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分水岭,尤其是初二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进了初二之后,我们很容易发现,数学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学习了,一个题目往往包含了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因此在初二,很多学生这个月的月考成绩还可以,下个月的期中考试直接惨不忍睹。这是因为期中期末考试的题目大部分都是综合运用的题目,很少会出一些单纯知识点的考题了。下面掌门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初二数学题目大全,掌握好这些数学课,考试保证没问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4cm B.5cm C.9cm D.13cm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易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看选项中哪个 在范围内即可.
【解答】解:设第三边为c,则9+4>c>9﹣4,即13>c>5.只有9符合要求.
故选C.
【点评】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则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 )
A.12 B.15 C.12或15 D.15或18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从已知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思考,分腰为3,腰为6两种情况分析,舍去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三边为3,3,6时 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
当三边为3,6,6时,周长为15.
故选B.
【点评】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3.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 玻璃,那么最省事方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①②③都带去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本题就是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解答】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
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应带③去.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开放性的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图形,根据已知选择方法.
4.在△ABC和△A′B′C′中,AB=A′B′,∠B=∠B′,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ABC≌△A′B′C′,这个补充条件是( )
A.BC=B′C′ B.∠A=∠A′ C.AC=A′C′ D.∠C=∠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用两边夹一角,两角夹一边,三边相等等进行判定,做题时要按判定全等的方法逐个验证.
【解答】解:A中两边夹一角,满足条件;
B中两角夹一边,也可证全等;
C中∠B并不是两条边的夹角,C不对;
D中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所以D也正确,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认真确定各对应关系.
5.下列图案是几种名车的标志,在这几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定义可知:
A、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6.如图是一个由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拉动其中两根木条后,它的形状将会改变,若固定其形状,下列有四种加固木条的方法,不能固定形状的是钉在( )两点上的木条.
A.A、F B.C、E C.C、A D.E、F
【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选择不能构成三角形的即可.
【解答】解:A、A、F与D能够组三角形,能固定形状,故本选项错误;
B、C、E与B能够组三角形,能固定形状,故本选项错误;
C、C、A与B能够组三角形,能固定形状,故本选项错误;
D、E、F不能与A、B、C、D中的任意点构成三角形,不能固定形状,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观察图形并熟记三角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CMD=35°,则∠MAB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过点M作MN⊥AD于N,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MC=MN,然后求出MB=MN,再根据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判断出AM是∠BAD的平分线,然后求出∠AM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过点M作MN⊥AD于N,
∵∠C=90°,DM平分∠ADC,
∴MC=MN,
∴∠CMD=∠NMD,
∵M是BC的中点,
∴MB=MC,
∴MB=MN,
又∵∠B=90°,
∴AM是∠BAD的平分线,∠AMB=∠AMN,
∵∠CMD=35°,
∴∠AMB= (180°﹣35°×2)=55°,
∴∠MAB=90°﹣∠AMB=90°﹣55°=3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以及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熟记性质并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结合图象解答即可.
【解答】解:∵△ABC≌△AEF,
∴AC=AF,故①正确;
∠EAF=∠BAC,
∴∠FAC=∠EAB≠∠FAB,故②错误;
EF=BC,故③正确;
∠EAB=∠FAC,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共3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准确确定出对应边和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
9.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α的度数是( )
A.75° B.90° C.105° D.120°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探究型.
【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E及∠E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
∴∠BAE=45°,∠E=30°,
∴∠AFE=180°﹣∠BAE﹣∠E=105°,
∴∠α=10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0.有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恰好等于它的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7 B.6 C.5 D.4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 可以表示成(n﹣2)180°,外角和为360°,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依题意,得:
(n﹣2)180°=2×360°,
解得n=6.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关键是根据题意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及内角和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边数.
11.在△ABC中,AB=8,AC=6,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A.6<AD<8 B.2<AD<14 C.1<AD<7 D.无法确定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根据SAS证明△ABD≌△ECD,得CE=AB,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解: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
在△ABD和△ECD中,
∴△ABD≌△ECD(SAS),
∴CE=AB.
在△ACE中,CE﹣AC<AE<CE+AC,
即2<2AD<14,
1<AD<7.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倍长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之一.
12.如图,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中,△ABC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田字格上画与△ABC成轴对称的三角形,且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这样的三角形(不包含△ABC本身)共有( )
A.1个 B.3个 C.2个 D.4个
【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如图所示:符合题意的有3个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在△ABC中,∠A=60°,∠C=2∠B,则∠C=80度.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已知条件求得.
【解答】解:∵∠A=60°,
∴∠B+∠C=120°,
∵∠C=2∠B,
∴∠C=80°.
【点评】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
14. 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0m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0m,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1200m.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他需要转动360°,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360÷30=12,
∴他需要走12次才会回到原来的起点,即一共走了12×100=1200米.
故答案为:
1200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15.如图,将△ABC沿射线AC平移得到△DEF,若AF=17,DC=7,则AD=5.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D=CF,再利用AF=17,DC=7,即可求出AD的长.
【解答】解:∵将△ABC沿射线AC平移得到△DEF,AF=17,DC=7,
∴AD=CF,
∴AF﹣CD=AD+CF,
∴17﹣7=2AD,
∴AD=5,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AD=CF,以及AF﹣CD=AD+C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66.5°.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CAE+∠ACE,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
∴∠CAE+∠ACE= (∠B+ ∠ACB)+ (∠B+∠BAC),
= (∠BAC+∠B+∠ACB+∠B),
= (180°+47°),
=113.5°,
在△ACE中,∠AEC=180°﹣(∠CAE+∠ACE),
=180°﹣113.5°,
=66.5°.
故答案为:66.5.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点D到线段AB的距离是3cm.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求D点到线段AB的距离,由于D在∠BAC的平分线上,只要求出D到AC的距离CD即可,由已知可用BC减去BD可得答案.
【解答】解:CD=BC﹣BD,
=8cm﹣5cm=3cm,
∵∠C=90°,
∴D到AC的距离为CD=3cm,
∵AD平分∠CAB,
∴D点到线段AB的距离为3cm.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知道并利用CD是D点到线段AB的距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如图,已知在△ABC中,∠A=90°,AB=AC,CD平分∠ACB,DE⊥BC于E,若BC=15cm,则△DEB的周长为15cm.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先根据ASA判定△ACD≌△ECD得出AC=EC,AD=ED,再将其代入△DEB的周长中,通过边长之间的转换得到,周长=BD+DE+EB=BD+AD+EB=AB+BE=AC+EB=CE+EB=BC,所以为15cm.
【解答】解:∵CD平分∠ACB
∴∠ACD=∠ECD
∵DE⊥BC于E
∴∠DEC=∠A=90°
∵CD=CD
∴△ACD≌△ECD
∴AC=EC,AD=ED
∵∠A=90°,AB=AC
∴∠B=45°
∴BE=DE
∴△DEB的周长为:DE+BE+BD=AD+BD+BE=AB+BE=AC+BE=EC+BE=BC=15cm.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 的夹角.
19.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3,△ABC的面积是31.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连接OA,作OE⊥AC,OF⊥AB,垂足分别为E、F,将△ABC的面积分为:S△ABC=S△OBC+S△OAC+S△OAB,而三个小三角形的高OD=OE=OF,它们的底边和就是△ABC的周长,可计算△ABC的面积.
【解答】解:作OE⊥AC,OF⊥AB,垂足分别为E、F,连接OA,
∵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
∴OD=OE=OF,
∴S△ABC=S△OBC+S△OAC+S△OAB
= ×OD×BC+ ×OE×AC+ ×OF×AB
= ×OD×(BC+AC+AB)
= ×3×21=31.5.
故填31.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将三角形面积分为三个小三角形面积求和,发现并利用三个小三角形等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已知AB=AC,∠A=40°,AB=10,DC=3,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30度,AD=7.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的度数,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A的度数,计算即可.
【解答】解:∵AB=AC,∠A=40°,
∴∠ABC=∠C=70°,
∵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
∴DA=DB,
∴∠DBA=∠A=40°,
∴∠DBC=30°;
∵AB=AC,AB=10,DC=3,
∴DA=10﹣3=7,
故答案为:30;
7.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三 、解答下列各题
21.如图,写出△ABC的各顶点坐标,并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的各点坐标.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
【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并作出各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写出坐标.
【解答】解:如图:
△ABC各点坐标为:A(﹣2,5),B(﹣6,2),C(﹣3,1);
△A2B2C2的各点坐标为:A2(﹣2,﹣5),B2(﹣6,﹣2),C2(﹣3,﹣1).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
22.已知:如图,AB∥CD,求图形中的x的值.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B的度数,再根据五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x的值.
【解答】解:∵AB∥CD,∠C=60°,
∴∠B=180°﹣60°=120°,
∴(5﹣2)×180°=x+150°+125°+60°+120°,
∴x=8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属于基础题.
23.已知:如图,AB=DC,AE=BF,CE=DF,∠A=60°.
(1)求∠FBD的度数.
(2)求证:AE∥B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求出AC=BD,根据SSS推出△AEC≌△BF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FBD即可;
(2)因为∠A=∠FB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 出即可.
【解答】解:
(1)∵AB=CD,
∴AB+BC=CD+BC,
∴AC=BD,
在△AEC和△BFD中
∵△AEC≌△BFD,
∴∠A=∠FBD,
∴∠A=∠FBD,
∵∠A=60°,
∴∠FBD=60°;
(2)证明:∵∠A=∠FBD,
∴AE∥BF.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以上就是掌门小编分享的初二数学题目大全,附上了点评和分析,在课余时间,可以多多练习,根据点评和分析去深度解析,后面遇到再难的题都能迎刃而解。
例1. (1)y与x成正比例函数,当 时,y=5.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2)和B(3,-5)两点,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
(1)设所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把 ,y=5代入上式
得 ,解之,得
∴所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设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此图象经过A(-1,2)、B(3,-5)两点,此两点的坐标必满足 ,将 、y=2和x=3、 分别代入上式,得
解得
∴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评:
(1) 不能化成带分数.(2)所设定的解析式中有几个待定系数,就需根据已知条件列几个方程.
例2. 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2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求油箱中的剩余油量Q(升)与工作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且画出图象.
分析:拖拉机一小时耗油5升,t小时耗油5t升,以20升减去5t升就是余下的油量.
解:
图象如下图所示
点评:注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该图象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而定,它是一条线段,而不是一条直线.
例3.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2,0),且与两坐标轴截得的三角形面积为3,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过点P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和y轴的交点可能在y轴正半轴上,也可能在y轴负半轴上,因此应分两种情况进行研究,这就是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设所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点P的坐标为(-2,0)
∴|OP|=2
设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点B(0,m)
根据题意,SΔPOB=3
∴
∴|m|=3
∴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B1(0,3)或B2(0,-3)
将P(-2,0)及B1(0,3)或P(-2,0)及B2(0,-3)的坐标代入y=kx+b中,得
解得
∴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评:
(1)本题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涉及过定点作直线和两条坐标轴相交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方向,是向哪个方向作.可结合图形直观地进行思考,防止丢掉一条直线.(2)涉及面积问题,选择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乘积的一半,结果一定要得正值.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 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 一根蜡烛长2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剩下的高度y(cm)与燃烧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 )
3. (北京市)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陕西省课改实验区)直线 与x轴、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3B. 6C. D.
5. (海南省)一次函数 的大致图象是()
二、填空题:
1. 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0,1)和(-1,3)两点,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2. (2006年北京市中考题)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三、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3),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四、(芜湖市课改实验区)
某种内燃动力机车在青藏铁路试验运行前,测得该种机车机械效率η和海拔高度h( ,单位km)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
(1)请你根据图象写出机车的机械效率η和海拔高度h(km)的函数关系;
(2)求在海拔3km的高度运行时,该机车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五、(浙江省丽水市)
如图建立羽毛球比赛场景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中球网高OD为1.55米,双方场地的长OA=OB=6.7(米).羽毛球运动员在离球网5米的点C处起跳直线扣杀,球从球网上端的点E直线飞过,且DE为0.05米,刚好落在对方场地点B处.
(1)求羽毛球飞行轨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在这次直线扣杀中,羽毛球拍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FC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
【综合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D 4. A 5. B
二、填空题:
1. 2.
三、分析: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有两个待定系数,需要利用两个条件建立两个方程.题目中一个条件比较明显,即图象和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3,另一个条件比较隐蔽,需从“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6”确定.
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函数图象和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3,
∴
∴函数的解析式为 .
求这个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即解方程组:
得
即交点坐标为( ,0)
由于一次函数图象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6,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
∴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四、解:
(1)由图象可知, 与h的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
设
∵此函数图象经过(0,40%),(5,20%)两点
∴ 解得
∴
(2)当h=3km时,
∴当机车运行在海拔高度为3km的时候,该机车的机械效率为28%
五、解:
(1)依题意,设直线BF为y=kx+b
∵OD=1.55,DE=0.05
∴
即点E的坐标为(0,1.6)
又∵OA=OB=6.7
∴点B的坐标为(-6.7,0)
由于直线经过点E(0,1.6)和点B(-6.7,0),得
解得 ,即
(2)设点F的坐标为(5, ),则当x=5时,
则FC=2.8
∴在这次直线扣杀中,羽毛球拍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是2.8米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9小题,共27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由图可得,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均为轴对称图形,共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x2?x3=x5B.(x2)3=x6C.x3+x3=2x6D.(﹣2x)3=﹣8x3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幂的乘 方法 则,合并同类项,及积的乘方法则.
【解答】解:A、x2?x3=x5,正确
B、(x2)3=x6,正确
C、应为x3+x3=2x3,故本选项错误
D、(﹣2x)3=﹣8x3,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法则为: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合并同类项,只需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3.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x=2时,的值为零
B.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
C.无论x为何值,不可能得整数值
D.当x≠3时,有意义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0.
分式值是0的条件是分子是0,分母不是0.
【解答】解:A、当x=2时,分母x﹣2=0,分式无意义,故A错误
B、分母中x2+1≥1,因而第二个式子一定成立,故B正确
C、当x+1=1或﹣1时,的值是整数,故C错误
D、当x=0时,分母x=0,分式无意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分式的值是正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同号,值是负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异号.
4.若多项式x2+mx+36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2)(x﹣18),则m的值是()
A.﹣20B.﹣16C.16D.20
【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分解因式的结果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m的值即可.
【解答】解:x2+mx+36=(x﹣2)(x﹣18)=x2﹣20x+36,
可得m=﹣2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十字相乘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一边为11cm,则腰长为()
A.11cmB.7.5cmC.11cm或7.5cmD.以上都不对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分边11cm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解答】解:①11cm是腰长时,腰长为11cm,
②11cm是底边时,腰长=(26﹣11)=7.5cm,
所以,腰长是11cm或7.5c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6.如图,在△ABC中,AB=AC,∠BAC=108°,点D在BC上,且BD=AB,连接AD,则∠CAD等于()
A.30°B.36°C.38°D.45°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B,∠BAD,然后根据∠CAD=∠BAC﹣∠BAD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B=AC,∠BAC=108°,
∴∠B=(180°﹣∠BAC)=(180°﹣108°)=36°,
∵BD=AB,
∴∠BAD=(180°﹣∠B)=(180°﹣36°)=72°,
∴∠CAD=∠BAC﹣∠BAD=108°﹣72°=3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7.如下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
A.AB=ACB.∠BAE=∠CADC.BE=DCD.AD=D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ABE≌△ACD,∠1=∠2,∠B=∠C,
∴AB=AC,∠BAE=∠CAD,BE=DC,AD=AE,
故A、B、C正确
AD的对应边是AE而非DE,所以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的对应角正确确定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
8.计算:(﹣2)2015?()2016等于()
A.﹣2B.2C.﹣D.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2)2015?()2016
=[(﹣2)2015?()2015]×
=﹣.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9.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1=50°,点A在直线a上,直线b上存在点B,使以点O、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B点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OAB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OB=AB时,②当OA=AB时,③当OA=OB时,分别求得符合的点B,即可得解.
【解答】解:要使△OAB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OB=AB时,作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b的交点为B,此时有1个
②当OA=AB时,以点A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的交点,此时有1个
③当OA=OB时,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的交点,此时有2个,
1+1+2=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0.计算(﹣)﹣2+(π﹣3)0﹣23﹣|﹣5|=4.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实数.
【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16+1﹣8﹣5=4,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1.已知a﹣b=14,ab=6,则a2+b2=208.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a2+b2=(a﹣b)2+2ab=142+2×6=208,
故答案为:208.
【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决本题德尔关键是熟记完全平方公式.
12.已知xm=6,xn=3,则x2m﹣n的值为12.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进行运算即可.
【解答】解:x2m﹣n=(xm)2÷xn=36÷3=12.
故答案为:
12.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及幂的乘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是关键.
13.当x=1时,分式的值为零.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
(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x2﹣1=0,解得:x=±1,
当x=﹣1时,x+1=0,因而应该舍去.
故x=1.
故答案是:
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4.(1999?昆明)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7.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作答.
【解答】解:设所求正n边形边数为n,
则(n﹣2)?180°=900°,
解得n=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
15.如图,在ABC中,AP=DP,DE=DF,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
①AD平分∠BAC②△BED≌△FPD③DP∥AB④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是①③.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到AD平分∠BAC,由于题目没有给出能够证明∠C=∠DPF的条件,无法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BED≌△FPD,以及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D=∠ADP,进一步得到∠BAD=∠ADP,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DP∥AB.
【解答】解:∵DE=DF,DE⊥AB于E,DF⊥AC于F,
∴AD平分∠BAC,故①正确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能够证明∠C=∠DPF的条件,只能得到一个直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故无法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BED≌△FPD,以及DF是PC的垂直平分线,故②④错误
∵AP=DP,
∴∠PAD=∠ADP,
∵AD平分∠BAC,
∴∠BAD=∠CAD,
∴∠BAD=∠ADP,
∴DP∥AB,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
1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0.0002016为2.016×10﹣4.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2016=2.016×10﹣4.
故答案是:2.016×10﹣4.
【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7.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AF=DC,BC∥EF,要判定△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EF=B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添加的条件:EF=BC,再根据AF=DC可得AC=FD,然后根据BC∥EF可得∠EFD=∠BCA,再根据SAS判定△ABC≌△DEF.
【解答】解:添加的条件:EF=BC,
∵BC∥EF,
∴∠EFD=∠BCA,
∵AF=DC,
∴AF+FC=CD+FC,
即AC=FD,
在△EFD和△BCA中,
∴△EFD≌△BCA(SAS).
故选:EF=B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18.若x2﹣2ax+16是完全平方式,则a=±4.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4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4积的2倍.
【解答】解:∵x2﹣2ax+16是完全平方式,
∴﹣2ax=±2×x×4
∴a=±4.
【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19.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2=4,则△AnBnAn+1的边长为2n﹣1.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规律型.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8,A4B4=8B1A2=16,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1,
∵∠MON=30°,
∵OA2=4,
∴OA1=A1B1=2,
∴A2B1=2,
∵△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2∥A3B3,B1A2∥B2A3,
∴A2B2=2B1A2,B3A3=2B2A3,
∴A3B3=4B1A2=8,
A4B4=8B1A2=16,
A5B5=16B1A2=32,
以此类推△AnBnAn+1的边长为2n﹣1.
故答案为:2n﹣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条件得到OA5=2OA4=4OA3=8OA2=16OA1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3分)
20.计算
(1)(3x﹣2)(2x+3)﹣(x﹣1)2
(2)(6x4﹣8x3)÷(﹣2x2)﹣(3x+2)(1﹣x)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1)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
(2)利用整式的混合计算法则解答即可.
【解答】解:
(1)(3x﹣2)(2x+3)﹣(x﹣1)2
=6x2+9x﹣4x﹣6﹣x2+2x﹣1
=5x2+7x﹣7
(2)(6x4﹣8x3)÷(﹣2x2)﹣(3x+2)(1﹣x)
=﹣3x2+4x﹣3x+3x2﹣2+2x
=3x﹣2.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计算,关键是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1.分解因式
(1)a4﹣16
(2)3ax2﹣6axy+3ay2.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1)两次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2)先提取公因式3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
(1)a4﹣16
=(a2+4)(a2﹣4)
=(a2+4)(a+2)(a﹣2)
(2)3ax2﹣6axy+3ay2
=3a(x2﹣2xy+y2)
=3a(x﹣y)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22.(1)先化简代数式,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a的值代入求值.
(2)解方程式:.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分式.
【分析】(1)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a=2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
(1)原式=[+]?=?=,
当a=2时,原式=2
(2)去分母得:3x=2x+3x+3,
移项合并得:2x=﹣3,
解得:x=﹣1.5,
经检验x=﹣1.5是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3.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片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三角形△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在直线x=﹣l上找一点D,使BD+CD最小,满足条件的D点为(﹣1,1).
提示:直线x=﹣l是过点(﹣1,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作出点B关于x=﹣1对称的点B1,连接CB1,与x=﹣1的交点即为点D,此时BD+CD最小,写出点D的坐标.
【解答】解:
(1)所作图形如图所示:
A1(3,1),B1(0,0),C1(1,3)
(2)作出点B关于x=﹣1对称的点B1,
连接CB1,与x=﹣1的交点即为点D,
此时BD+CD最小,
点D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
24.如图,已知:AD平分∠CAE,AD∥BC.
(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当∠CAE等于多少度时△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D=∠CA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B,∠CAD=∠C,然后求出∠B=∠C,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D=∠CAD=6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B=60°,∠CAD=∠C=60°,然后求出∠B=∠C=60°,即可证得△ABC是等边三角形.
【解答】(1)证明:∵AD平分∠CAE,
∴∠EAD=∠CAD,
∵AD∥BC,
∴∠EAD=∠B,∠CAD=∠C,
∴∠B=∠C,
∴AB=AC.
故△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当∠CAE=120°时△ABC是等边三角形.
∵∠CAE=120°,AD平分∠CAE,
∴∠EAD=∠CAD=60°,
∵AD∥BC,
∴∠EAD=∠B=60°,∠CAD=∠C=60°,
∴∠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简单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5.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要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要的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考查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相同.所以可得等量关系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时间=原计划生产450台时间.
【解答】解: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原计划可生产(x﹣50)台.
依题意得:.
解得:x=200.
检验:当x=200时,x(x﹣50)≠0.
∴x=2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
【点评】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所有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样,重点在于准确地找出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的依据.而难点则在于对题目已知条件的分析,也就是审题,一般来说应用题中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直接在题目中明确给出,而另一种是隐性的,是以题目的隐含条件给出.本题中“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就是一个隐含条件,注意挖掘.
26.如图,△ACB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点C、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D.求证:
(1)BD=CE
(2)BD⊥C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证明题.
【分析】(1)由条件证明△BAD≌△CAE,就可以得到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D=∠AC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E+∠DFC=90°,求出∠FDC=90°即可.
【解答】证明:
(1)∵△ACB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AD,AB=AC,∠BAC=∠DAE=90°,
∴∠BAC+∠CAD=∠EAD+∠CAD,
即∠BAD=∠CAE,
在△BAD和△CAE中,
,
∴△BAD≌△CAE(SAS),
∴BD=CE
(2)如图,
∵△BAD≌△CAE,
∴∠ABD=∠ACE,
∵∠CAB=90°,
∴∠ABD+∠AFB=90°,
∴∠ACE+∠AFB=90°,
∵∠DFC=∠AFB,
∴∠ACE+∠DFC=90°,
∴∠FDC=90°,
∴BD⊥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解答时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是关键.
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相关 文章 :
★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下数学测试卷及答案分析
★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 八年级上册数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八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表格中.
1.在分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
A. x≠1 B. x≠0 C. x>1 D. x<1
2.在以下回收、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α+β的值是()
A. 2 B. ﹣2 C. 3 D. ﹣3
4.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过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为B和C.若矩形ABOC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A. 4 B. 2 C. 1 D.
5.如图所示,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CD中点,连接OE,若OE=3cm,则AD的长为()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
6.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A. (x+3)2=14 B. (x﹣3)2=14 C. D. (x+3)2=4
7.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A. 五边形 B. 六边形 C. 七边形 D. 八边形
8.分式方程的解是()
A. x=﹣5 B. x=5 C. x=﹣3 D. x=3
9.如图,菱形ABCD中,已知∠D=110°,则∠BAC的度数为()
A. 30° B. 35° C. 40° D. 45°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A. k<1且k≠0 B. k≠0 C. k1
11.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14个,…,按此规律.则第(10)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A. 72 B. 64 C. 54 D. 50
12.已知四边形OABC是矩形,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双曲线与边BC交于点D、与对角线OB交于点中点E,若△OBD的面积为10,则k的值是()
A. 10 B. 5 C. D.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3.分解因式:2m2﹣2=.
14.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1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AOD=120°,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
16.已知x=2是方程x2+mx+2=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17.由于天气炎热,某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预防“蚊虫叮咬”,对教室进行“薰药消毒”.已知药物在燃烧机释放过程中,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含药量y(毫克)与燃烧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即图中线段OA和双曲线在A点及其右侧的部分),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2毫克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在分钟内,师生不能呆在教室.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将∠BA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得到∠B′AD′,其中过点B作与对角线BD垂直的直线交射线AB′于点E,射线AD′与对角线BD交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AD于点M,当满足S四边形AEBF=S△CDM时,线段BE的长度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19题10分,20题8分,21题8分,22题8分,共3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19.解方程:
(1)x2﹣6x﹣2=0
(2)=+1.
20.如图,在ABCD中,∠ABD的平分线BE交AD于点E,∠CDB的平分线DF交BC于点F,连接BD.
(1)求证:△ABE≌△CDF
(2)若AB=DB,求证:四边形DFBE是矩形.
21.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且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和点B.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
22.童装店在服装销售中发现:进货价每件60元,销售价每件100元的某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为了迎接“六一”,童装店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降价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件,
(1)降价前,童装店每天的利润是多少元?
(2)如果童装店每要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么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3.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是方程a2﹣4a+2=0的解.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x1﹣x2|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y1﹣y2|.
例如:点P1(1,2),点P1(3,5),因为|1﹣3|<|2﹣5|,所以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2﹣5|=3,也就是图1中线段P1Q与线段P2Q长度的较大值(点Q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P1Q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P2Q的交点).
(1)已知点A(﹣),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①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为2,写出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
(2)如图2,已知C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D的坐标是(0,1),求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最小时,相应的点C的坐标.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5题12分,26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E是对角线AC上任意一点,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
(1)如图1,当E是线段AC的中点,且AB=2时,求△ABC的面积
(2)如图2,当点E不是线段AC的中点时,求证:BE=EF
(3)如图3,当点E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6.如图,已知点A是直线y=2x+1与反比例函数y=(x>0)图象的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1.
(1)求k的值
(2)如图1,双曲线y=(x>0)上一点M,若S△AOM=4,求点M的坐标
(3)如图2所示,若已知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一点B(3,1),点P是直线y=x上一动点,点Q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另一点,是否存在以P、A、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表格中.
1.在分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
A. x≠1 B. x≠0 C. x>1 D. x<1
考点: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由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
(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
(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
(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在以下回收、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考点: 轴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3.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α+β的值是()
A. 2 B. ﹣2 C. 3 D. ﹣3
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α+β=﹣=2,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
∴α+β=﹣=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
4.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过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为B和C.若矩形ABOC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A. 4 B. 2 C. 1 D.
考点: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 设点A的坐标为(x,y),用x、y表示OB、AB的长,根据矩形ABOC的面积为2,列出算式求出k的值.
解答: 解:设点A的坐标为(x,y),
则OB=x,AB=y,
∵矩形ABOC的面积为2,
∴k=xy=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
5.如图所示,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CD中点,连接OE,若OE=3cm,则AD的长为()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易证OE是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求解.
解答: 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基本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点O是BD中点,所以OE是△BCD的中位线.
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AD=2OE=2×3=6(cm).
故选B.
点评: 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中位线性质,并利用性质解题.平行四边形基本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6.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A. (x+3)2=14 B. (x﹣3)2=14 C. D. (x+3)2=4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专题: 配方法.
分析: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解答: 解:由原方程移项,得
x2+6x=5,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32,得
x2+6x+9=5+9,
∴(x+3)2=14.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7.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A. 五边形 B. 六边形 C. 七边形 D. 八边形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 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可得.
解答: 解:
108=180(n﹣2)÷n
解得n=5.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8.分式方程的解是()
A. x=﹣5 B. x=5 C. x=﹣3 D. x=3
考点: 解分式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x﹣1),方程两边乘以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求解.
解答: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1)(x﹣1),
得3(x+1)=2(x﹣1),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
故选A.
点评: (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9.如图,菱形ABCD中,已知∠D=110°,则∠BAC的度数为()
A. 30° B. 35° C. 40° D. 45°
考点: 菱形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根据菱形的对边平行和直线平行的性质得到∠BAD=70°,然后根据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求解.
解答: 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
∴AD∥AB,
∴∠BAD=180°﹣∠D=180°﹣110°=70°,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平分∠BAD,
∴∠BAC=∠BAD=35°.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A. k<1且k≠0 B. k≠0 C. k1
考点: 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令△>0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可.
解答: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
即(﹣6)2﹣4×9k>0,
解得,k<1,
∵为一元二次方程,
∴k≠0,
∴k<1且k≠0.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要知道: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
11.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14个,…,按此规律.则第(10)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A. 72 B. 64 C. 54 D. 50
考点: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 由第1个图形有9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有9+5=1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第3个图形有9+5×2=19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由此得出第n个图形有9+5×(n﹣1)=5n+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由此求得答案即可.
解答: 解:第1个图形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有9个,
第2个图形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有9+5=14个,
第3个图形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有9+5×2=19个,
…
第n个图形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有9+5×(n﹣1)=5n+4个,
所以第10个图形中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为5×10+4=54个.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12.已知四边形OABC是矩形,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双曲线与边BC交于点D、与对角线OB交于点中点E,若△OBD的面积为10,则k的值是()
A. 10 B. 5 C. D.
考点: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 设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E点的坐标是(x,y),根据E是OB的中点,得到B点的坐标,求出点E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k.
解答: 解:设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E点的坐标是(x,y),
∵E是OB的中点,
∴B点的坐标是(2x,2y),
则D点的坐标是(,2y),
∵△OBD的面积为10,
∴×(2x﹣)×2y=10,
解得,k=,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反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3.分解因式:2m2﹣2= 2(m+1)(m﹣1) .
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2,再对剩余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因式.
解答: 解:2m2﹣2,
=2(m2﹣1),
=2(m+1)(m﹣1).
故答案为:2(m+1)(m﹣1).
点评: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提取公因式后继续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因式分解.
14.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3 .
考点: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0,分母不为0.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
|x|﹣3=0且x﹣3≠0,
解得,x=﹣3.
故答案是:﹣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AOD=120°,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 8 .
考点: 矩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 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A=OB,再证明△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出OA=OB=AB=4,得出AC=2OA即可.
解答: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AC,OB=BD,AC=BD,
∴OA=OB,
∵∠AOD=120°,
∴∠AOB=60°,
∴△AOB是等边三角形,
∴OA=OB=AB=4,
∴AC=2OA=8
故答案为: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已知x=2是方程x2+mx+2=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3 .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 将x=2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值.
解答: 解:把x=2代入方程可得:4+2m+2=0,
解得m=﹣3.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求未知系数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的问题.
17.由于天气炎热,某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预防“蚊虫叮咬”,对教室进行“薰药消毒”.已知药物在燃烧机释放过程中,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含药量y(毫克)与燃烧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即图中线段OA和双曲线在A点及其右侧的部分),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2毫克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在 75 分钟内,师生不能呆在教室.
考点: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释放完毕后,y与x成反比例,将数据代入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进一步求解可得答案.
解答: 解: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0),
将(25,6)代入解析式得,k=25×6=150,
则函数解析式为y=(x≥15),
当y=2时,=2,
解得x=75.
答:从消毒开始,师生至少在75分钟内不能进入教室.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将∠BA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得到∠B′AD′,其中过点B作与对角线BD垂直的直线交射线AB′于点E,射线AD′与对角线BD交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AD于点M,当满足S四边形AEBF=S△CDM时,线段BE的长度为 2﹣2 .
考点: 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 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得∠EAB=∠FAD=α,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B=AD,∠ADB=∠ABD=45°,则利用BE⊥BD得∠EBA=∠FDA=45°,于是可根据“ASA”判定△ABE≌△ADF,得到S△ABE=S△ADF,所以S四边形AEBF=S△ABD=4,则S△CDM=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计算出DM=2,延长AB到M′使BM′=DM=2,如图,接着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CM=2,再通过证明△BCM≌△DCM得到CM′=CM=2,∠BCM′=∠DCM,然后证∠M′NC=∠M′CN得到M′N=M′C=2,则BN=M′C﹣BM′=2﹣2.
解答: 解:∵∠BA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得到∠B′AD′,
∴∠EAB=∠FAD=α,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ADB=∠ABD=45°,∵BE⊥BD,
∴∠EBD=90°,
∴∠EBA=45°,
∴∠EBA=∠FDA,
在△ABE和△ADF中,
,
∴△ABE≌△ADF(ASA),
∴S△ABE=S△ADF,
∴S四边形AEBF=S△ABE+S△ABF=S△ADF+S△ABF=S△ABD=×2×2=4,
∵S四边形AEBF=S△CDM,
∴S△CDM==2,
∴DM2=2,解得DM=2,
延长AB到M′使BM′=DM=2,如图,
在Rt△CDM中,CM==2,
在△BCM′和△DCM中
,
∴△BCM≌△DCM(SAS),
∴CM′=CM=2,∠BCM′=∠DCM,
∵AB∥CD,
∴∠M′NC=∠DCN=∠DCM+∠NCM=∠BCM′+∠NCM,
而NC平分∠BCM,
∴∠NCM=∠BCN,
∴∠M′NC=∠BCM′+∠BCN=∠M′CN,
∴M′N=M′C=2,
∴BN=M′C﹣BM′=2﹣2.
故答案为:2﹣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19题10分,20题8分,21题8分,22题8分,共3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19.解方程:
(1)x2﹣6x﹣2=0
(2)=+1.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分式方程.
分析: (1)移项,配方,再开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先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
解答: 解:
(1)x2﹣6x﹣2=0,
x2﹣6x=2,
x2﹣6x+9=2+9,
(x﹣3)2=11,
x﹣3=,
x1=3+,x2=3﹣
很多学生到了 八年级 数学成绩开始下降,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下面是我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的是()
A.(y﹣1)(y+1)=y2﹣1B.x2y+xy2﹣1=xy(x+y)﹣1
C.(x﹣2)(x﹣3)=(3﹣x)(2﹣x)D.x2﹣4x+4=(x﹣2)2
【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变形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定义,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是多项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
B、结果不是积的形式,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对多项式变形,故本选项错误
D、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x2﹣4x+4=(x﹣2)2,正确.
故选D.
【点评】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应用分解因式的定义来判断.
2.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3.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A.a2﹣b2B.﹣x2﹣y2C.49x2﹣y2z2D.16m4n2﹣25p2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都是平方项,符号相反.
【解答】解:A、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B、两平方项的符号相同,不符和平方差公式结构特点
C、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D、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两平方项的符号相反是运用平方差公式的前提.
4.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如图,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
A.x>0B.x<0C.x<2D.x>2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从图象上得到函数的增减性及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能求得不等式kx+b>0的解集.
【解答】解: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0),并且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当x<2时,函数值小于0,即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
5.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值为()
A.x≠1B.x≠2C.x≠1且x≠2D.x≠1或x≠2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x﹣1)(x﹣2)≠0,
解得x≠1且x≠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
(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6.下列是最简分式的是()
A.B.C.D.
【考点】最简分式.
【分析】先将选项中能化简的式子进行化简,不能化简的即为最简分式,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无法化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最简分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最简分式的定义.
7.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A.6B.7C.8D.9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ABC底边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
【解答】解:如上图:分情况讨论.
①AB为等腰△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
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再利用数学知识来求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很重要的解题思想.
8.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B.a≤2C.a≥2D.无法确定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专题】计算题.
【分析】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与已知解集x<2比较,可以求出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1)得:x<2
由(2)得:x<a<p="">
因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a≥2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中另一未知数的问题.可以先将另一未知数当作已知处理,求出解集与已知解集比较,进而求得零一个未知数.
9.下列式子:
(1)(2)(3)(4),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作答.
【解答】解:
(1),错误
(2),正确
(3)∵b与a的大小关系不确定,∴的值不确定,错误
(4),正确.
故选B.
【点评】在分式中,无论进行何种运算,如果要不改变分式的值,则所做变化必须遵循分式基本性质的要求.
10.某煤矿原计划x天生存120t煤,由于采用新的技术,每天增加生存3t,因此提前2天完成,列出的方程为()
A.==﹣3B.﹣3
C.﹣3D.=﹣3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设原计划x天生存120t煤,则实际(x﹣2)天生存120t煤,等量关系为:原计划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效率﹣3,依此可列出方程.
【解答】解:设原计划x天生存120t煤,则实际(x﹣2)天生存120t煤,
根据题意得,=﹣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设出天数,以工作效率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
二、填空题:
11.分解因式x2(x﹣y)+(y﹣x)=(x﹣y)(x+1)(x﹣1).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把(x﹣y)看作一个整体并提取,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因式即可.
【解答】解:x2(x﹣y)+(y﹣x)
=x2(x﹣y)﹣(x﹣y)
=(x﹣y)(x2﹣1)
=(x﹣y)(x+1)(x﹣1).
故答案为:(x﹣y)(x+1)(x﹣1).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 方法 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2.当x=﹣2时,分式无意义.若分式的值为0,则a=﹣2.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母为零,分式无意义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分式的值为零,可得答案.
【解答】解:∵分式无意义,
∴x+2=0,
解得x=﹣2.
∵分式的值为0,
∴,
解得a=﹣2.
故答案为:=﹣2,﹣2.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13.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边BC于点D,交边AB于点E.若△EDC的周长为24,△ABC与四边形AEDC的周长之差为12,则线段DE的长为6.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可得BE=CE,再根据已知条件“△EDC的周长为24,△ABC与四边形AEDC的周长之差为12”表示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联立关系式后求解.
【解答】解:∵DE是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
∴BE=CE.
∵△EDC的周长为24,
∴ED+DC+EC=24,①
∵△ABC与四边形AEDC的周长之差为12,
∴(AB+AC+BC)﹣(AE+ED+DC+AC)=(AB+AC+BC)﹣(AE+DC+AC)﹣DE=12,
∴BE+BD﹣DE=12,②
∵BE=CE,BD=DC,
∴①﹣②得,DE=6.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4.若4a4﹣ka2b+25b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20.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根据4a4﹣ka2b+25b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利用此式首末两项是2a2和5b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2a2和5b积的2倍,进而求出k的值即可.
【解答】解:∵4a4﹣ka2b+25b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4a4﹣ka2b+25b2=(2a2±5b)2,
=4a4±20a2b+25b2.
∴k=±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15.如图,在△ABC中,∠C=90°,AC=BC,斜边AB=2,O是AB的中点,以O为圆心,线段OC的长为半径画圆心角为90°的扇形OEF,弧EF经过点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连接OC,作OM⊥BC,ON⊥AC,证明△OMG≌△ONH,则S四边形OGCH=S四边形OMCN,求得扇形FOE的面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求得.
【解答】解:连接OC,作OM⊥BC,ON⊥AC.
∵CA=CB,∠ACB=90°,点O为AB的中点,
∴OC=AB=1,四边形OMCN是正方形,OM=.
则扇形FOE的面积是:=.
∵OA=OB,∠AOB=90°,点D为AB的中点,
∴OC平分∠BCA,
又∵OM⊥BC,ON⊥AC,
∴OM=ON,
∵∠GOH=∠MON=90°,
∴∠GOM=∠HON,
则在△OMG和△ONH中,
,
∴△OMG≌△ONH(AAS),
∴S四边形OGCH=S四边形OMCN=()2=.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与扇形的面积的计算的综合题,正确证明△OMG≌△ONH,得到S四边形OGCH=S四边形OMCN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6.(21分)(2016春?成都校级期中)(1)因式分解:2x2y﹣4xy2+2y3
(2)解方程:=+
(3)先化简,再求值(﹣x+1)÷,其中
(4)解不等式组,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且求出其整数解.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分式方程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1)先提公因式,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解答
(2)去分母后将原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答.
(3)将括号内统分,然后进行因式分解,化简即可
(4)分别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找到公共部分,在数轴上表示即可.
【解答】解:
(1)原式=2y(x2﹣2xy+y2)
=2y(x﹣y)2
(2)去分母,得(x﹣2)2=(x+2)2+16
去括号,得x2﹣4x+4=x2+4x+4+1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8x=16
系数化为1,得x=﹣2,
当x=﹣2时,x+2=0,则x=﹣2是方程的增根.
故方程无解
(3)原式=[﹣]?
=?
=?
=﹣,
当时,原式=﹣=﹣=﹣
(4)
由①得x<2,
由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在数轴上表示为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因式分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考查内容较多,要细心解答.
17.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3,﹣1).
(1)将△ABC沿y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点B1坐标
(2)画出△A1B1C1以点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A2B2C2,并求出点C1经过的路径的长度.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沿y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
(2)分别作出点A、B、C以点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再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
(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作三角形,点B1坐标为(﹣2,﹣1)
(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作三角形,
∵OC==,
∴==π.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旋转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平移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及弧长公式.
18.小明和同学一起去书店买书,他们先用15元买了一种科普书,又用15元买了一种文学书,科普书的价格比文学书的价格高出一半,因此他们买的文学书比科普书多一本,这种科普和文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意,设科普和文学书的价格分别为x和y元,则根据“科普书的价格比文学书的价格高出一半,买的文学书比科普书多一本“列方程组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科普和文学书的价格分别为x和y元,
则有:,
解得:x=7.5,y=5,
即这种科普和文学书的价格各是7.5元和5元.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同时考查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是根据“科普书的价格比文学书的价格高出一半,买的文学书比科普书多一本“列出方程组.
19.已知关于x的方程=3的解是正数,求m的取值范围.
【考点】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原方程整理得:2x+m=3x﹣6,
解得:x=m+6.
因为x>0,所以m+6>0,即m>﹣6.①
又因为原式是分式方程,所以x≠2,即m+6≠2,所以m≠﹣4.②
由①②可得,m的取值范围为m>﹣6且m≠﹣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增根产生的原因.解答本题时,易漏掉m≠4,这是因为忽略了x﹣2≠0这个隐含的条件而造成的,这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20.(12分)(2016?河南模拟)问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试判断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现证明】小聪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从而发现EF=BE+FD,请你利用图(1)证明上述结论.
【类比引申】如图(2),四边形ABCD中,∠BAD≠90°,AB=AD,∠B+∠D=18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则当∠EAF与∠BAD满足∠BAD=2∠EAF关系时,仍有EF=BE+FD.
【探究应用】如图(3),在某公园的同一水平面上,四条通道围成四边形ABCD.已知AB=AD=80米,∠B=60°,∠ADC=120°,∠BAD=150°,道路BC、CD上分别有景点E、F,且AE⊥AD,DF=40(﹣1)米,现要在E、F之间修一条笔直道路,求这条道路EF的长(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1.41,=1.73)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发现证明】根据旋转的性质可以得到△ADG≌△ABE,则GF=BE+DF,只要再证明△AFG≌△AFE即可.
【类比引申】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证△ADF≌△ABM,证△FAE≌△MAE,即可得出答案
【探究应用】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到△ABE是等边三角形,则BE=AB=80米.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150°至△ADG,只要再证明∠BAD=2∠EAF即可得出EF=BE+FD.
【解答】【发现证明】证明:如图(1),∵△ADG≌△ABE,
∴AG=AE,∠DAG=∠BAE,DG=BE,
又∵∠EAF=45°,即∠DAF+∠BEA=∠EAF=45°,
∴∠GAF=∠FAE,
在△GAF和△FAE中,
,
∴△AFG≌△AFE(SAS),
∴GF=EF,
又∵DG=BE,
∴GF=BE+DF,
∴BE+DF=EF
【类比引申】∠BAD=2∠EAF.
理由如下:如图(2),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
∵∠ABC+∠D=180°,∠ABC+∠ABM=180°,
∴∠D=∠ABM,
在△ABM和△ADF中,
,
∴△ABM≌△ADF(SAS),
∴AF=AM,∠DAF=∠BAM,
∵∠BAD=2∠EAF,
∴∠DAF+∠BAE=∠EAF,
∴∠EAB+∠BAM=∠EAM=∠EAF,
在△FAE和△MAE中,
,
∴△FAE≌△MAE(SAS),
∴EF=EM=BE+BM=BE+DF,
即EF=BE+DF.
故答案是:∠BAD=2∠EAF.
【探究应用】如图3,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150°至△ADG,连接AF,过A作AH⊥GD,垂足为H.
∵∠BAD=150°,∠DAE=90°,
∴∠BAE=60°.
又∵∠B=60°,
∴△ABE是等边三角形,
∴BE=AB=80米.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DG=∠B=60°,
又∵∠ADF=120°,
∴∠GDF=180°,即点G在CD的延长线上.
易得,△ADG≌△ABE,
∴AG=AE,∠DAG=∠BAE,DG=BE,
又∵AH=80×=40,HF=HD+DF=40+40(﹣1)=40
故∠HAF=45°,
∴∠DAF=∠HAF﹣∠HAD=45°﹣30°=15°
从而∠EAF=∠EAD﹣∠DAF=90°﹣15°=75°
又∵∠BAD=150°=2×75°=2∠EAF
∴根据上述推论有:EF=BE+DF=80+40(﹣1)≈109(米),即这条道路EF的长约为109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证明∠BAD=2∠EAF.此题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题目所给例题的思路,为解决此题做了较好的铺垫.
八年级数学怎么快速提高
一、做好数学 课前预习 工作
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会造成课上学的不太懂、课后翻书找不到的这样的情况。要有针对性的 数学 学习方法 。根据自己的情况 总结 不足,有针对性的调整学习方法。总之,只要有了认真的 学习态度 ,有了学习的决心,再加上正确务实的数学学习方法,快速提高数学成绩不是问题。
二、学会记笔记
记笔记可能很多家长觉得不难,而且学生是有记笔记的,那么为什么数学成绩还是不好呢?要注重思考和归纳总结。老师讲过的题目不能仅仅是听懂,还要会另外对于上课没听懂的数学题一定要记在数学笔记上。
1、课前预习不会的要记在数学笔记上,课上可以与老师交流
2、上课时,记下老师讲的重点,也可把模糊的数学知识点记住。
3、课后笔记则是对课上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且先根据自己的笔记去尝试是否能解开不懂的地方,若不能则需要及时的询问老师,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三、能找出错误的数学点
学生们在提高数学成绩时,会找出学生作业或考试中的错误点,让自己能清楚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并且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初二数学学习技巧
技巧1:要熟记数学题型
初二数学大大小小有几十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题目。相关的题目无非就是这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掌握了题型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与其做十道题,还不如熟练掌握一道题,如果你对数学不那么感兴趣,背题可以使你免受练习之苦,还能更有效率的增强考试成绩。只要记下足够的题型,就可以使你的分数上一个层次。
技巧2:注重课本知识要点
要吃透课本,课本上重要的定义,以及想数学公式的由来和演变、知识点的应用。这是较起码的要求,为下一步做题“回归课本”打好基础。基础差先记数学的知识点。手边常备一本小手册,用零碎时间看一看,只有大脑记住那个知识点,遇到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才能解决。所以基础差的同学还是要下点功夫。只要坚持,有耐心,努力的话,两个月时间之内数学成绩会有大幅度增强的。
技巧3:对错题进行纠错整理
如果你的数学成绩不是太差,也就是说考试能及格的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背题上,但遇到想不出来的知识点,还是要巩固一下。对于经常出错的题目,可以整理成一个纠错本,对错误的点,错误原因标注清楚。同时提醒自己以后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应该注意什么细节,进步其实就是减小自己犯错的概率,把该拿的分数要拿下来。
初二数学注意事项
1、按部就班。初二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2、强调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我的 经验 是,每新学一个定理,便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3、基本训练。学习初二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常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解析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华师版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卷子及答案
★ 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 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var _hmt = _hmt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初二数学题目大全附点评和分析】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