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前,应该注意什么呢?
1.首先,学会认识自己
很多同学对自己本科所读专业不满意,想借助考研为自己选择一条更加喜欢的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想升学深造,成为高精尖人才更有一部分同学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想完善自己同时也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
而你是哪种呢?在决定考研之时,你先问问自己,我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再问问自己,我的兴趣在哪里?兴趣能够和考研联系在一起吗?哪些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我的学习实力如何?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加之半年有余的复习,我大概能达到什么分数水平,有望考到哪些学校?这些问题是你择校之前须思考的。学校和专业就在那里,而适不适合你,才是关键的思考点。
2.其次,衡量自身情况与院校的结合点
全国共有多少所院校符合你专业选择的要求?你的能力适合冲击哪个层级的院校?这个层级的几所院校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值?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最需要思考的是,你的目标专业是否是这些院校的重点专业,专业特色类院校与专业实力较弱而综合实力强悍的院校都是需要考生谨慎考虑的。
毕竟,研究生时期的专业也可以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涯。当然,人各有志,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研究生的毕业证,那建议选择报考本科母校,近水楼台先得月。
3.最后,观察地域状况
对于不跨专业跨院校或者“三跨”的考生来说,地域问题同样是择校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有要看一看院校的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后长远的发展需求。很多人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会继续留在读研的那座城市打拼,而那座城市和家的距离,和自己职业生涯走向的规划是否存在冲突同样需要稍加思考。
择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考研和读研,是联系在一起的,读研的城市往往也是考生未来个人发展的城市。考研,就是为了能够使得自己在学历上有所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建议认真考虑自己以后会在哪个城市就业发展。高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就业去向。
2.城市学术氛围
报考学术型硕士,而且有一定的读博意向的同学,建议一定要考虑到城市的学术氛围。这里给大家提示,北京的学术氛围是最.好的。北方城市的学术氛围,比南方城市浓一些。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并不代表具体的院校。
3.学校和家乡的距离
不论考生毕业之后是否要回家工作,距离家乡近一些,总是好的。一方面随着各位考生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回家方便的优势将日意凸显,且距离家乡较近的城市,在生活习惯也不会相差太大。
4.家人、男女朋友的意向
考研对大家来讲,是长期人生规划中的一步,在选择院线的时候,一定要征求父母的意见,如果有男女朋友,也要考虑到对方的想法。人的一生可能会五彩斑斓,但很多时候,家庭和亲情才是重要的,千万不可忽视。
5.学校排名和专业报录比
以上都是一些外在的因素,说到最根本的学习上,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是考生首先需要考虑的。如果排名不是很理想的学校,研究生学历也不太具有竞争力此外,假定考生对某一所学校有意向,就需要认真关注该学校自己想要报考专业的报录比,报录比和最后考研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
考研和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但是,考研考试的选择难度更大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尽管不能面面俱到,但多角度考虑问题是很有要的。
我认为的重要性排名:学校,地域,专业。不要问我为什么?经历的太多了,说多了都是泪。
首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本人从事高中班主任工作多年,每届高三这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每个人对三个维度的判断可能都不一样。但是这三个维度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兼顾。 自己的分数摆在那地方,能兼顾两个维度的就已经不错了 。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 。每届我在指导学生填志愿的时候。都本着这样一个优先度大方向: 高分段:专业>学校>地域,中等分数段:学校>地域>专业,低分段:地域>学校>专业 。下面我说说这个参考原则的理由:
1.高分段:专业>大学>地域(高分段一般不愁就业)
如果你的分数比较高的话那至少可以兼顾专业和学校这两个维度。一般具有强势专业的大学都不会差。比如说,哈工大的工科专业可以排到全国前五,但地域上就没有北上广深那么显眼。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就业方面问题不大。高分段的同学我觉得重点还是考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深造,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可以不拘泥于第一学历所在的城市。
2.中等分数段:大学>地域>专业
中等分数段的同学可能着重考虑的是自己将来的发展。中等分数段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就业的竞争会比较大。那么选一所响亮名字的大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圈出可能要去的大学之后,第二个决策依据就是城市。因为我们毕业之后有可能要与一些名校毕业生抢饭碗,所以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就要为自己以后毕业的发展做铺垫。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与自己就业方向相关的活动和兼职。为毕业后找工作增加砝码。这样,大城市显然比小城市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要广的多。最后我们选一个自己至少不抵制的专业(当然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更好)沿着一个方向去发展,将来前途不可估量!
3.低分段同学:地域>大学>专业
对于低分段的同学而言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摆在首位。自己想去的大学和专业可能就不会如自己所愿,那我们不如另辟蹊径,选一个较发达的城市,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平台见多识广。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继续往上考,另一方面如果打算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着眼于实际情况,那些偏理论的专业我们就不要去碰了。选择偏实际应用一点的专业提前谋划,在大学的时候就要多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经验,为自己的简历“多加几页”。将来未必混的比学霸差。
综上所述,在志愿选择的时候三个维度我们都要考虑,但结合自己的分数,哪个维度排在首位应该有所倾向。感谢阅读!
我曾经在大学工作过多年,参与过大学的新专业建设,招生宣传,关于这几个问题我来解答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大学学校本体肯定是首选,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985,211这些排名之外,交通出行便利、良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硬件设施、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师资队伍,生源这些都是好大学的必备的要素。
第二,学校专业设置,其实这个不是选择大学的首要因素,因为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大多只能解决学的入门问题,更多的发展取决于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第三,地域问题其实可以理解为资源问题,资源问题可以整体归纳为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这两个资源能深入影响学校的发展建设和学生成长。好的资源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当然除了一线城市外,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 科技 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些专业性极强的学校也可以选择报考。
专业最重要
这个问题说实话, 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排序。 因为每个人上大学报志愿看重的点是不同的, 最重要的是你最看重哪一个点。
我的排序是:地域,学校,专业。
也就是说高考报志愿,我会先选城市,再选学校,最后选专业。
为什么呢?
因为在我看来这三者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城市。每个城市的发展前景是不一样的。而孩子上了大学,读了四年以后,有不少人是会留下来,在上大学所在的城市就业。如果城市发展前景大,孩子会有更多机会。
以北京,上海,深圳来说,这三个城市聚集了中国最顶尖的雇主和人才,所以才拥有全中国最高的房价。在这几个城市上学,你的眼界和同学在其他的城市不同。不说其他的,就是找的实习单位,也比其他的城市要好得多。
排第二的是学校,学校决定了你周围的人是谁。你能体验到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和氛围,眼界和资源也是不同的。理由同城市一样。上综合性的学校即使没上自己想报的第一志愿,也有较大可能调剂或者旁听。在大学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是王道。特别是读文科类的专业,学校的层级对你的影响会更大。
至于专业,如果家里有钱,可以报文科、经济类、艺术类,因为有可能毕业就失业。家庭条件一般的,报考工科,毕业找工作容易,尤其是码农,高收入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前途广阔。理工科的专业,建议报该专业比较强的院校,学到的东西会更多,更扎实,这样毕业以后在业内更好找工作。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很多学子都面临这个“大考”,理性的分析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希望笔者的思考能够带给你启发。
首先,学校最重要。无论是之前的985/211,还是今天的双一流,这些光环是求职时的最大杀手锏。以北京的中学招聘为例,四环以内的高中和初中,基本上只录取985硕士及以上的毕业生。2020年朝阳区的中学招聘学历起点正式设置为博士。
第二,专业对口。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直接决定了你大学四年的学习动力,如果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要么苦苦转专业,要么痛苦地坚持,最后跨专业考研究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另一方面,找工作时,大部分职业还是需要对口的,不需要对口专业的工作,一般性价比不高,例如,房产销售等。
最后,地域决定视野。北京工业大学和兰州大学,你会选哪个?如果是我,一定选择北京工业大学,哪怕它不是985!为何?因为我在北京获得的资源、开拓的视野,是兰州无法给你的。另外,大学所在地与将来的就业地点有很大的相关性,一定慎重选择地域!个人还是建议北上广深和一线城市!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帮助,共勉!
实话说,条件不同需求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排序,我的排序是:地域,专业,学校。
也就是说高考报志愿,我会先选城市,确定自己专业,最后根据分数选学校。
你的这个问题也是每年困扰很多高考毕业生家长的一个问题。志愿填报中院校、地区、专业到底哪个重要。我想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这个问题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绩能上985,211或双一流高校那就优先院校;毕竟这些院校在后期就业和未来保研上都比较有优势;成绩能上省重点本科那就是专业优先兼顾地区,原因是专业决定未来是否好找工作,兼顾地区的话将来可以给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成绩只能上普通本科或者是三本,那要以地区为主兼顾专业。因为很多成绩不好的孩子大多性格外向或者善于交朋友,好的地区能为他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涨知识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有利于这些孩子发挥。所以我们会发现有的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到了大城市反而有了一定的作为。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和帮助。
一个高考落榜生,自学考试的人来告诉你。人重要呗,一个人的意志品质重要呗。本人更重要。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学校、专业、地域到底哪个最重要?这个问题不知道是指高考还是考研。我们就以考研为例吧!
一般对考研院校的选择都会从三个维度来考量:学校、专业、城市。很多同学都在纠结这三个维度到底哪个更重要。
这三个维度的重要性不能一概而论,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公式来定义A>B>C,完全要根据每个人自身的条件和情况而定。
所以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你考研的需要是什么?或者说大学四年中,以上哪个方面给你留下了遗憾,是你最希望改变的?
专业更重要
如果你选择考研是出于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希望可以继续深造,获得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就决定了你需要去一个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有利于研究生期间以及以后就业的发展。在加上如果你自身没有什么名校情结,在明确了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后,专业自然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学校,然后是城市。
学校更重要
当然会有同学情况不同,比如有些同学就有很强烈的名校情结,那么学校对于你来说就是第一位的,你的目标也很容易确定。
地域更重要
还有的同学在外地读了四年书,希望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那城市对于你来说就是第一位的。
比如你是一个河南人,河南只有郑州大学一所 211 高校,毫无疑问郑大研究生在河南当地就业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可以轻易在省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而且你读研其间和导师及同学发展形成的当地人脉关系,对以后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更细致的了解
如果要具体定下来某一个学校作为目标院校的话,这三个方面还不够,我们需要对筛选出来的数所高校进行更具体更细致的了解。
这也需要结合三方面来进行:招生人数,真题,历年分数线。
招生人数
关于招生人数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往年的招生人数不具有绝对的参考价值,有些院校会有招生的大小年,即去年招的人多,今年招的人突然又少,波动比较大。
二是注意还需要从招生人数中减去推免的人数。有些学校会直接公布出来每个专业今年招多少人,接受推免多少人,这样的院校比较良心。
而有些院校根本不会标注接受推免多少人,所以最后可能推免的人数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名额,这样不确定的因素就会更大。另外有些高校的有些专业只接受推免生,这些信息一定要看清楚。
历年分数线
历年分数线也比较具有参考价值,一般分数线的浮动不会太大,还是比较稳定的,了解了分数线就会对自己每一门课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更加清楚。
这个分数线也包括每年的国家线,国家线是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过不了国家线就等于考研完全失败了。没有通过一志愿的复试线而达到了国家线还有可以调剂的机会。
真题
确定学校之前一定要先研究它历年的真题,了解其出题风格,看与自己的优势方面是否相符。
有些院校的出题风格相当灵活,与学术前沿和各种热点问题结合的很紧密。简单来说就是他考的内容不是你在课本里能找到的,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比如说上海有很多高校就是这样的风格,而北京则是比较死板,比较看重基础知识。
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我只是想给大家说明这两种出题风格。如果你觉得自己对专业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也不太有主见和新颖的想法,我觉得保守的出题风格是更适合的。如果相反,就选另一种。
真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真题对你的胃口,那你回答起来就如鱼得水,好成绩自然不在话下。如果不对胃口,找不到复习的正确方向,可能大半年的辛苦都会白费。
结语
关于择校的原则大概就是这些。学校、专业、城市是大的方面,先从这三个维度下手确定几所高校。招生人数、历年分数线、真题是更具体的方面,用以对上一步选出来的院校进行更细致的筛选。两方面结合起来,最后选出一个最合适的学校。
在填报志愿时,我们面临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学校、专业和地域的选择问题,关于怎么选择?每个人的考虑角度不一样,选择也会不一样,但一般来讲遵循这几个原则考虑就不会差。
(一)地域的选择
我将地域的选择放在第一位来讲,是因为我认为地域对于一个人的眼界和机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哪上学,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见识、格局和视野,比如我们经常看希望工程的宣传片,总是希望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为什么要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就是提高见识,拥有更多更好发展的机会,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两个地方发展,结局必然会是不一样的。我们说“有时选择一个好的城市长见识可能比所谓的学知识更重要”。
除了见识格局视野外,城市对于一个孩子毕业后的留存也有很大的作用,曾有个调查数据显,近60%多的学生会选择留在所就读学校的城市发展;大学四年你所有大学的资源人脉都在这里,选择的就业机会也会更便捷,这些都影响着一个人毕业后的发展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录取分数持续走高的最重要原因。
我们来看中国城市,我认为可以划分为这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就是超一线城市(上、北、深、广),在这个层级的城市里发展,机会大、空间广,但压力也非常大,生存质量相对不高,而且所在这些区域高校录取分数也都是非常高,即便非985、211院校,一些其它一本、二本院校,录取分数有很大部分也都超其它地区的211院校,是否选择超一线城市需要仔细考虑好。
第二个层级是新一线城市(如天津、重庆、成都、西安等),这些区域发展空间大,压力相对超一线城市更小,但机会相对来讲也是非常多,而且生活成本相对不高,高校密度大,企业需求广,是非常值得推荐和考虑的。
第三层级:省会城市,院校所在这些区域整体经济、就业机会等也都会成为未来学习、就业、生活很重要的参考,沿海地区的省会城市比内陆的省会要发达、东部比中西部发达,而中部又比西北部要更强些,所以院校所在地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考生们选择时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985或211院校不如双非大学录取分数高的原因。
最后一个层级:其它不发达地区或非省会城市。相对来讲经济发展缓慢,整体节奏和效率与都相较于前几个都有一定差距,而且无论文化学术交流、就业机会等都会不如前几个多。
为什么讲城市的划分,其实就是想说选择区域对一个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在哪上学,未来就有可能在哪就业,也就有可能在哪生活,所以建议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在想清楚这些问题后地域的选择就比较清晰了。
同样的分数,应该选择上一所内地实力更强的大学还是去上一所经济发达地区实力明显偏弱的大学,这就成为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你的分数较高,在内地能上一所知名大学或者行业非常认可的大学,我觉得选择内地大学也没有问题。如果你的分数上不了这类学校,毕业以后也不打算考研,以后希望去发达地区就业,那还是建议选择超一线、一线或省会城市更好。
(二)关于专业的选择
当下,“热门”专业成为不少考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那么热门是否适合孩子?面对别人的“示范”效应甚至周围新友的善意压力,家长更需要冷静思考,为孩子把握方向。对别人适合的未必就是你孩子的菜,更不能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削足适履,盲目追逐“热门”。那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专业方向?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我们来看看:
① 首先专业选择要与孩子兴趣、爱好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才能热爱,只有热爱才会专注,只有专注才会专业。这就是为什么要和孩子兴趣相结合的原因。兴趣也会分阶段,如有趣---兴趣---乐趣---志趣,这四个阶段也是在投入上和专注度上有明显的差异,万不可误将有趣(只是喜欢而没有转化为长久持续的投入与专注,即便没有外在驱使也会自愿自觉地付出)当成真正的兴趣,它离真正的兴趣还差三个阶段呢。孩子一旦确定了兴趣所在,在选择上所有的可能围绕的投入都在倾注于此。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兴趣比天才重要”,虽有些夸大,但也体现兴趣在职业成就上的重要作用。
② 其次需要考虑孩子的性格特质
性格没有好坏,但每种性格都有其适合并擅长发挥的职业场所相对应。著名的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评能有效帮助孩子了解TA的性格特征。你的孩子是喜欢思考还是喜欢动手操作?是喜欢与人打交道还是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获得能量与知识?又或者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是喜欢变化还是适应规则和标准?.....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清楚地认知自我,我们家长都是跌跌撞撞地在职场和社会行走,只有碰到跟自己契合的机会,如鱼得水;碰到跟自己不契合的环境或机会,就会心灰意冷,甚至怀疑人生。那对尚未走入社会的孩子来讲,何尝不是如此?提前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性格,很好地接纳自己性格中的优势和盲区、觉察自己性格在什么环境中会受阻?什么环境下易于达成目标?提前进行梳理和规划,帮孩子提前规避这些“坑”,也让孩子未来“少走弯路少入坑”难道不好吗?
③ 专业与能力优势相结合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优势,你的孩子具备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TA的空间想象能力超强还是策划能力较优?.....能力是完成某一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特质,在与自身能力相吻合的专业领域内,往往可以较快获得成功,也易于出成就,但如果能力与兴趣不一致,也就是“喜欢的不会玩、会玩的不喜欢”。每个专业、每个职业都有相对应的能力要求,无论是选择专业还是职业,要看一下它所需要的能力都有什么?哪个是最主要的能力要求?孩子有什么能力?哪些符合?哪些不具备?不具备的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学习或实践得到提升?.....清楚这些信息,你就知道孩子未来要储备哪些能力来提高TA的竞争优势了。
④ 与外环境(家庭、人脉资源和行业)相结合
选择什么样专业就是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所有的选择都与未来相结合,综合考虑你的家庭状况、人脉资源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这些外在因素在职业成功上会起到很大的助力或阻力的作用,比如你的家族是搞贸易的,孩子对外贸专业也不排斥,那这个方向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又或者你们所处西北较偏远城市,毕业后也会回家乡就职,那像什么金融管理、建筑设计、语言类(如小众化语言)等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难度会较大,就不建议报考。
总之,以上几点是有关于在专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人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专业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决定了未来的职业以及未来的生活状态,所以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性格、能力、家庭资源人脉等因素综合考虑,尽量减少不必要走的弯路,让孩子从专业选择开始,迈好人生第一步。
(三)关于学校的选择
学校是我放在最后面的讲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大学也分三六九等,孩子的分数其实就决定了TA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可选范围相对固定,但总体来说,一本大学肯定比二本好,985大学肯定比211好,但是,也不绝对,翻看历年大学的招生录取数据你会发现,不少的二本大学比一本大学录取分数高,也有不少211大学比985大学分数高,甚至有普通大学比有些985大学录取分数高。这也就是上面我们所讲的,分数高的院校她的地域和专业优势在录取中发挥的作用,要么专业热门,就业前景好,要么地域有优势,就业机会多,又或者是专业非常冷门,人才缺口大等等。
其实,对于学校的选择,不要过于盲目追层次或名气,更重要的是和孩子的专业以及未来方向结合来考虑。比如孩子分数属于顶尖分段(650以上),建议优先考虑学校层次,再选专业,因为顶尖分段的高校基本没有差的专业。如果孩子的分数属于高分段(600分-650之间)建议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结合起来,这个分段的考生,所选的院校也都属于非常不错的高校(985、211),但每所院校也都有各自的优势专业,建议考生选择时一定将专业选择放在首位,而不要太关注院校排名。中分段考生其实和高分段考生一样,也是需要结合专业意向、个人性格、兴趣、未来的方向综合判定,如果考生学习习惯良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以后想考取研究生,还是选择专业实力较强的985、211类大学好一些。比如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对来说,985、211类大学研究生的升学率会比较高。如果考生没有考研的打算,即使想考估计也考不上,建议还是以专业优先其次看地域,最后看学校的顺序来选择。尽量选择就业形势比较好的专业及学校,因为这些学校一般要么是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要么是所处的行业比较好,比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西安邮电大学。
总之,地域、专业、学校的选择因人而异,考虑角度不同,选择也会不相同,但这三项是志愿填报选择中非常关键的要素,建议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结合孩子实际及未来需求,慎重选择。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地域和院校层级哪个好】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