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论
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2 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1.3 分析化学中的量和单位
2 误差与数据处理
2.1 误差的基本概念(平均值;中位值;准确度;精密度;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2.2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2.3 显著性检验(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显著差异的方法-F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总体平均值间显著差异的方法-t检验法;异常值检验方法-Q检验法、Grubbs检验法、Dixon检验法)
2.4 回归分析法
2.5 减小测量误差、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3.1 沉淀分离法
3.1.1 溶度积原理
3.1.2 氢氧化物沉淀与pH值的关系
3.1.3 利用无机共沉淀剂分离的方法;利用有机共沉淀剂分离的方法
3.2 液-液萃取分离法
3.2.1 萃取过程的本质
3.2.2 分配比;萃取百分率;分离系数
3.2.3 重要的萃取体系
3.2.4 萃取分离操作
3.3 离子交换分离法
3.3.1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
3.3.2 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力的规律
3.3.3 离子交换平衡分配系数及分离因数
3.3.4 动态法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4 重量分析法
4.1 沉淀形成的过程
4.2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4.3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4.4 沉淀条件的选择
4.5 应用均匀沉淀法和有机沉淀法的优缺点
4.6 重量分析计算中的换算因素
5 滴定分析法
5.1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5.2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5.3 溶液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滴定度
5.4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5.4.1 滴定剂与被滴物质间的计量关系(化学计量点)
5.4.2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5.4.3 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直接配制法;标定法)
5.4.4 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5.5 酸碱滴定法
5.5.1 酸碱离解平衡(酸碱反应质子理论;平衡常数)
5.5.2 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
5.5.3 酸碱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缓冲范围;选用缓冲溶液的原则)
5.5.2 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
5.5.4 酸碱滴定法滴定曲线;滴定误差
5.6 络合滴定法
5.6.1 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稳定常数;各级络合物的分布)
5.6.2 副反应系数(酸效应系数;络合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系数
5.6.3 氨羧络合剂EDTA络合物的特点
5.6.4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滴定误差;酸度的控制)
5.6.5 络合滴定的方式(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间接滴定)
5.7 氧化还原滴定法
5.7.1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诱导反应)
5.7.2 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前的预氧化或预还原)
5.7.3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氧化还原平衡,得失电子相等原则)
5.7.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5.8 沉淀滴定法
5.8.1 银量法滴定曲线
5.8.2 按不同指示剂和滴定方式分类的银量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杨司法)
5.9 吸光光度法
5.9.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溶液对光吸收与颜色的关系;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的加和性和吸光度的测量)
5.9.2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ε;桑德尔灵敏度S)
5.9.3 影响吸光光度法准确度的因素(仪器测量误差、对比尔定律的偏离)
5.9.4 显色反应(络合反应;离子缔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成盐反应;催化显色反应;消色反应)
5.9.5 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用量;酸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干扰物质的及其消除)
5.9.6 重要的显色剂(无机显色剂;有机显色剂)
5.9.7 多元络合物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异配位体络合物;离子缔合络合物;胶束增溶络合物)
5.9.8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微量组分的测定;差示光度;光度滴定;络合物组成测定;摩尔吸光系数测定)
6 原子吸收光谱法
6.1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6.2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结构
6.3 原子吸收光谱的轮廊(影响原子吸收谱线轮廓的两个主要因素:多普勒变宽;碰撞变宽)
6.4 原子吸收测量的基本关系式(朗伯定律)
6.5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光源、原子化器、分光器、检测系统)
6.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效应(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光谱干扰)
6.7 背景校正方法(用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连续光源校正;赛曼效应校正)
6.8 测定条件的选择(分析线;狭缝宽度;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原子化条件;进样量)
6.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6.10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检出限
7 原子发射光谱法
7.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激发电位;共振线)
7.2 原子能级与能级图(光谱项;电子跃迁选择原则)
7.3 原子谱线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统计权重;跃迁几率;激发电位;激发温度;基态原子数)
7.4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自吸现象;自蚀现象;共振变宽)
7.5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基本结构的三部件及其作用:
7.5.1激发光源(直流电弧;交流电弧;电容火花;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炬(ICP))
7.5.2分光系统(棱镜;光栅)
7.5.3检测器(感光板;光电倍增管或电荷耦合器件(CCD))
7.6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类型(摄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
7.7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7.7.1 定性分析(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铁谱比较法)
7.7.2 定量分析(校正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摄谱法;光电直读法))
7.8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原理
7.8.1 定量分析的关系式
7.8.2 内标法(内标元素与分析线对的选择)
7.9 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与校正(背景的来源及扣除;离峰校正法;等效浓度法)
7.10 ICP-AES仪器的主要装置及分析性能
7.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检出限
8 电位分析法
8.1 能斯特方程式
8.2 电极的组成及作用:
8.2.1 pH玻璃电极
8.2.2 参比电极(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
8.2.3 指示电极(惰性金属电极;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8.3 直接电位法
8.3.1 pH的电位法测定
8.3.2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或浓度)(标准曲线法;一次标准加入法;连续标准加入法)
8.4 电位滴定法
8.4.1 测定原理、滴定装置及滴定曲线
8.4.2 终点确定方法(E-V曲线法;ΔE/ΔV-V曲线法;Δ2E/ΔV 2-V曲线法)
8.4.3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
8.4.4 自动电位滴定仪原理
9 电解与库仑分析
9.1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9.1.1 电解装置与电解过程
9.1.2 分解电压与析出电位关系
9.1.3 过电压与分解电压关系
9.2 电重量分析法与电解分离
9.2.1 恒电流电重量分析法
9.2.2 控制阴极电位电重量分析法(电解时间的控制)
9.3 库仑分析法
9.3.1 基本原理(法拉第第一定律;法拉第第二定律)
9.3.2 装置与过程
9.3.3 库仑计(氢氧库仑计;库仑式库仑计;电子积分库仑计)
9.4 恒电流库仑分析──库仑滴定
9.4.1 库仑滴定的特点
9.4.2 库仑滴定的应用(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7年分析化学专业综合考试复习提纲】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