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原指代哥特人,属西欧日耳曼部族,德国哥特族人曾于公元3-5世纪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在15世纪时,意大利人有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念头因而掀起了灿烂的文艺复兴运动,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分,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呼为“哥特”,意为“野蛮”。哥特式建筑于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
哥特式起源于哥特族,哥特族是波罗的海和黑海一带的游牧民族,是中世纪初期入侵欧洲的“蛮族”中的主要力量。蛮族在文艺各方面对欧洲带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在建筑方面。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主要艺术贡献,主要代表作是一些大教堂,它们大半是哥特式的。黑格尔把中世纪艺术归为浪漫型艺术,也主要从哥特式建筑着眼的。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丹纳在解释哥特式建筑形成的原因时指出,基督教是普遍的宗教,诉之于广大的群众,号召所有的人拯救灵魂,所以屋子要特别宽大。因为“宽大”的“屋子”能够容纳更多的信徒。事实上哥特式是法国的创造。哥特式最初出现于圣德尼修道院教堂(St-Denis,1130-1162)和桑斯教堂(Sens,约1130~1140年)。它的一些反映其特征的部分,如尖券,来源于东方,而最具有哥特式特征性的交叉肋拱也已经用于圣德尼修道院教堂和桑斯教堂。法国建筑史家路易斯·格罗德茨基说,圣德尼修道院教堂表现了所有哥特艺术的特征;它不仅在形式和结构层次来说是如此,而且在美学和象征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这种教堂形式首先在这个省流行,而其他地区尚在追随罗马式。哥特式艺术于13世纪进入成熟阶段,很快地传至英国,13、14世纪传遍全欧。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哥特式起源于哪个国家】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