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人社部部长谈2023毕业生就业#登上微博热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为了给1158万应届毕业生更加充分的就业机会,今年将继续优化就业政策,包括离职前向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离校后对未就业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等。
专家表示,过去三年就业环境受到了一些影响。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回归“乙类乙管”,经济复苏的序幕也已开启,市场信心正逐步恢复。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就业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进一步缓解。
就业岗位将“放量”
“国企还是私企?”每年当毕业季来临之时,如何择业的问题不绝于耳。
教育部印发的数据显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在资深人力资源服务家汪张明看来,2023年的就业态势不仅是大学毕业生数量有增加,还存在一定的存量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
“过去三年,因疫情使经济生活受到影响,导致一部分企业业务线收缩、用人需求降低,因而出现了缩减招聘岗位的情况,出现了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短暂供需失衡。”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分析称。
“如今,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经济和消费市场也将复苏,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是对当前就业情况的一个有力支撑,虽然完全修复需要一个过程,但就短期来看,对应届毕业生是利好。”王鹏补充道。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山东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均已经开始筹备今年的线下招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推动复工复产的通知》中明确,自1月8日起,全面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充分发挥招聘会对复工复产和劳动者就业的促进作用。
“政策包”促就业
为了有效缓解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教育部也在近期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多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包括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健全就业帮扶机制;取消就业报道证等。
小王(化名)是山东科技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院硕士三年级的学生,也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确实给我们找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也是我们找工作难的原因”。
“教育部的政策中特别提出了发挥中小微企业的吸纳作用,这对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缓解了很大的压力。现在一些知名的企业人员饱和度都比较高,发展空间相对比较低,到中小微企业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小梁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同时,健全就业帮扶机制也是此次举措中的亮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山东省要求高校和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专任教师、辅导员等要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山西财经大学通过校院两级开发开设了科研助理岗位共1294个,学校给予每人500元的求职补贴;内蒙古对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此外,取消就业报到证也是此次《通知》中值得关注的地方。“原来需要报到证的时候,需要做线上录入、盖章等工作,周期相对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学生落户等情况。”王鹏说道,“取消报到证有助于提质增效,也是放管服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北京商报记者还注意到,一些平台企业也正在通过自身优势帮助大学生就业。例如,农业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一亩田”将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发起“星海计划”,期望带动超1万名大学生就业。
在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看来,这种校企合作对于就业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可以起到实实在在的帮扶效果。
供给结构仍需优化
对于毕业生来说,比找工作更难的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低于大专毕业生的就业,也就呈现出了一种,学得多就业率反而低,这与很多经济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洪涛认为,“过去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技校人才培养呈现梯型结构,因此相应的人才供给结构指向是明确的、多层的、合理的,而现在许多技校升格为中专、中专升格为大专、大专全面转向本科、本科转向研究生,于是供给层次结构出现变化,这也让就业指向性相对此前模糊了”。
“这种现象反映出了整体就业结构之间的供需正处于调整期,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目前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从事的是‘白领’岗位,而大中专毕业生更多的还是掌握着一技之长,以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为主,偏向技术型和实践型。”王鹏指出,“事实上,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经济门类角度出发,实体经济和产业经济确实需要更多有技能的工人,而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管理类的岗位并没有那么多,这就会造成两者之间出现一个‘倒挂’。”
“这也和当前的教育体系有关系,在学生所学和社会所需方面需要进一步进行适配。”王鹏强调。对此,中国教科院体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家勇也持相同的观点:“高校应当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为社会输送更需要的人才。”
在未来的就业和择业上,张家勇建议,“高校大学生也需要正视就业市场的新趋势,转变观念,从可以入职的领域做起,在工作中发挥所长、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对于相当部分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制造业、建筑业、新型农业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需求量很大,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选择”。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张晗
文/陈嘉琦
“小时候,父母告诉我好好念书,我念得挺好;告诉我要考好大学,我考上了;告诉我要出国留学,我也留学了;回来告诉我,找不到工作。是我错了,你错了,还是谁错了?”
1月4日,在百度财经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独家出品的【硬观点】直播中,如实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基金、券商行业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如果他再年轻20岁,估计也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严峻,他很能理解当下年轻人复杂甚至愤怒的心情。
2022年11月,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17.1%,相比7月19.9%有所回落,但仍处在高位。直播中,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指出,中国正面临经济衰退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并存的局面。去年四季度,全国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仅有0.56,低于1,预计2023年的青年失业率仍将处于高位。
优客工场创始人兼董事长、人口学与城市更新学者毛大庆分析,中国的青年劳动力人口到2030年以后会开始下降,到2040年缺口将迅速放大,劳动力红利大概还能勉强支撑十几年。但如果不利用这段时间产生劳动力红利结构的转型,未来是非常麻烦的。专家们指出,中国亟需提升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实操水平,扭转盲目追逐文凭、人人都想做白领的观念,通过新就业形态创造更多岗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最近年轻人中流行‘人矿’一词,我看到后心里一惊。”管清友说,过去老提劳动力红利,不就是“人矿”嘛。劳动力红利背后是低成本劳动力、血汗工厂以及资源环境的代价,无法持久。中国需要推动人力资源与就业结构的转型,但这个转型也并不容易。
一半以上医学生不从医,要人的就业岗位没有人
2022年,有1076万大学生毕业,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教育部预计,2023年有1158万大学毕业生。当下,中国青年人,尤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曾湘泉指出,GDP增速2022年一季度为4.8%,二季度2.5%,三季度3.0%。当经济实际增长低于潜在增长率时,城镇调查失业率就会上升。11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7%,这和疫情造成经济下行压力、有效需求不足有关。
2021年上半年,58同城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接近5。彼时,曾湘泉去青岛做调研,了解到,一家2000人的企业招工很困难,需要雇11家中介公司招工作。而今,58同城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下滑,那家企业也只用一家中介公司了,这一家中介公司还在裁员。
专家们指出,过去两年,政策突然变化导致几大行业的就业萎缩。房地产直接带动就业虽然只占3%点多,但其上下游57个行业所带动的就业占全部就业的40%左右。此外,“双减”政策也造成教培行业的青年就业断崖式下滑。类似的萎缩还出现在互联网行业。
眼下,高校毕业生数据也不容乐观。曾湘泉指出,去年四季度,岗位需求同比下降14.3%,而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增加33%。现在不光是2023届,2022届甚至2021届的毕业生也遇到遇到一些找工作的问题。而疫情防控放开后,岗位需求短期内还不会大幅度增加。
另一面,就业难也与教育求职观念造成的结构性供需错位有关。“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学生就业不好,经济好的时候,大学生就业也不好。”曾湘泉指出,人才供给端的信号错误、管理错误和人力资本投资错误,也导致青年人的结构性失业。中国大学普遍重理论、重概念,轻动手能力,许多就业率非常低的专业不断扩招,出现一些过度教育问题。
“大家都去追一纸文凭,追回来以后发现手里并没有真本事,或者并没有真正的就业‘扛把子’,这导致一大堆的人在大学期间就处在迷茫中,处在‘人生无意义’的状态下,进而又往研究生、更高学历上考,其实仍然不能解决人生有意义的问题。”毛大庆说。
值得注意的是,毛大庆指出,就算没有新冠疫情,由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转变,这几年与未来的几年的就业形势也不会太好。例如到2035年,中国会增加近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未来几年,国家财政压力将急剧增加。此外,中国正在由单一依靠房地产业转型为依靠高端制造、能源、生命科学等支柱产业,所有人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一个14亿人的国家要把一个支柱转成新的几根支柱时,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毛大庆进一步分析,中国从2015年开始研究,逐渐退出房地产进入先进制造业等替代性行业,但仅仅五六年,很难创造出同时产生大量就业与大量利润的行业。未来八年,中国劳动力红利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2030年以后,青年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到2040年缺口将迅速放大。如果不利用今后十几年进行劳动力结构转型,未来经济将非常麻烦。
“很多装备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招工难。最近我走访了几家非常好的养老服务集团,也招不到人。”毛大庆举例,疫情防控放开后暴露出医疗体系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千人对应的三甲医院和病床数量不算落后,但千人对应的医师、护工数量在世界排名约90位,还处在落后国家行列中。而调研中,一家医学院的校长告诉毛大庆,中国医学院的学生转化率还不到45%,55%的医学院学生没有做医生,卖药、卖医疗器械去了。
2023年就业会有所恢复,但不代表收入会大幅提升
毛大庆预判,2023年的就业将有所恢复,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就业率会上升,但是整体就业形势的好转依赖于很多长期因素共同作用。而且,就业转好也不意味着收入会大幅提升,在总体行业利润率较弱的状态下,现在有个工作、能好好工作已经是不错状态。
曾湘泉建议,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发现金、涨工资等方式建立收入增长机制,尽量降低周期性失业。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启动加速折旧,给中小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此外,压缩一些扩招后就业率低的高校专业,减少过度教育的问题。
曾湘泉指出,家政行业有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很多工作不是大学毕业就能做得好。他在北京、武汉调研发现,家政工平均年龄在五十多岁至六十多岁,大量普工也招不到人。中国大陆的家政行业有三四十万菲佣进入市场,而国内的保姆普遍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因此,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对接劳动市场时,也应该在专业化、职业化、高质量上做文章。
毛大庆强调,全社会需要一起转变观念。由劳动部门、教育部门调整就业以及薪酬体系,解决职业教育升级及其与未来产业的对位问题。当下,中国职业技术人员和从事金融的白领相比,起薪点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应转变精英观念,中国的职业教育应该要变得高级,专业蓝领人士的收入与社会地位也应变得更高级。
在毛大庆看来,中国需要扭转成才观、精英观。2011年,他前往日本考察了七家养老院,发现养老院里帮老年人洗澡、洗脚、按摩、心里疗愈的日本年轻人,很多是研究生学历。对方告诉毛大庆,干这行、收入不错,又能学到护理、医疗方面的知识,还能行善积德、积累人生价值。“这方面,我们极度的缺乏。我们的就业观,都想当高级白领,都想当高管,都想干一个貌似光鲜的工作,但未来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可能往往是这些行业。”
一个月前,毛大庆见到两位90后创业者,联合设立了一家立遗嘱的线上平台。独居或孤寡的中老年人,可以在平台的协助下立遗嘱、找律师、进行公证。目前,他们已经做了十几个社区,定时定点给独居老人打电话,子女付费,二三十人一家小公司还有盈利。
毛大庆强调,虽然不是人人适合创业,但也可以通过“斜杠”创造价值。《成就斜杠人生》一书提及,2008年金融危机中,许多美国年轻人失业,但人生斜杠就会发现更多生存空间。斜杠的左侧可能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而右侧可能是一份喜欢热爱的事业。人们的就业观中应该纳入人生的意义与乐趣。每个人,无论高低贵贱,都有斜杠的可能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举例,他访谈过的两个年轻创业者,是电子商务专业中专毕业,毕业后先打工,后来找到了做“娃衣”的兴趣,淘宝网店越做越大。小姑娘告诉张成刚,自己每天都笑醒。“我每天出去吃完饭后,就一边玩、一边把娃娃放在某个地方拍照,拍照后、上传到平台,就有人下单了。”
张成刚介绍,随着互联网与平台经济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就业形态。现在,国内新就业形态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电商就业,比如网店店主;
二是平台服务市场,比如网约车、外卖骑手;
三是在线平台市场,比如程序员、自由职业者可以通过平台接活儿;
四是基于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比如UP主或自媒体从业者。当下,特别是城市即时配送、网店店主、在线教师等职业,30%多至98%以上的从业者都是大学生。
“怎样定义一个好工作?”张成刚指出,就业市场缺乏高收入、稳定性、权益保障度好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但一些岗位的可得性不错,可能成为劳动者在预算约束范围内找到的最优解就业。比如,数字化运营师、社区团购团长、密室设计师的发展也不错。大学生可以转变观念,打造一技之长,然后主动通过平台对接市场,找到价值发挥的空间。
截止2021年底,外卖员、快递员、网络主播等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经高达2亿。中国总人口14亿,就业人口7亿,2亿灵活就业人员占总人口14%,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8.5%。而曾湘泉介绍,目前中国传统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就业,算下来是2.4亿人,实际规模还要大。现在新就业形态中,社保是较大的制约因素。他建议,中国针对灵活就业建立一套单独的社保体系,同时推动出台平台就业管理条例,给予法律强制性的保障。
张成刚介绍,目前比较突出问题,还有低技能者的工资拖欠与职业伤害问题。针对后者,多地已经开始对职业伤害保险做试点,人社部也出台了“56号文”开始进行分类,后期制度会更加完善。而针对前者,他则建议,劳动监察前置、劳动仲裁可以扩大适用范围。
对于当下考研考公蔚然成风,曾湘泉强调,职业没有高低之分。“大学生一定要改变职业认识和观念。很多人上大学就为了当干部,但中国大部分是科以下的干部。这说明很多人职业成功观出问题了。优秀的人不是官做多大、钱挣多少,而是工作做到了极致。”
作为一个大学生,不知道真实的毕业就业率,就像坐高铁不知道车什么时候到站,什么时候抵达一样两眼一抹黑。先说几个大数据,中国近几年每年高考报名人数1000万左右,本科录取率超40%,也就是每年本科大学生入学人数和毕业人数4百多万,但毕业就业率却不到50%,这其中除去近25%的考研率以外,每年还有近25%也就是100多万的本科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如何使自己不成为这100多万中的一员?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需要警示和努力的方向。有朋友问,我读985或211大学是不是将来就业无忧了呢?且慢,这是211大学中国传媒大学20121年的毕业生去向。
本科生就业率也不到50%,加上36.5%的的考研和出国留学率后,还有将近15%的学生没有就业。这是另一所211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也是在85%左右。
师范类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在所有大学里面一直都是算高的,如果连在国内师范类排名第三的211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都还有15%的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话,那么农业类、财经类、地矿类、综合类大学的就业率会有多高呢?那些普通大学,甚至二本、民办本科大学会有多大比例的毕业生不能正常就业呢?
还有朋友说,我读的是热门专业,将来就业是不是不用愁呢?热门冷门不是永恒不变的,几年前的热门专业,到今天可能是冷门了,今天的热门的专业,四、五年后也可能变成冷门?这取决三个因素,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轻工类、纺织类、食品类、管理类、旅游类、电子商务类这些今天的冷门专业但也是曾经火过的专业。第二:国家政策的调控,比如教培行业的双控政策带来的对师范类专业的影响,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对土木类、建筑类专业的影响,造成这些昔日的热门专业急剧降温;第三:人才供需的状况,比如英语类专业、财会类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每年大量的招生学生,造成这些热门专业现在市场供应越来越供大于市场需求。
即使热门的专业处在它最好的时代,也未必就是旱涝保收,我们看一下一所省重点的一本大学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类专业2021年的就业率,就业和升学率也不过75%,也还是有25%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
也有朋友问,那我本科学业完成后考研,就业竞争力会不会大一些,就业压力会不会小一些呢?我的答案是当然竞争力会大一些,压力会小一些,但依然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道。
今年(2022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突破450万,明年(2023年)估计会突破500万,要知道我国现在每年本科招生和毕业人数也还没超过450万,也就是每年有一个比本科招生和毕业生数量更大的研究生报考数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本科毕业生都有报考研究生,这里面还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研大军,也有不少二考、三考的考研考生。
再来看看考研上岸率,今年整体是25%左右,以后每年硕士研究生增加量120万左右。目前我国经过过去40年的培养,总共才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正在1000-1100万之间,但是按照当下的节奏,4年后会突破1500万,8年后会突破2千万,比现在翻一番。
我捣鼓这些枯燥的数据想传达一个什么信息呢,就是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往后每年也会大幅度增加。现在研究生的就业率大概比本科生高10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在4-5年以后也会降到和现在一样不过50%,而且就业满意度会更低,压榨的是现在本科生的职位,当然本科生就业率将来只会更低。这就是所谓的卷吧,卷当然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之道。
解决之道就在每一个大学生自己的手中,那就是大学本科毕业时,你要就业就要努力成为就业大军中的前50%,你欲考研也要成为考研集团中的前50%,什么!我这是废话?我讲的前50%不是仅指学习成绩,专业知识,我讲的前50%更是指你对大学的认知,专业的理解、专业的前景,以及专业怎么与时俱进的结合,招聘岗位的要求,技能的储备,甚至转换专业的规划,这些你80%的同学都不会意识到的先机。我称之为突围,想知道你所读的专业要怎么突围吗?请注我后续的文章和课程吧?
武汉市号称国内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据武汉市2021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市有在校研究生18.27万人、本专科学生110.56万人。如果我们忽略掉差距,每年本专科毕业生规模在28万人左右、研究生在6万人左右,合计毕业生规模在34万人左右。在2021年央广网公开信息中显示,武汉市当年有高校毕业生32.7万人,较2020年的31.7万人增加了约1万人。又有长江日报报道,2021年留在武汉的大学生人数新增34.5万人,其中在武汉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留汉人数较去年增长9.4%。
从湖北全省的高校学生人数来看,2021年湖北省有本专科在校生169.97万人、毕业生41.64万人;研究生在校生20.04万人,毕业生4.41万人。那么湖北全省2021年毕业大学生人数在46.05万人左右,武汉市高校毕业生32.7万人,而留在武汉的大学生人数达到34.5万人,当然,武汉的大学毕业生也有外流的,但湖北其他地市的高校毕业生、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也有前往武汉就业升学的,但整体来看,武汉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其实是非常大的,并非题主所谓的“留不住大学生”,事实似乎恰与题主的观点相反。
在2021年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报告中,指明了:“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地以湖北省为主,由2016年的52.13%上升到2021年的76.02%,留武汉的高校毕业生由2016年的42.18%逐年上升到65.12%。”2017年武汉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三年后武汉已累计新增留在武汉的大学生139.7万人,新增落户大学生达到64.6万人。从这些公开的数据中,无论哪一条数据均支撑不了题主所谓的武汉留不住大学毕业生的观点。
题主的问题极有可能是针对武汉市范围内的985、211高校毕业生流向情况而言,属于一种典型的以点带面的观点。我们来看看武汉市的两所985高校毕业生流向情况。
2021年武汉大学共有毕业生1.34万人(本科生0.68万人、硕士生0.54万人、博士生0.12万人),留在中部地区就业(含升学深造)的比例为40.1%(本科生为33.7%、硕士生为39.6%、博士生为53.8%),而留在湖北省内就业的占30.5%,其中留鄂的绝大部分在武汉是大家不会置疑的。另一所985高校华中科技大学,2020届6940余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3.9%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湖北,另外有21.3%去向广东、7.9%选择上海,从华中科大武汉本地生源占比27.3%来看,留在湖北的毕业生人数比例超越了本地生源比例,这属于典型的吸引人才表现,并未出现人才外流之迹象。
当然,对于985、211高校来说,毕业生中绝大部分依旧会选择升学深造,如果学校保研率不高,而毕业生选择外地高校的话,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比如武汉大学毕业生升学深造率平均为33%左右,但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7%,留在本校升学深造的比例为65%左右;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更是达到了58%以上,留在本校升学的比例为67.5%左右,其它大多流向了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外地高校,这种流动是无可避免的,当地可以留住的机会非常少。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1158万!202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新高,人社部喊话:将继续优化就业政策】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