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
【考试范围】
中国现当代文学:“人”的观念与文学史构成;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开端;文学观念的变革;文体叙述的创新;“人的文学”与白话文学;启蒙精神与现代小说确立;人生写实与浪漫抒情;诗体解放与诗美探寻;性灵发现与散文勃兴;话剧的舶来与初创;人文主义的深化与左翼的兴起;小说流派与群落的竞起;风格多样的长篇体式;俗雅交融的现代通俗小说;现代话剧的成熟;现代诗学的标志;犀利、幽默与独语;战争状态与文学的区域分化;解放区的文学方向与实践;都市、消费与文学的现代性;凝目现实与诗学的综合;感应时代的历史剧;新的政治空间与文学的规范化;革命叙事与探索生活的“边缘”;配合现实与话剧民族化探索;政治抒情诗与散文模式;另一重文学空间:台湾与香港;人性复归与多元探索;文学反思与先锋实验;众生喧哗中的长篇收获;朦胧诗与诗歌多元化探索;戏剧在两岸的探索;散文园地的重建;传统的延伸;“80后”与青春写作;新媒介与文学新型态。
写作:写作的作用;写作行为的特点;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思维能力;作者素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主题的提炼和要求;运思;结构;选词炼句的意义和要求;句子的锤炼和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传统技巧;现代技巧;辩证技巧;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社会评论;文学评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计划;总结;演讲稿;述职报告;求职信;简历;申论。
【参考书目】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精编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姚国建.《基础写作》(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蚌埠学院专升本202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