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考生成才不易

 2024-10-24 01:20:01  阅读 809  评论 0

摘要:农村孩子读大学难,是一个老话题;农村孩子读大学越来越难,是一个新话题。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考大学一度成为通往成功之路的独木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着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大学录取率逐渐上行,这本来应该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可农村孩子读大学,还是难,

农村孩子读大学难,是一个老话题;农村孩子读大学越来越难,是一个新话题。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考大学一度成为通往成功之路的独木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着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大学录取率逐渐上行,这本来应该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可农村孩子读大学,还是难,而城里孩子读大学却比较容易。为什么呢?不得不承认这与城乡教育二元格局有关,城市教育的平均水准长期以来超过乃至远超农村教育的平均水准。

正因如此,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所名校针对农村考生的招生计划才显得特别有意义。其中,清华、北大和北师大要求考生自荐报名,北航规定须由中学推荐。四校给出的录取优惠,从降30分到降至一本线录取不等。清华公布的“自强计划”,其实施范围由各省区市确定,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招收优秀农村学生。拟认定招生人数,约为清华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值得注意的是,清华今年的“自强计划”,将首次实行个人自荐,但学生所在中学仍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殊事迹为其撰写推荐信。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专门针对农村学生搞“自强计划”、“筑梦计划”,这不是搞教育不公平吗?这话听起来颇有一些道理,可细想却真的没太多道理。高考分数强调公平公正,没有错,这是一种结果公平,可若从小学算起,通往高考的漫漫12年征程,这个过程就不公平了,起点也不公平。虽然农村教育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改革在逐渐提升教育质量,但与城市教育质量相比,还相距甚远。各级*在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上投入的物质、人才等力量是不均衡的。

农村考生成才不易

从农村教师队伍的配备而言,即使从政策上一直鼓励青年教师到农村去,可农村中小学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仍然相对不理想,相应的就是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匮乏。不仅是教育力量投入不足,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队伍也存在“虹吸效应”:每每成熟一个优秀教师,便会被县城学校乃至省市一级、沿海开放城市的学校高薪挖走。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能要求老师必须一辈子两袖清风。新的优秀师资力量不愿意进来,已有的优秀师资力量逐渐流失,农村教育质量又怎么上得去?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农村考生成才不易。虽然教育的硬件环境在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体育设施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都实现了转型升级,但农村优秀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却是必须正视的现实。缺乏是怎么造成的?农村苦、农村穷、农村找对象难,这些都是原因。如果不给予新毕业的大学师范生以更好的条件、更好的出路,农村学校留不住人才也是正常的。不仅如此,很多在农村拼搏、奋斗了一辈子的教师还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转正,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又怎么激发这些老师的教学*呢?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有一个培养农村学校教师的鼓励计划,优先解决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职称待遇、培训待遇等。让农村教师不断拓宽向上流通的渠道,让农村教师过上体面而富有尊严的生活,农村教师的队伍才能够越来越优秀。

有了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才能够造就更多优秀的农村考生。这实际上就是还农村考生一个起点公平。只有起点公平了,结果才能公平。在目前城乡二元教育格局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情况下,在起点公平还不尽到位的历史过程中,清华、北大等4所名校对农村考生的录取优惠,可以视作是对农村教育的一种补偿。这样的补偿目前看来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高校加入进来,让农村考生更多地圆大学梦、圆名校梦,这应当是一种大公平。

高考系列谈(4) || 现在农村孩子为什么很难进名校?

伟人还在世的时候,就说过要“消灭三大差别”,具体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些有志的农村青年往往怀揣着这样的梦想:离开农村,吃上“商品粮”,争取做一个脑力劳动者。

以前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路是比较狭窄的,上学差不多就是唯一的门径。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就是推荐上大学,在我们村就有一个人通过这种方式上了在武汉的一所体育学院。之后,恢复高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能够考上中专也是国家包分配,具有“干部”身份,更不用说专科生、本科生了。

数十年过去了,“三大差别”问题依然存在,不然,就不会花大力气开展脱贫攻坚,就不会在浙江省等地方开展“共同富裕”的试点工作了。

这种差别,比较集中地体现为农村户籍的孩子上大学的劣势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如果从上大学的数量看,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下降的。记得2009年一位时任领导人说过,“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近几年有相关统计显示,农村学校学生占比超六成,乍一看,并不处于劣势,表明农村学生深造的机会并没有明显减少。

但是,如果从质量看,情况就比较突出了。有数据显示,城市学生高考分数平均比农村学生高出约四十分。而且,农村学生上大学多数是在二本、三本、专科(职业)院校。相反,在类似985、211或“双一流”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孩子的占比可谓每况愈下。比如,某顶级学校的生源中,农村大学生所占比例从1987-1998年间的20%-40%,下降至2000年以后的10%-15%,并且还在不断下降中。

于是,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也有人说,“农村学生占在校大学生超六成”并不值得喝彩。

其实,近些年,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有提前批录取的同时还推出了推出了“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优师计划”等,主要是让农村孩子可以相比普通批录取线低一些的成绩进入重点大学就读。该招生任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分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目前有九十多所重点本科院校实施了这项计划。应该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难的窘境。

这种依靠特定计划获得上重点大学机会的情况,在我上大学时的上世纪80年代初以及之后许久是不存在的。那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当然,是指在同一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同一届考生,事实上,在考同一份试卷的情况下不同省份的考生进同一所大学录取分数是有差异的,甚至差异比较大)。

现在竟然需要通过特定的政策扶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尤其是“脱贫县”“边境县”——这些县主要是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孩子们教育均衡问题,可见现在农村孩子上大学尤其是上名校的路可谓道阻且长。

当然,即使是现在,农村孩子能够上名校甚至是顶级学校的例子也有。前两天就看到一个报道,说的是江苏沭阳——地处苏北,在相对发达的江苏省属于比较欠发达地区——一户农家,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的农民,3个孩子中只有老大上了211,下面两个考取的都是清华大学。

所以,总的趋势是,农村孩子上大学几率比较高,但进入名校就读的可能性不高。假设高等教育没有迈向大众化,还是停留在世纪之交,就意味着许多目前在高职高专或二本三本读书的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是不存在的。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体现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而且直接表现为高等教育层面。

究竟是哪些原因阻碍了当下农村孩子进入名校就读的通道呢?俺有很多亲戚、朋友、老乡就是农村或来自农村的,许多年来也听了不少相关的故事。通过观察,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教育资源的匮缺。

教育资源主要看教师的配备,校舍、实验室、图书馆、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配置,教学的智能化等。比较集中的指标,就是看生均经费的多少。

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预算主要取决于县级财政状况以及相应的财政投入。显然,县级财政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在很多情况下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此外,相对贫困地区也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域,虽然现在都已经“脱帽”但资金筹措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财政投入少,学费也不可能高,必然导致生均经费低下,难以形成优质教学资源,也难以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基层。相反,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师因为待遇问题远走他乡,被一些相对富庶的地方中小学以“人才引进”方式“挖墙脚”。

不仅在教师层面存在被“掐尖”现象,学生层面同样也存在“掐尖”问题,这与教育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息息相关。

在过去,教师的流动性不容易,而现在则比较频繁。基本态势是沿着不同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轨迹由乡镇到县城,再到省城,乃至外地,呈现的是一种“向上”移动轨迹,久而久之,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就出现“空心化”“高龄化”趋势。与之相适应,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要求城镇教师到农村,或者市区教师到郊区支教,并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条件,基本上是“短期化”,这种“向下”移动只能解燃眉之急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听说公费师范生政策已经实施十几年了,从政策设计的初心看,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也包括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相对好一点的学校培养的公费师范生基本上是去了省会城市的高中,其中不少还是重点高中。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去农村学校,不愿意去基础薄弱学校。所以,2021年开始,推出了一个“优师计划”,每年一万个名额,毕业后直接去脱贫县、边境县中小学工作6年,效果怎么样还需要拭目以待。

客观地说,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表现在基础教育方面是比较明显的,囿于经济实力的差距,在各种教学资源上的差距可谓泾渭分明。我有高中同学分别在郑州市、武汉市等省会城市中学任教,我看他们每年暑假都有到上海、重庆、武汉、杭州、西安等地学习的机会,一般一周,费用4万左右/人。再看看我侄子、堂兄等,他们在农村初中任教,就没有这种机会。这就是差距。试想,如果没有经常更新教学理念,了解先进教学方法,怎么可能教好学生?试想,如果图书资料捉襟见肘,备课仅仅是依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简单在某度查资料,连电子文献搜索的条件都没有,怎么可能教好学生?

——家庭经济条件的掣肘。

就基础教育而言,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另一个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高中阶段已经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的费用是需要家庭承担。而且,课堂外的补习(尽管从2021年开始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整肃)、赴县城乃至省城就读的陪读、高考失利或对结果不满意情况下的复读、个体性教学资源的获取......都是需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作后盾的。

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但是,和城镇居民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落差,通常是前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从支出看,农村家庭一般是多子女家庭,理论上用于单子女身上的费用更多,多子女身上的往往更少,这就使得一些家庭往往牺牲一个或一部分子女接受教育,或者在相对平均使用力量后因为摊薄而发生低质量的均衡化。再有一点,越是农村地区,各种随礼越多,甚至发生农村建楼房打地基、上预制板、竣工都得随礼的现象,还有的地方发生母猪下崽都要随礼,看起来是你随我的礼,我随你的礼,礼尚往来,但一进一出,基本上都浪费在大吃大喝上了。本来就收入低,支出还不菲,导致失衡,用于子女接受教育——更不用说优质教育——的空间就收窄了。

——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人对一个问题展开研究,以父母职业为因变量,以孩子能否取得良好学业成绩进而考上名校为自变量,亦即“学霸”和父母职业之间的关联性,发现父母的职业是教师或者公务员,更容易培养出“学霸”,而父母如果是农民或无业,养出“学霸”的概率是垫底的。

绝对不是农村孩子智商堪忧,也不能说农村孩子不努力不追求上进,也不能说父母不望子成龙。那么,农村家庭在家庭教育环节究竟缺失了什么?

孩子在未成年之前,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却极为不稳定的时期。这个时候,恰恰碰到两个重要的心理叛逆期:

一是3岁左右;二是13-18岁期间。在前一个阶段,孩子基本上是在父母身边,但在后一个阶段在许多农村家庭普遍性存在子女与父母的“空间疏离”,也就是在孩子初中、高中阶段对孩子的教育因为父母的“离场”使得那种教育变成隔靴搔痒式的教育。当把对子女的爱与关怀、教育让渡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乃至其他亲戚,或者放任自由的时候,孩子在心智尚不成熟的阶段就可能失去或减弱对读书的敬畏心。

父母为生活在奔走,到县城,到省城,到外地,少则几十里,多则几千里,短则十几天,长则几百天,没有办法与子女朝夕相处,也就谈不上事无巨细事事关心、时时关注,更谈不上耳提面命。而且长久分别后,父母与学校的联结少了,难得回家后,往往是逢年过节,见的人也多,说的是喜庆事,真正了解孩子内心浅尝辄止,对学业的关心也是浮光掠影。在孩子成长最重要阶段父母的缺席,或许是孩子成长路上难以弥补的缺憾。

还有一个方面,农村家庭的父母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也不了解Z世代的特征,不了解现代教育方法。丝毫不怀疑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浓浓的爱,但许多父母习惯于用赚更多的钱花在孩子身上并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以为这就是爱的表达。殊不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是极为丰富的,他们虽然在父母提供的相对优渥的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快乐,却不能在精神层面更加愉悦,甚至还可能因此而产生对父母的抱怨,发生情感对立。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就对来自父母因为“离场”而减少的有限教育在效果上打折扣。

——“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

在农村,“读书无用论”一直是有市场的,但在过去和当下的背景不同。

过去,农村家庭很多人家有三四个孩子甚至更多,那时也没办法出去务工,大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普遍比较困窘,孩子们读完小学就不再继续了,稍微好一点的就是初中,觉得是一块读书的料,再去冲一冲高中。由于那时招生规模比较小,农村孩子成为幸运儿寥若晨星。既然大多数孩子即使读了高中还是要回家务农,许多人就觉得读书是浪费青春,只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的情况是,许多农村孩子即使上了大学也基本上是一般学校,加上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在不断扩招后大学生如过江之鲫,在职场竞争力不强,从本益比或时间、金钱等投入与实际收获的比值看,有些人没有从“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角度考虑,觉得上大学与没有上大学似乎没有明显差别。于是,“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

人一旦有了某种想法,在行动上往往就会表现出来。当部分父母认为“读书无用”时,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出发,就会减少付出,以求内心的平衡。本来农村教育基础就薄弱,再抱持得过且过的想法,孩子要想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农村考生为什么很少考上清华北大?

随着高校的扩招,农村孩子想要上大学,没有过去那么困难了。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农村地区想要出一个大学生非常困难。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甚至考上211大学的情况,都已经屡见不鲜了。可是,农村孩子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最高学府的情况,却还是非常少。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条件不一样

农村孩子和城市中的孩子的学习条件,在现阶段,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在城市,中小学老师上课使用多媒体,已经是见怪不怪的现象。在农村地区,有的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读到小学毕业,都不知道多媒体课件是什么。城市中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可以接触到电脑。农村孩子往往要等到上初中,才能够在学校接触电脑。对于农村孩子而言,学习条件普遍比较艰苦,只能说是基本达标,完全不能说学习条件非常好。

学习质量不一样

作为农村孩子,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一部分农村学校中的佼佼者,转到城市中一般的中小学,就变成了差生,这样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大家虽然说可能都用同样的教材,可是,老师讲授的质量不一样,学生接受的训练不一样,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一样,当这两批孩子都放在同样的高考考场打擂台的时候,农村孩子跑不过城里孩子,其实也就具有合理的现实性了。

专业特长不一样

很多城市家庭出身的孩子,除了学习好,还会具有各种专业特长,比如,有的城市孩子,在编程上有优势。有的孩子,参加数学竞赛频频斩获大奖。有的孩子是体育特长生。但是,在农村地区,普遍没有家长和家庭,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孩子的特长。

有的农村孩子,小时候也曾经在某些方面体现出天赋,比如,对于旋律和节奏的反映比较灵敏,但是,家长对此往往显得后知后觉,或者即便感受到了孩子的天赋,也没有时间精力和条件有意识地去培养、引导。每年都有一部分城里的孩子,提前被保送北大清华,在这方面,农村孩子所获得的名额凤毛麟角。

父母重视程度不一样

孩子在学习上能不能拔尖,父母的重视很关键,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父母,对于子女的学习重视程度,也大不相同。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的父母都选择外出打工,把子女留在家庭中,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对于很多爷爷奶奶来说,通常都只能照顾好孙子孙女的衣食住行,要想对于子女的学习进行辅导,爷爷奶奶无能为力。但是,在城市地区,父母往往更加重视子女的学习,也有条件帮助子女提升学习。在父母的助跑下,城里孩子成长的更快,就不让人奇怪了。

一个农村家庭若想培养一个985名校大学生,到底有多难?

对于农村人来说,高考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如果家中孩子能考上985这样的名校,更意味着家中的孩子的前程是无可限量的。最为起码的是有了这张文凭,能敲开很多世界百强企业的大门。那么对于一个农村人来说,若想培养一个985名校的大学生,到底有多难呢?

我认为在2008年前的农村,当时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在之后农村还想再出现一个985名校的大学生,难度就高了很多,理由如下:

在房价还未一直上涨的年代,农村学校的现状却不是像现在这样。我记得在2000年左右,我们镇上的中学,一个初中年段有10个班,其中有4个班是重点班。隔壁镇上的学校比我们镇的学生还要多些,也同样有普通班与重点班之分。

在那个年代,能在农村学校上重点班的学生,除了少数托关系进来的,就是小学成绩优秀的那批人,重点班的学生本身就是学习能力强,老师也是。只有能力出众的老师,才能被学校任为重点班的教课老师。

最为重要的一点,当时的农村学校是免费给学生补课的,重点班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的繁重。像是我以前也是重点班的学生,每周普通班放假两天,我们只放半天回家拿下周的生活用品。

暑假人家普通班放两个月,我们最多放半个月,寒假同样只有一周的假期。平常的上学时间,早上6点就起来做早操上早课,一直上到晚上21点半甚至22点才下课。

在这高压的学习环境中,有多数学生的成绩都是很优异,具备考上当地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时哪怕考不上重点高中,也可以选择留级,但2008后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初中部想留级真的是太难了。

进入重点高中后,也同样有差班、优异班的分别,能在高中被分派到优异班,考上985名校的几率是相对的高。

而自然房价上涨之后,给学生减负之后,农村孩子想再考上985名校,难度就变高了很多

首先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少农村子女都在城市上学,这也导致了城市学区房一房难求,也同时让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的较为严重。

像是我上述所说我们镇的初中部,在2003前年,还能有一个年级10个班,每班60多个人,但在今年我们镇上那所中学已经停止教学了。停止教学的原因在于,学校一直是一个初中年级只能招到30名不到的学校,三个年级加起来不到一百个学生。

我们镇的上农村孩子要嘛家人买房去城市公立上学,要嘛就去找关系花钱去城里私立学校上学。农村学校学生变少,好的老师也不愿意再呆在没有学生的农村学校了,他们很多被城市私立学校高薪聘请过去。

然后随着学校禁止给学生补课,哪怕是无偿的,也是不行,这也让农村老师刚好落个轻松。老师是轻松了,但农村学生却不见的,有人说补祼是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抹杀了孩子的天性,但对于农村小孩来说,他们父母本身就文化不高,辅导不了孩子的功课,并且他们外出打工也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

把孩子放到像当初重点班一样的班级,时时都有人为孩子学习做监督,不用担心孩子没有人管,但随着补课、重点班的取消,孩子在假期没有人管,成绩很难再升上去了。

反观在城市,虽然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学校给予补课,但有很多校外的机构,会有偿给孩子补习。虽然补习不是万能的,不见得小孩成绩会提高,但不补习基本上是没有机会了。这对于农村家庭经济不好的人来说,去城市上学要嘛买房,要嘛花很多钱去私立学校,但既然是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哪有钱呢?

结论:

在以前农村那时候学校的补习是免费的,或者象征性的给几十元费用给老师,那些重点班的老师为了学生的升学率,也会对班级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要有不听话的学生要嘛就是体罚,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让学生去普通班学习,省的影响到同级的整体成绩。

当时能在农村重点班的学生,在老师没日没夜的监督下,考上重点高中的比例还是较为可观的。而在高中也有比初中更为严厉的学习管理。只要自身努力,考上985名校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但随着现在农村学生生源变少,名师都被城里挖去了,农村家庭还想再培养出一个985名校的孩子,除非家长要有钱把小孩送到城里,再给小孩假期时间,找各种补习班,才能让小孩的成绩不被城里的小孩拉开,这样才有机会考上985名校。也就是说,现在农村小孩除了少数学习天赋异常的人,如果家庭经济不好,基本上很难再考上985名校了。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农村考生成才不易】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84545.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648秒, 内存占用2.03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