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或物理,首选科目如何定?市政协委员热议新高考: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2021年,重庆市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普通高考将实行3+1+2”模式。3”即指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3科;1”指首选科目1科(历史或物理);
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中,再选择其中2科报考。1月22日,市政协小组讨论时,在教育(基础教育)组,各位政协委员、基础教育工作者除了讨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奋斗教育外,还重点讨论了考生如何准备新高考、首选科目的选择会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基于时代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等。首选科目的选择直接影响今后报考专业在重庆市2021年普通高考中,历史、物理为首选科目。考生必须选择其中1科报考。这首选的1科,决定了未来能够报考的大学专业范围,甚至今后的职业方向。考生的选择大概是什么样?某中学组织过3次模拟选科。第一次选择历史科和物理科的比例是3:7,第二次选择比例变成4:6,第三次成了4.5:5.5。”在市政协基础教育组别的小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米新生介绍了有关情况。实际上,考生填报志愿须符合所填高校招生计划类别和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按物理编制的招生专业及计划,仅限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填报;按历史编制的招生专业及计划,仅限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填报。”米新生分析认为,出现前述现象原因有二,一是部分学生认为物理比较难,不好学;二是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太清楚首选科目的选择对今后报考专业和职业的影响。人工智能等众多新兴专业与物理科目相关选择物理科的考生比选历史科的多,才是合适的。”市政协委员、市教委副主任邓睿接过话题。为什么鼓励学生选择物理科科目呢?因为当今很多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需求都涉及物理科目及相关领域知识。”邓睿分析道,当前很多产业、新兴专业需要用到算法、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因此考生选择物理为首选科目,可以选择很多专业,考大学选择的面比较广。而历史为首选科目能选择的专业较少,如果报考的学生多,竞争会很大。新高考的话题引起了各位委员热烈的讨论。现在大学也在调整专业,尽量符合新高考调整的方向,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指导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初中就要开始。”……在座的重庆市第十一中、潼南中学等学校相关负责人,纷纷发言。应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新高考省份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开编制。高考投档方式也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讨论中,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睫提出,考生在填志愿时主要采用专业(类)+院校”的志愿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在这一框架下,学生可以填报几十个志愿,填什么?怎么填?这要求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和人生早有规划和打算。不少老师认为,中学生往往缺乏对自身兴趣、职业发展目标的认识,老师和家长都要引导学生,让学生从高中甚至初中起就有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到科目选择要基于职业选择、时代发展的需要。1月23日至25日,江苏、河北、辽宁、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联合举行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物理、历史、化学、地理、生物、政治将由各省自命题。快来看看各学科老师对试卷的解读!学会捕捉关键词,不能一味煽情或只挖掘深度而无情绪的激荡语文作文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其作文题目是给材料作文,如下: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对联考作文题进行了点评,认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70年的时空、历久弥新,并对考生如何作文提出建议:本次新高考八省联考采用的是新材料题型”。凝练丰富的材料呈现,突破了命题作文对考生思维的拘囿;主题的明确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等,回避了材料作文的泛主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70年的时空、历久弥新,此次作文材料关联个人与国家,民族与世界。让考试铭记历史,迎接挑战,方能厚植国家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这则材料让我们想起了一首老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它就是抗美援朝时,中华儿女的精神写照。考生在作文中可以思考下述问题: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的当代价值?现在和未来,国际和国内面临什么挑战?如何以抗美援朝精神去应对挑战?抗美援朝精神在当代社会应如何培育?一、捕捉关键词,凸显民族的铮铮风骨与血性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捕捉关键词。诸如国家安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万众一心、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世界和平等,通过这些关键词,领悟材料中蕴含的抗美援朝精神以及对世界和平的捍卫。抓住这些关键词,考生写作就有了主旨。材料中一组组显赫的数据——290余万志愿军将士”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30多万名英雄功臣”等,揭示了战争的血腥,历史的疤痕。一位美国大兵回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就像原木一样在行动,一批批冲上来,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批冲上来,又一批批倒下……这种血性让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这些数据是要告诉我们,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之下,举国上下,凝聚成一股绳,才能拼来山河无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种民族性的舍身忘我的壮举,这种群体性的保家卫国的精神,这种凝聚力、向心力、团结力,是考生写作落笔于迎接现实挑战中要提及的。中华民族这只沉睡的雄狮呼啸着、呐喊着,用自己的*与生命,捍卫自己的*,呼唤世界的和平。二、投身火热现实,镌刻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考生在审题时,可以联系2020年以来举国严阵以待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找到这个切入点,写作大致不会偏题。要落脚在抗美援朝精神上,落笔在迎接现实挑战上。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一样的世界上回响着一样的呼唤,一样的是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举国筹谋物资,全国一心,自觉居家隔离阻断病毒传播,无数医疗队奔赴疫情重灾区前线,这中间也有很多数据,足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抗美援朝精神一脉相承而来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面对民族困境时的民族凝聚力、行动力。今天,我们的现实仍然是河入峡谷、风过隘口,尤须以精神对决、用意志较量。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在现实火热,时代紧要之时,唯有团结一致的精神,才能冲破险阻、闯关夺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材料中要求考生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那么写作中就要有思考与感受,不能一味煽情而浮在思考的表面,也不能一味挖掘深度而无情绪的激荡。只有感性与理*融的文章,才能令人眼前一亮。回望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壮阔历史,正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浴血奋战,拼来山河无恙”,*燃烧的岁月孕育和凝结了抗美援朝精神与时代精神。这种精神不是隔岸的观望者,而是投身风雷激荡的拼搏者;这种精神不是冰冷的评判者,而是踌躇壮志的践行者;这种精神不是岁月静好的闲适者,而是舍身忘我的奉献者。强调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数学重庆一中数学教师邹发明此次数学试题尤其强调‘核心素养’的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重庆一中数学教师邹发明称,本次数学卷依旧传承在知识交汇处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重要命题思想。学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
一是辩证认识本次适应性测试,认真研究自己后期复习的关键得分增长点,认真研究常考考点与题型。二是重视常见类型问题的不时回头看”,力争会的问题会而对,对而全”,注重按问题或方法类型化”整理自己的笔记与考试题,做到无死角”清算与巩固。基础较好的学生,一方面要重视各个章节的选填题训练。另一方面,在巩固好三角与向量、数列、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等中档解答题的基础上,重视解析几何、导数与不等式等难点章节。此外,对于立体几何试题后移、概率统计试题后移、数学建模问题、开放性问题等的植入都要有一定的备考准备。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归纳出常考小题的基础题、中档题的章节与题型,以及选择填空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重点针对三角与向量、数列、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等中档解答题的训练与复习归纳。另外,要提高计算正确率。不能因一时的失利就给自己妄下结论,也不要因一时考得好得意忘形。夯实基础提高思维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英语重庆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马婧从此次试卷命题角度来看,更注重考查语篇和逻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从语言素材看,文本难度适中,语言地道,话题涉猎面广,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从知识考查的范围来看,本次考试既注重基础知又考察运用能力,同时还涉及人文背景知识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学生备考复习阶段,马婧建议:1. 学生注重书写。作文分值由25分变为40分,考生应注重自己的卷面书写,否则会在这一块拉大分差。
2. 定时训练。阅读仍然是四篇,去掉改错而增加了读后续写。因此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进而提高速度的同时,定期进行定时训练(含作文),增强时间把控能力。
3. 专题训练。考后对自己的英语学科进行分析,梳理出薄弱板块,然后在设定的一段时间内对此板块进行专门的训练,并总结归纳技巧和知识点。
4. 突击作文。读后续写作为新题型,考生应从读-练-析-背”几个方面进行准备。一是学会解读文本挖掘线索厘清逻辑,二是多写多练,三是找老师分析点评找同学相互学习,四是多背多积累,如积累心理、动作、神态、环境的描写语句,学习并优化自己的句式结构,多背诵优秀范文。
5.最后,万变不离其宗,考生注重夯实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注重技巧和平时训练,调整好心态。重视模型在解题过程中的功能物理重庆外国语学校物理教师李熙凯本次物理试题基础知识下沉,关注科学素养,注意甄别综合能力。” 李熙凯称,一是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综合考察。控制了难度,关注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本卷考察了描述电、磁场的物理量、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学生既较易于上手,又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主线知识,对引导后续复习方向,稳定应试心态具有积极作用。李熙凯提到,解决物理问题时核心环节通常包括一下几点:
1.将题目文字条件、图表信息翻译成物理条件和物理模型;2.用方程或图像表述物理模型;3.解方程(组)得答案;4.论证答案合理性等环节。本卷均有所涉及,考察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建模能力,是物理学科的核心能力。本卷将压轴题设计为一道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问题。重点考察了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能力。针对学生接下来的复习和备考,李熙凯建议,紧扣最新的课程标准,重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关键实验和习题中的经典模型,以中档题”为主进行复习。关注近期与物理有关的热点问题:如我国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核能的利用等,抽象出其中的物理模型和临界条件,早做准备。进一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之外,还要有意识的训练将常见模型和实际情景建立关联的能力。做到熟悉的模型,要熟练掌握;陌生的模型,能转化成熟悉的模型。模型与实际情景间能紧密关联。规范的书写,是正确答题的基础。特别在书写解答题时,一定要画准受力分析图或过程分析图。写清对象、过程、规律、答案四个要素。挑战高分的同学,要适度加强建模能力的训练。从细处着手,保持稳健的心态。增强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历史重庆一中历史教师谢宏强认真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全面贯彻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精神,明确历史学科的功能定位、考查目标和考查要求。” 谢宏强认为,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历史学科考试已经实现由知识能力立意”的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转变。历史试题的考查直接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乃至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的综合输出。其次,谢宏强认为,复习备考中应该重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典型试题及说明”和教学与评价案例”,注重试题设计的新要求、新视角与新的呈现方式,加强对新情境的挖掘和运用,增强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徐奉先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指出,历史科试题的情境按照素材可以分为4类:
1.学习情境,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
2.生活情境,指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包括长辈的回忆、影视剧、名胜古迹中的问题等。
3.社会情境,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包括社会风俗的来源、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等。
4.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包括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历史学科的试题情境是学科前沿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历史科试题的情境对历史教学具有引导意义,是历史科评价的必要依据和重要标准。复习过程中要引入不同类型的情景材料,提高学生对新材料新情景的解读能力。其三,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打开历史视野,加强知识的网格化、体系化与历史思维的逻辑化,加强从大时段、全空间视角考察与认识历史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输出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在新材料新情景背景下综合化、自主化运用历史术语答案的能力。此外,强化对新题型的训练,如组合选择题、不同类型开放性试题。
一、立德树人在融合中实现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同时依托高考语文的学科特点,紧紧扣住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多方取材,巧妙设题,让考生在解题作答的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试题通过精神滋养、文化浸润、立体渗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自然融入试题之中。
二、教考衔接,语文特色在创新中凸显
2021年全国语文命题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对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呼应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基础性考查,有效呈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成果,展现了教与考的有效衔接、学与用的有机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相融相生。
三、设计精心,能力素养在平稳中区分
2021年语文试题认真选择材料、精心设计试题,把考查重点放在考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上,力求通过一种平稳平和的方式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使考生能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正常发挥,达到服务选拔的目的。
延伸阅读-高考作文写作的5大技巧:
1、立意紧贴材料
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审题的原点,是立意的根基,是观点的依托。
考生必须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全面解读材料,辨明主次,抓住核心,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呈现命题的最大价值,开拓审题的新鲜视野。
2、题目紧贴材料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
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拟题能力。
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比如写道德类材料,“人以德为天”“莫使道德向隅而泣”“看客们,醒醒吧!”等比较好的作文题目,犹如“明眸善睐第一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2021年数学难度不大,数学科新高考在应用性进行重点探索,取得突破。前面选择都不是很难,基本都是平日练习的常规题型,有个别有难度的题目,但是只要仔细分析也能逐渐找出解题思路。试题的阅读量和计算量都不是很大,考察数列的大题和最后一道关于导数的大题难度比较大。变化:
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之美。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体现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社会生产等方面的特点,有机渗透数学建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对选拔与育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试题特点
试题突出数学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设计真实问题情境,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试卷稳步推进改革,科学把握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的关系,科学把握数学题型的开放性与数学思维的开放性,稳中求新,全面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数学从来都不是最容易的一门学科,考生需要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行冲刺复习,但一定要调整好时间,合理搭配劳逸结合,稳定心态才能在高考上取得胜利。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了2021年高考命题的十项原则_高考考试小 技巧大全 ,欢迎参阅。
2021年高考命题的十项原则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高考命题应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知识,今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解题的 方法 很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 ,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
比如政治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的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
试题往往从比较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人文学科要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 热点 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
随着国家对 教育 事业愈发重视,大众也更加关注教育领域的动向,高考也经历了新的改革,如大家印象中的文理分科等,如今已发展为“3+1+2”的新高考模式。
高考考试小技巧大全
1.应变意识的提升、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命题方向有了新的调整和变化,作为一名高三的学子则需要更加敏锐的反应能力,不要再故步自封,此外考生的应变意识不止是体现于考场中,更应在备考时就做出调整。
备考之际,要对知识点如公式、定理有更加充分的理解,而不是单一的记忆就够了,其中的逻辑关系一定要做好梳理,将题目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自己理解题目。
2.注重审题、可进行审题能力的专项训练
当试卷题目变得更加灵活,就需要考生具备更高的审题能力,题目中可能不会直接告诉你要考什么了,需要考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并给出答案。
所以考生在考前复习的日子,可做一些身体能力的专项训练,以此来提升自己做题的应变能力,自己做到更加充足的准备,遇到再大的变化也能更加接受并适应。
3,忌好高骛远,要对自己的水平有了解
一般来说,考生想通过最后一个月实现180度大转变是非常难的,大家要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有所了解。
如果考试时能正常发挥,成绩都不会太差,毕竟高考试卷70%都是很基础的题,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保持稳定心态,都不会留有遗憾。
,4, 时间管理 四象限法”
简单说就是将自己的问题分成需要马上解决的,不需要马上解决的,需要暂缓解决的,不着急解决的这四个选项。
然后从“需要马上解决”的下手,按每个问题的困难程度逐一解决,这样调整时间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浪费时间,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
高考前小建议
自卑的学生需要增强信心,高考是一场基于基础上的分层选拔,掌握好基础其实很大程度上已经足够,相信自己,并且把自己能做好的部分做好就行。
而对于自负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一些能够打击到他们痛点的事情,山外青山楼外楼,不要让自己局限的眼界成为成长的绊脚石。合理评价自己的水平,给自己准确的定位。
最后值得一提的还有家长的态度,家长的情绪总是能无形地影响到孩子,越是在临近高考的时期,越是不要显得过分紧张,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即可,家长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经常提起成绩,告诉孩子尽自己的全力,分数只是这个阶段的成果体现方式之一,无愧于心就好。
2021年高考命题的十项原则相关 文章 :
★ 2021高考新规亮点大全
★ 教育部2021高考新规政策
★ 2020年新高考命题和考试的5项新政策
★ 2021年高考有哪些新变化
★ 2021年全国高考资讯
★ 高考历史必须明白的十个基本问题及命题方向预测
★ 2021年高考数学前十天如何复习最有效
★ 2021高考试卷全国都一样吗
★ 关于2020高考语文的命题组出题提示和备考建议
★ 2021年新高考报志愿方法和技巧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专家解读2021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命题有何特点?】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