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题: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2024-12-09 12:06:01  阅读 379  评论 0

摘要:白皮书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

白皮书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白皮书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绿色地球家园,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

公考面试题: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模拟试题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表明观点。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2.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效。

(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土壤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扎实成效,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2)区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加强,绿色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先行区不断涌现,重点领域创新示范不断推动。目前,全国已经建设46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美丽中国的多彩画卷生动展现。

(3)坚持着力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环保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达到了30多部,生态环保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有效推动了行业技术经济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结合实际,谈践行。

(1)积极参与展现大国担当。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打造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全球生态治理格局。坚定不移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继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大挑战作出中国贡献。

(2)完善制度建设。要加快构建和完善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始终坚持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全民持续提升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和生活习惯。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公考面试题: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498627.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2.5918秒, 内存占用1.9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