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卜是什么意思

 2024-10-13 08:10:01  阅读 534  评论 0

摘要:古琴卜是绰的意思,为上滑音,由位下少许,斜势按上到位,乘此弹出得声叫绰。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谱的意思简介古琴谱最早

古琴卜是绰的意思,为上滑音,由位下少许,斜势按上到位,乘此弹出得声叫绰。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古琴谱的意思

简介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发、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今日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琴谱,又名减字谱,相传为唐末曹柔发明,减字谱一般为四部分,上方纪录左手指法,下方纪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为右手指法,内部为所弹、按弦。除此之外,减字谱还有续部、注释,一般用来标示音的细微变化。但由于减字谱无法记录每个音的时长,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失传。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古琴记谱法 据统计,现存的古琴曲中有三千多首是古代流传至今的曲目,这笔丰厚的遗产使古琴成为当今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件乐器。而这都要归切于古琴独特的记谱法——减字谱记谱法。唐代以前,古琴的乐谱是用文字记载的,称为文字谱,极其繁复。一个指法要用一句话记录,一首曲子记下来往往比一篇文章还要长。鉴于这个原因,晚唐一个名叫曹柔的人发明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将一句话中的关键字摘出,每字各取简洁的一部分,再将这几个部分拼为一个“字”。减字谱实际上就是指法谱。因此,唐代之后的大量琴曲都流传到了今天,而唐代之前的琴曲大部分则失传了。目前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一份古琴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谱子,相传为南朝梁代的丘明传谱,它也是流传到今天惟一的一份文字谱,为唐朝手写卷,原件现存天日本东京博物馆。 古琴谱发展过程 古今中外的音乐谱种类很多,最简单而粗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种是以表达音阶高低节奏快慢为主的“音阶谱”,例如 中国的工尺谱,西洋的五线谱等;另一种是以表达乐器的演奏技巧为主的“手法谱”,古琴谱就属于这一类。  今天通用的古琴谱叫减字谱,又叫指法谱或手势谱,它是由文字谱演变而来。由于古琴的指法繁多而复杂,根据近代琴家顾梅羹和查阜西两位统计,古今指法名称有1,036个,减字有1,393个,有名称无减字的有123个,有减字无名称的有34个,加起来指法名称共有1,159个,减字就共有1,070个。因此学琴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记忆指法。 自有古琴以来,在琴谱出现之前,学琴都是靠师徒之间口授心传,一句一句,一曲一曲的传授,由于指法随着古琴的技法发展而逐渐复杂,汉代开始有弹琴手法的名称记载,这些手法又称为指法。为了方便记忆,弹琴人便将指法用文字记下来。其后又把整首琴曲每一个指法用在哪一条弦的哪一个徽位的弹琴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并将琴曲的调名记下,便成为琴谱。当时称为“琴叙谱”,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就是现存唯一文字谱例。从汉末有指法记载发展到隋末文字谱成熟,中间不少于五百年。 文字谱虽然可以将琴曲的弹奏方法记录下来,但是由于记叙冗长,一句琴曲动辄就要两、三行文字,记录一首琴曲花上很多篇幅,不便于记录与学习。所以在文字谱出现之后,历代弹琴人觉得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弹琴人就朝着两方面尝试:一方面是尝试用更简单的符号表示指法,以容易上手;另一方面是将文字谱简化,以免篇幅冗长,阅读困难,影响学习。结果是符号代替不了文字,文字谱经过数百年的演化,慢慢发展成为减字谱。 最典型的符号谱要算是隋代僧人冯智辩(约公元613~618年前后)的《手用指法仿佛》了。《手用指法仿佛》包含有文字以及很多符号,这些符号有些类似印度梵文,也有一个八卦符号,有学者认为其中还包括了汉代的“声曲折”谱符。篇末还记有文字:“大隋内道场僧冯智辩法师之所制也,不受师所,必可斟酌,非为指南,此本大贵,幸勿慢传。”可见前人对于一套认为可用之指法谱号,与今人一样,都怀着尽快推广,以便琴人之心情。这套指法符号,传到日本后得以保存下来,可惜它与很多其它不同记谱方案一样,不能广为流传,成为通用的记谱法。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少记谱方法出现过,至今已难以考证,从僧智辩的例子来看,我们就可以推想到有心人实在很多,但由于古琴指法技巧实在很复杂,要设计一套简单又通用的记谱法并不容易,最后还是在长期的经验中,找出了一套将文字谱的用字简化,再进一步将指法名称化成部首,依读谱的规律从新组合为古琴专用的“谱字”,便成为后来的“减字谱”。明代袁均哲《太音大全集》卷五《字谱》记载了古琴谱的发展情况:“制谱始于雍门周、张敷,因而别谱不行于后代。赵耶利出谱两帙,名参古今,寻者易知;先贤制作,意取周备,然其文极繁,动越两行,未成一句;后曹柔作减字法,尤为易晓也。” 这里标出了发明文字谱的是赵耶利(隋末人);发明减字谱的是曹柔(唐末人),其实无论文字谱或减字谱都不可能是一人一时创作出来,他们应该是一个集大成或整理与规范的代表性人物,由简字谱在长期演化过程期中出现了不同的设计,经过不断的改良与规范。例如明初《神奇秘谱》上卷《太古神品》的琴曲,据编者朱权说是出于“隋宫”,所以其记谱法是最迟也是唐代早期的减字谱式,中间有很多还夹杂着文字谱的叙述方式,又如《太音大全集》就记录了陈拙的字谱与其它记谱法的分别;故减字谱最早各家可能各有体系,既有个人创作,也有集体智能,可以证明从文字谱到减字谱是在历代琴人的努力中渐变而成的。至于发展为今天通用的简字谱最早的谱例,要算是南宋姜夔的自制曲《古怨》了,此曲还是姜夔自写、自刻的谱,可以反映南宋时候的琴谱特点,故此从隋末文字谱成熟发展要到南宋减自谱定型,期间又经历了不下五百年。所以琴谱的谱字,就像中国的文字一样,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而成的。(摘录自《从《愔愔室琴谱》谈古琴记谱法的承传》) 著名古琴谱 《神奇秘谱》 《松弦馆琴谱》 《梅庵琴谱》 《龙吟馆琴谱》 《蕉庵琴谱》 《神奇秘谱》 《抄本琴谱》 《五知斋琴谱》 《雍门琴谱》 《琴香堂琴谱》 《澄鉴堂琴谱》 《自远堂琴谱》 《存古堂琴谱》 《枯木禅琴谱》 《兰田馆琴谱》 《春草堂琴谱》 《大还阁琴谱》 《五鹤轩琴谱》 《天闻阁琴谱》 《琴学丛书琴谱》 《琴学入门》 1世界最长古琴谱《高山流水》展出的《高山流水》卷长30米、宽45厘米,内含古琴名曲《高山》和《流水》,共计九阕。 2最早的古琴谱,是唐代留下的卷子本、文字谱《碣石调·幽兰》。

古琴卜是什么意思

古琴十三徽的作用

起到标记音位的作用——它是弹奏按音时,按弦位置的标记物和弹奏泛音的节点。

古琴有十三个徽位,从岳山到龙龈(从琴首到琴尾)依次为一徽、二徽……十二徽、十三徽,琴谱上标注的还有×徽×分,含义如下:

卜 ——徽外,十三徽中心向龙龈方向延伸约2厘米的位置。

十二——其实并非十二徽,是十二徽中心向龙龈方向延伸约2厘米的位置。

十八——十徽八分,从十徽到十一徽的4/5(或8/10)处,靠近十一徽。

八キ——八徽半,八徽九徽中间。

七九——七徽九分,从七徽到八徽的9/10处,靠近八徽。

七六——七徽六分,从七徽到八徽的3/5(或6/10)处,靠近八徽。

六四——六徽四分,从六徽到七徽的2/5(或4/10)处,靠近六徽。

六二——六徽二分,从六徽到七徽的1/5(或2/10)处,靠近六徽。

五六——五徽六分,从五徽到六徽的3/5(或6/10)处,靠近六徽。

四六——四徽六分,从四徽到五徽的3/5(或6/10)处,靠近五徽。

四四——四徽四分,从四徽到五徽的2/5(或4/10)处,靠近四徽。

常用的就这些,但它们不是绝对的位置,具体演奏时还需要自己作微调。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古琴卜是什么意思】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59856.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659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