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可以分为哪三种

 2024-10-07 05:35:01  阅读 927  评论 0

摘要: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三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三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画分为哪几类

中国画的分类如下:

1、中国画按照绘画技巧分为写意画、泼墨画、工笔画、没骨画、白描画等。

中国画可以分为哪三种

2、按照上色方式和颜色不同分为水墨画、青绿画、金碧画、浅绛画等。

3、按照绘画取材内容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4、按照时代可分为古画、新画、近代画、现代画等。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特点之一是舍形而悦影,就是从投影的启示来把握对象。元代画家顾安擅长画竹,说是得自唐代画家萧悦观墙上竹影而得画竹的启发。

中国画的另一个特点是程式化。中国画的图像是程式化的,是对应物象的符号,不是如实描写。闻一多先生曾讲过,中国画是提示性的,通过意会就能达到目的,比如画竹从程式入手,程式用活了,修改程式变成自己的语汇,就有了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程式的形成,一方面是对应物象的图式,另一方面是按照一定的程式来操作。

中国画还有一个特点是奥理冥造——大胆的想象与幻化。奥理冥造为北宋沈括所言,就是说要大胆的想象与幻化。齐白石《自秤图》中,一只小老鼠跳到一杆秤的秤钩上,似乎想称称自己的重量,奇怪的是,上面的秤绳不知由谁来提,秤砣不知由谁挪动使之平衡。

中国画分几大类

中国画通常以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划分。

如果作进一步划分的话,中国画的门类就很多。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曾对中国画作过分类,但都难以切地表达。以下是比较流行的几种分类:

一、宋《宣和画谱》中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兽畜、花鸟、蔬菜。

二、南宋邓椿《画继》中分为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竹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

三、明陶宗仪《辍耕录》中分为佛菩萨像、玉帝君王道像、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任务、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驴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如果作进一步划分的话,中国画的门类就很多。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曾对中国画作过分类,但都难以切地表达。

中国绘画分为哪三类

中国绘画分为工笔画、写意画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兼工带写画法。

工笔,顾名思义就是用工整、严谨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画又叫做细笔画、繁笔画,用细腻精湛的笔法客观刻画事物,精描工细,造型写实,栩栩如生。

写意,是相对于工笔来说的。写意画又叫做粗笔画、简笔画,则是用简练随性的笔法主观描绘事物,酝酿情绪,挥洒墨彩。写意画很奔放,画面夸张、变形,强调画家个人的主观审美,因而画面风格更为鲜明有特色。

中国传统工笔画可说是历史久远,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其后每个时代都有极具代表性的画家。写意画的出现晚了许多,写意画是从宋代的梁楷开始的,他以“减笔画”成名,自他开始,宋代以后慢慢兴盛起来,到明代,中国绘画既摹古也需要创新,写意画迅速发展,徐渭、八大山人达至高峰。

扩展资料:

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

1、工笔画比写意画更加注重经营位置,工笔画做工精美,用笔工整,工笔画作画步骤清晰。

2、写意画比较注重用笔,在笔法的运用上,较丰富一些。比较注重“写”的痕迹。更注重意境。

3、工笔画多以仕女,花鸟为主。例如周_的《步撵图》是工笔画的代表。写意画的特点比较大气,注重一气呵成。例如齐白石的《虾》是写意画的代表。

4、工笔画是比较客观的再现物体。而写意画是作者对事物的一种主观的表达。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中国画可以分为哪三种】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45770.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706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