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点:
1岁半至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
3—4岁之间的儿童,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
4—5岁之间的儿童,想象以无意性为主,出现了有意成分。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想象的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比较零碎;
5—6岁之间的儿童,想象的有意性想当明显,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发展过程:
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无意想象又具有以下特征: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从内容上可以将想象分为4种类型: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
幼儿想象具有极大的夸张性,表现在:①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幼儿的想象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某种特征或使用夸张的语言。
②混淆假想与真实。
关于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教资考试幼儿的想象力是如何发展的】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