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前批次志愿怎么报?

 2024-11-30 04:45:01  阅读 700  评论 0

摘要:1、高考提前批次志愿怎么报我们如何才能成功规避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首先就是要对相关录取规则进行了解,在了解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以下几个高考志愿填报误区。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一般会分为六次录取,即:提前批次(零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

1、高考提前批次志愿怎么报

我们如何才能成功规避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首先就是要对相关录取规则进行了解,在了解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以下几个高考志愿填报误区。

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一般会分为六次录取,即:提前批次(零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五批次。

其中,提前批次(零批次):

高考提前批次志愿怎么报?

一般是军队院校以及一些免费师范类院校等其他特殊院校。关于志愿填报的的内容很多,今天首先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提前批的认识误区。

2、提前批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不报白不报的心态”。

这个可能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觉得反正提前批是在第一批次录取之前进行,录取不上还可以进行一批次录取,然后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本着不错过任何志愿填报的机会,然后理所应当将提前批视作一个“不报白不报”好机会。这个认识其实错的就比较离谱了。

我们要是在报考前没有考虑清楚或者真的抱着“不报白不报”的心态去填报了以后,

要是没被录取还好,要是录取了多半会后悔,有这么一个提前批填报失败的例子给大家看看,仅供参考。

高考有一位考生分数超过一本线154分,完全可以读复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好大学,但是他在没有考虑充分的情况下,在提前批中盲目填报香港城市大学,结果被录取,失去后续批次的录取机会。同时,由于学费生活费高昂,经济压力很大,家庭矛盾不断,本来高考成绩优秀只因志愿填报的失误,还影响了家庭和睦。

所以说,提前批志愿填报绝对不能抱着“不报白不报的”心态。

误区二:提前批肯定比一本、二本好。

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提前批既然在第一批次前面填报,那么肯定不比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院校差,索性填报,肯定不会亏。在很多人的认识中,如果提前批次没有被录取,还是可以参加一本、二本的录取。所以填报提前批志愿确实有点“不填白不填”的味道。

其实,提前批的学校不见得真的比一本、二本学校好,虽然有货真价实的优质高校,但是,也有一些名字高大上,实力一般的院校。所以提前批蕴藏着各种机会,也隐藏着各种陷阱和风险。请考生与家长擦亮自己的眼睛,不是说提前批的学校就一定要比一本、二本好,其实有些只是专业需要而已。跟学校好坏无关。

高考提前批怎么报名

高考提前批登录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进行填报即可。

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包括本科提前录取的部分普通高校,军队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及民航,空军招飞院校等。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高考的提前批次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结束以后,提前批次就开始报名,如果提前批报了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其他批次的填报录取。

提前批次录取院校包括本科提前录取的部分普通高校、军队【国防生(17年已取消)】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及民航、空军招飞院校。提前批主要为:艺术、体育、军事、公安、武警和其他(侦察、治安、法律等)。

按先本科后专科顺序进行 报考公安院校的考生需进行面试、体能测试和政审。公安院校(专业)录取安排在提前录取院校批次,按先本科后专科的顺序进行。

本科录取执行第二批本科院校省录取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专科录取良寻组执行省提前录取专科批次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

录取时,院校对报考公安院校(专业)志愿且面试、体能测试、政审合格的考生,在规定的调档比例内,按从高分到低分、遵循志愿的顺序,进行择优录取。 公安院校(专业)规定了男女生招生比例,投档时分别按男女招生计划数进行投档。

提前批怎么报

提前批报考流程:

1、阅读招生计划 2、填写志愿草表、填涂机读志愿卡  3、登录指定网页  4、输入用户名和初始密码  5、阅读考生须知  6、修改初始密码  7、在网页上选择志愿卡   8、输入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  9、检查填报院校和专业是否正确  10、退出填报志愿界面。提前批志愿是为了帮助一些特定院校、特定专业录取学生而设置的批次。

提前批也是高考分数出来之后才开始填报的,提前批作为最先开始填报的一批志愿,一般在高考成绩出分后就相继开始填报,并且在正式本科志愿填报之前全部结束,为期较短。考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高考提前批次志愿怎么报?】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386933.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948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