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12-08 21:12:01  阅读 618  评论 0

摘要:培育新经济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培育新的增长点首先要做新旧动能的转换,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新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培育需求侧的新消费动能: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

培育新经济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培育新的增长点首先要做新旧动能的转换,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新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培育需求侧的新消费动能: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1、培育新经济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培育新的增长点首先要做好新旧动能的转换,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新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

2、培育需求侧的新消费动能: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如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3、培育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动能:“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生产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活动向生产领域渗透,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提高传统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打造数字经济形态下的新产业,推动我国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

怎么理解新旧动能转换?

前几天去了趟黄河北,实地感受了一下新旧动能转换区的建设进度。自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批复之后,山东省立即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系统性改革。那么现在到底建设到了什么程度?当时为什么要毅然决然地进行新旧动能转化?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梳理出一个脉络。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旧动能转换?

站在2021年这个时间节点上,距离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43年,在这43年里,我国的对外开放策略主要是两个层面: 一是 扩大出口, 二是 大规模引进外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原材料,但缺乏先进的技术、经验和资金,所以刚开始依赖资源和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我们搞 “三来一补” 促进制造业发展,带动了出口贸易,但这些都属于产业链的下游,没有占据产业链的核心区域,无法取得高附加值的超额利润,挣得是低利润的辛苦钱。

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这种模式所依赖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一是 人口红利优势的消失,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人力成本上升,这些使得过去在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逐渐消耗殆尽。 二是 资源成本上升,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粗暴发展,导致整体土地成本急剧升高,连带着其他原材料在成本上也失去了比较优势。在这种基本面下,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不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寻找一条新的发展路线。

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开始了分门别类的 探索 :海南的自贸区、广州的大湾区、上海的浦东、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区、河北的雄安新区……不仅仅是山东、其他省市也在进行不同层面的改革和 探索 。 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只是众多国家层面 探索 实践项目中的一个,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

二、为什么选择山东

山东一直是个极为耀眼的省份:凭借开放、改革的先机与亿万人的持续奋斗,在全国确立起领先的开放优势、基建优势和工业优势,从而得以长期高居中国省份经济排行榜Top3、稳坐北方第一经济大省,一度傲视四方。在全球已有的41个工业大类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全有的国家,山东省又是唯一全有的省份。206个工业种类,山东有196个;

6、56个工业小类,山东有556个。

然而近几年山东曾一度被认为经济增长潜力减弱,恐有“掉队之危”,特别是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低于各省份平均增速,这更印证了上述的观点,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满是对山东的口诛笔伐,唱衰声不绝于耳,甚至现在还有人逮着山东不放,深层次原因暂不分析。

在转型的阵痛期中,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可怕,更不会削弱山东省转型的决心,围绕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山东省坚决推进这场自上而下系统性的改革。一位经济学者曾经这样说:“山东是转型中国的经典缩影”。山东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国,而且山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人口来支撑转型的成功,有足够厚实的家底来承受转型期间阵痛,而且山东也迫切的需要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来提振经济发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山东是唯一获批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可以大胆地说,转型中的中国要在齐鲁大地上寻找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方案。

从山东角度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是个经济大省,但不是经济强省。长期以来,形成了经济结构偏“重”这样一个局面,能源资源消耗比较大,空间、容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就是“三个天花板”—— 能耗、排放、土地

同时,山东的产业处于上游的比较多,比如原材料、能源产业在山东占很大的比重,中间产业、终端产品不像南方那么典型。以能耗为例,2015年山东的能耗光消耗煤就达4.35亿吨。排全国第一位。国家要求我们“十三五”末也就是2020年底前必须压减到3.9亿吨,压减10%。同时,我们又把全省所有的能耗企业全部理了一遍,发现没有统计进来的能耗还有6200万吨,也就是说总共要压掉1亿吨的煤耗,才能实现我们的减排任务。但经济发展不能不耗能,要想完成这个压煤任务,除了采取节煤措施,更重要的是产业必须要动大手术。解决好山东发展的问题,对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产业链中上游地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大国命题山东求解!天时地利人和,山东是解决我国下一步经济发展转型的希望,是这场决定我国未来经济迭代与进化的中坚力量。

三、新旧动能转化要转换什么?

“新旧动能转换”自2015年开始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讲话和文件中,在2016年在互联网出现的频率逐步提升。2016年末,特别是进入2017年以来,“新旧动能”更是频繁出现在政府相关文件中,内涵也逐渐丰富和完善。在此之前山东已经在 探索 新旧动能转换的路上摸索了很久,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2020年底王书坚副省长在接受采访时将其总结为“三个坚决”,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

首先是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的低端产能,要坚决淘汰。这就是做好“去”的文章,把笼子腾出来,“腾笼换鸟”。笼子如果腾不出来,鸟是换不了的,所以首先要把笼子腾出来,要把低端产能去掉。

第二是 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我们讲新动能,也不是另起炉灶、从头再来。这些传统动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社会 需要,国际市场也需要。关键是如何把这些生产工艺、设备、产品改造成新动能,如何通过技改创新、信息化赋能等手段促使它走向高端,让传统动能成为新动能、焕发新活力,这就是做好“提”的文章。对于山东来讲,“提”的文章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因为我们工业体系非常完整。

第三是 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就是通过 科技 创新、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四新”经济这个增量。这就是“增”的文章。这方面山东大有空间。为什么呢?因为山东有一个庞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新动能的培育绝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一定要有一个工业基础。

这“三个坚决”是总的思路。同时,新旧动能转换绝不是一日之功,必须科学地去谋篇布局。所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了一个时间表, “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 这个时间表还是比较科学的。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总体方案,当年就要形成一个气势,从上到下统一思想,全面启动起来。“三年初见成效”,今年正好是初见成效之年,现在已经见到成效了。国家发改委最近派出评估组,正在山东进行评估。

“五年取得突破”还有2年,我们正在拿再出发的方案。“十年塑成优势”,也就是说7年以后,新旧动能转换时间基本结束。这是大的时间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以前很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旧动能(如媒,石油等)会被清洁能源(如天然气,风能等)替换掉,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就是缩短完全转换的时间,尽快完成新旧能源的替换。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如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489699.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2.5478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