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有一幅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和秦末 B.春秋和战国
C.战国和汉初 D.秦末和春秋
2.《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行郡县制
3.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4.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以方士卢生、侯生妖言惑众,诽谤皇帝为由,牵连坑杀儒生四百六十多人。今人在事发地立有石碑秦坑儒谷,以示纪念。该石碑的位置可能在今( )。
A.陕西临潼 B.江苏南京
C.河南洛阳 D.四川成都
5.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刺史
6.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 )。
A.实行分封制 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C.实行郡县制 D.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
7.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以方士卢生、侯生妖言惑众,诽谤皇帝为由,牵连坑杀儒生四百六十多人。今人在事发地立有石碑秦坑儒谷,以示纪念。该石碑的位置可能在今( )。
A.陕西临潼 B.江苏南京
C.河南洛阳 D.四川成都
8.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们因遇雨误期,是要被杀头的;即使去戍边也要死十之六七。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后他们举起反抗的大旗,这次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绿林赤眉起义 D.太平天国起义
9.下列事件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陈胜建立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
10.近年在广西象州县运江镇挖掘出土了一批古代钱币,考古报告中出现了秦圆形方孔字迹清晰推行全国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批钱币为( )。
A.布币 B.刀币
C.半两钱 D.五铢钱
1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述人民反抗秦朝统治的语句。请问,人民奋起抗秦的原因是( )。
①赋税沉重 ②刑罚严酷
③徭役、兵役沉重 ④皇帝制度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13.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二、判断题
14.秦王嬴政扫平六国,定都长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
15.秦的暴政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率领起义军占领了咸阳,推翻了秦王朝。( )
16.夏朝、商朝、西周和秦朝的灭亡,根本原因都是它们自身的暴政。( )
三、简答题
17.简述秦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及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指秦朝末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指春秋后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故本题选D项。
2.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可知,秦始皇认为西周灭亡的原因是实行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故D项符合题意。西周推行分封制,故A项不符合题意。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故B项不符合题意。秦在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项。
3.答案C。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是秦统一货币、文字的举措。结合所学,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了加强统治,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后的文字为小篆,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故本题选C项。
4.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焚书坑儒。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余人在咸阳郊外坑杀,材料中石碑的位置可能在今陕西临潼,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本题选A项。
5.答案A。解析:材料中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旨在强调的是此官的职能是监察百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始皇设三公九卿,其中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能,A项符合题意。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项不符合题意。太尉是最高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C项不符合题意。刺史是汉代监察地方的官员,D项不符题意。故本题选A项。
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与周代以来的分封制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与材料中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相符,故C项正确。分封制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即三公,属于中央官制,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与材料中统一性不符,故B项错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即皇帝制度,与材料中统一性不符,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C项。
7.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焚书坑儒。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余人在咸阳郊外坑杀,材料中石碑的位置可能在今陕西临潼,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本题选A项。
8.答案A。解析:由材料我们因遇雨误期,是要被杀头的;即使去戍边也要死十之六七。壮士不死则己,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知,这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A项符合题意。BC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项。
9.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陈胜建立政权。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④②③,故此题选C项。
1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在经济方面,规定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以半两为单位,C项符合题意。赵魏韩三国用的布币,A项不符合题意。齐燕使用的是刀币,B项不符合题意。五铢钱是汉武帝推行的货币,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1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治时期特别是秦二世在位时,赋税沉重,农民要把收获的三分之二上交;刑罚严酷,单是死刑就有10多种;徭役、兵役沉重,征派40万人修筑长城,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项。
1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根据题干中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可知,这一措施的作用是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集权于皇帝为首的中央朝廷,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项。
13.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泽乡起义失败后,反秦的浪潮没有因此平息。其中涌现出两个杰出领袖刘邦和项羽。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主力。刘邦抓住时机攻取了咸阳,灭亡了秦朝。故选C项。
二、判断题
14.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国,定都咸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故本题错误,应把长安改为咸阳。
15.答案×。解析:陈胜吴广起义军只进军到咸阳附近就被秦军击退了,占领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是刘邦。故本题表述错误。
16.答案√。
三、简答题
17.参考答案
(1)历史条件
①客观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华夏各族之间通过经济交流和战争,地域间联系加强;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各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长期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②主观方面:秦朝经商鞅变法,实力强大,国富兵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秦国广泛收罗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
(2)历史意义
结束了战乱局面,符合历史潮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秦朝时期基础练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