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重要的学科内容,学生们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来记忆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有很多同学不是很清楚八年级政治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都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 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8、公民应该这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页)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在课本上划记,共6条)
11、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p17)
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d1)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二单元
1、什么是人格权?(p25)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2、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p25)
(1)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2)精神性人格权 (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 )
3、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
4、人格权的特点(p24、25)
①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
③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
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
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
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7、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8、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10、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
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
11、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12、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13、什么是肖像权?(p40)
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14、肖像的表现方式有哪些?(p40)
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
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6、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p41)
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17、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
(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18、什么是姓名权?(p43)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p43)
(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地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20、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p44)
21、隐私的含义(P46)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P46页)
22.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46、47页)
(1).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23、隐私权的含义(P48)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4、隐私权的内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保密权
25、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p51-52)
(1)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隐私权表现
26、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p53)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27、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p55)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法律保护的方式P55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要求精神赔偿等。
以上内容就是由小编整理分享给大家的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大家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便于大家理解和背诵政治知识,提升学习政治的效率。
初二政治下册的知识理论性和灵活性比较强,我们不仅课堂上要认真听,课下也要主动复习学过的知识点。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 总结 ,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政治相关内容推荐↓↓↓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
初二政治重点核心知识
初二政治重点知识点
初二政治计划5篇精选范文
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整理1-3课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1、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含义:P4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公民权利的含义:---P5
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和联系:---P6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种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包含人民,人民公民的一部分。
5、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机制:---P6-7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公民的权利最终得以实现。(体现出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是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P7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具有广泛性的特点:---P9
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利⑦ 教育 、科学、 文化 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 儿童 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8、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结合具体案例分析)---P10-11
⑴公民在行使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⑵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⑷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受法律限制的。)P11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责。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1、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P16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这些规定,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
3、法定义务、道德义务的含义:----P14 、P16
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4、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P17相关连接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密切联系。诸如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道德义务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范,即成为法定义务。二者也有区别。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
5、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中学生如何落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6、如何忠实履行义务:(能具体判断哪些属于法律鼓励的,哪些属于法律所要求的,哪些属于法律所禁止的。)(P18-21三点内容)
⑴对法律所鼓励的,我们要积极去做(不做不违法)
(凡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⑵对于法律所要求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不做违法)
⑶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是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做了违法)
7、什么是违法行为:(P21页第一段)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命健康权在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25页)
2、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的特点:(物质人格和精神人格)(25页)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两类。
3、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5页)(含义、意义)
非法搜身等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格权(案例分析)
4、我国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有关规定:
⑴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⑵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
⑶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从事矿山井下、有害有毒、劳动强度大的劳动。(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26页第2段)
⑷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5、根据所给材料判断该行为是否侵犯生命健康权,并能写出有关的法律依据,懂得采用什么方式来维权。
6、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28页)
7、轻生或自残等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P29)
8、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P31)
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整理4-6课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含义、内容。(P35页)
(1)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表现。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
(1)所谓名誉权,中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页
(2)良好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益处? P36
(3)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3、应如何行使公民的名誉权?(P38第一段末)
4、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末-39)
5、肖像的含义及其表现:P40
6、肖像权的内容。公民行使肖像权的方式有哪些?P41
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像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7、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P41
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例如,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 广告 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除此之外,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8、如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P42
9、姓名的含义?P43
10、什么是姓名权,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P43-44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1、隐私的含义和内容:(P46)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个人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或: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P47-48)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这是因为人人有隐私,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布于众,就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3、隐私权的含义:(P48)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4、法律保护隐私的意义:(P48二段末)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5、隐私权的内容:(P48-50)
(1)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有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2)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己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件等。
6、侵犯隐私权的后果:
侵扰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7、如何尊重他人隐私权:P51-52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我国 传统文化 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类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我们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2)尊重他人隐私权,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个人隐私权里无不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信誉。责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塌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8、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P52末
9、我们应如何保护公民隐私权?P54-55
1完善法律法规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增强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隐私上把锁
10、隐私权受侵犯时的做法:P54(也可用我们的三步走思路)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11、维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P55
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第六课 终身收益的权利
1、教育的含义:P58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 经验 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对个人的作用:P59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已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能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类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3、教育对个人、国家的意义:(对“知识改变命运”是如何理解的?)P62
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奠基。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渡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 其它 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4、受教育权的含义:P60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5、义务教育的含义:(为什么要实施义务教育?)P61一段
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6、义务教育的特征:P61末
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它教育,它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具有统一性,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杂费。
7、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P63一段末(也可用我们的三步走思路)
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他人剥夺或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8、为什么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9、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10、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P65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11、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受教育的观念。P65末
12、如何珍惜学习机会?P66(最后一句)
初二政治如何备考
1.备考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不管是什么考试,首先考查的就是基础知识,当然,现在的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试,但能力也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不掌握基础知识,既是能力有多强也无从下手。所以,备考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基础知识。政治基础知识指的就是概念、原理,因此,复习时首先要把这些概念与原理疏理一下,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在心。
2.如何提高自己的审题与解题能力?
掌握审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是备考的另一重要目标。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数量的习题训练,当然,练习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只能说不同类型的题做得越多越好,很多同学喜欢购买教辅书、练习卷,拼命地做,但解题的 方法 仍然没有掌握,这种盲目的练习是时间的浪费。审题与解题的能力提高关键不在于练习题的数量,而在于是否能归类复习,是否能对不同类习题进行 反思 。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新归纳
★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整理
★ 2022年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人教版总结
★ 初二下学期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
var _hmt = _hmt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点(一)
维护人身权利
u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P30——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地位)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身体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我国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具体规定的法律主要有: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
n 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1)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2)公安司法人员在侦破案件时,必须进行搜查的,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n 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受逮捕
(2)公民有犯罪和其他违法嫌疑,需要拘禁的,必须由公安机关严格依法执行进行
u合法搜查:1)搜查对象范围: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
2)搜查目的: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3)搜查性质:一种强制性的侦查行为.
4)执行搜查的人:执法机关
5)法律程序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3,怎么自觉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P31
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点(二)
我们都是公民
1,什么是公民 中国公民 P5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比较点公民人民 内涵: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
范围上: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
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P5
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
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 P6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l 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l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英 奥尔丁顿
l "五小"行动的具体内容是:在家做"小帮手"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任何时候做"小主人".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点(三)
维护消费权
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叫什么 P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我国消费者权益包括哪些权利 P
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的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安全保障权是消费者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选择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有权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种服务
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维护尊严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3,维护消费者权益有哪些途径 P67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范围及地位(P4)。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分裂国家的人;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地位: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人民和公民区别?(P6)
含义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范围不同(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聪明出于勤奋,学习八年级政治知识在于积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初中八年级政治书下册知识点,感谢欣赏。
初中八年级政治书下册知识点(一)
我们都是公民
1,什么是公民 中国公民 P5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比较点公民人民 内涵: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
范围上: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
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P5
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
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 P6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l 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l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英 奥尔丁顿
l "五小"行动的具体内容是:在家做"小帮手"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任何时候做"小主人".
初中八年级政治书下册知识点(二)
维护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 P37
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u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u 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以赢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同意(2)虽未以赢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丑化,故意损毁公民肖像和对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拍照,新闻摄影以及反映社会上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等,从法律角度不能视为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如某某同学翻越马路护栏行为被拍事件,不能视为侵犯他的肖像权.
名誉权——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荣誉权——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称或称号(是一种组织行为).如:"三好学生","劳动模范"等,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姓名权—这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P38
因为未成年分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3, 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P39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初中八年级政治书下册知识点(三)
维护财产权
1,什么是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
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是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得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
2,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P60
财产所有权即——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处分——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
3,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防害,请求赔偿损失等方式予以保护.
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4,财产继承包括哪两种方式 法定继承的含义,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及原则怎样 遗嘱继承 P61
1)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2)法定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
3)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4)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的原则
①一般均等原则(平均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该均等
②照顾原则:对生活有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
③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该不分或少分
④协商原则.:是指法定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要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5,遗嘱继承
1)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遗赠:——公民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我国继承法,遗嘱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遗嘱必须合法有效.任何形式的遗嘱都要保留法定继承人中,未成年子女和无劳动能力人的财产.
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人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相关概念:被继承人——是指遗留财产的死者
继承人——指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不包括家庭共有财产或夫妻共有财产
继承权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继承方式
按法律规定直接获得由被继承人所立的有效遗嘱获得
★继承顺序
受继承顺序的限制和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分配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不论人数多少平均分配遗产
遗嘱人可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其他继承人被排除在外
被继承人行为能力
无论被继承人是否有行为能力,他的遗产都可被继承
被继承人一定要有订立遗嘱的能力
5,什么叫智力成果权 包括哪些权 P61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