理、组合排列是逻辑判断中的难点,这些均是判断推理中的重点题型,在备考阶段不但要能掌握好解题技巧,更要了解适用技巧的范围,并进行灵活地应用。
二、2024国考行测推理判断题型考点
考点:论证
论证分为加强题型和削弱题型,两种题型做题思路相同,具体如下:
1.看清问法(削弱、加强/前提);
2.找出题干的论点和论据;
3.根据论点和论据话题是否一致,预设可加强/削弱选项;
4.根据预设匹配选项,并对比择优。
加强方式
1.补充论据:增加论据支持论点,可以解释原因,也可以举例,适用于题干只有论点或者论点与论据话题一致的情况;
2.搭桥:在论据与论点中不同的关键词之间建立联系,适用于题干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尤其是提问为“前提假设”的情况;
3.必要条件:补充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可通过“如果选项不成立,那么论点不成立”进行判断,适用于题干只有论点或者论点与论据话题一致,且一般提问为“前提假设”的情况。
削弱方式
1.否定论点:证明论点不成立,考查较多,常出现于题干只有论点或者论点与论据话题一致的情况中;
2.拆桥:断开论据与论点中不同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适用于题干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的情况中;
3.否定论据:证明论据不成立,考查相对较少;
4.因果倒置与他因削弱:因果倒置是将论点的“因”和“果”互换,他因削弱是在论点中“因”成立的同时,存在其他的原因也能导致“果”,两种方法均仅适用于论点为因果关系的情况。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整理的“行测推理判断题型及技巧”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逻辑学问题 请将如下语句翻译为一阶谓词语言;需指明所有符号所代表的个体或关系。 1.公说公有理】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