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专升本小学教育类考什么

 2024-11-26 11:51:01  阅读 481  评论 0

摘要:《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心理学》是为教育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未来教师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教育专业基础课。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学好这门课,不仅有助于学习其它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而且有助于了解未来教育对象,按照其心

《心理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

2022年福建省专升本小学教育类考什么

《心理学》是为教育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未来教师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教育专业基础课。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学好这门课,不仅有助于学习其它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而且有助于了解未来教育对象,按照其心理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二)基本要求

1、掌握指定教材所列各章节的具体内容。

2、注意各部分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教育教学相关案例的评析。

二、考试内容参考用书

《新编心理学》,陈录生、马剑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三、课程分值:

150分。

四、课程考核内容: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发展历史

二、心理学的体系和结构

第三节 心理学的方法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

第一节 两种心理观的论争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第二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三、脑的机能

第三节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一种反映

二、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四、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第三章 注意与组织教学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的滑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与外部表现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两种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感觉、知觉与教学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三、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二、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五章 记忆及知识巩固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及其基本过程

二、记忆表象

三、记忆种类与脑机制

第二节 记忆过程的规律

一、识记

二、保持与遗忘

三、再认和回忆

第三节 记忆的品质与知识的巩固

一、记忆的品质

二、知识的巩固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三、思维的种类

四、思维和语言

第二节 思维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析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第四节 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二、想象的功能

三、想象的种类

第五节 思维的品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思维的品质

二、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第七章 情感

第一节 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感

二、情绪与情绪

三、情感与认识

四、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五、情感的功能

第二节 情感的分类

一、按情绪状态分类

二、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

第三节 情感的应用与调控

一、情感与学校教育

二、情感与心理健康

三、情感的调控

第八章 意志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三、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四、意志与认识、情感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分析

一、采取决定阶段

二、执行决定阶段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一、意志的品质

二、意志的培养

第九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二、个性的心理结构

三、个性与因材施教

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

二、动机

三、兴趣

第十章 能力

第一节 能力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的分类

三、能力与知知、技能

第二节 能力的差异分析

一、能力类型差异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

一、能力的测量

二、智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第四节 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一、早期教育是能力早期发展的决定条件

二、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四、兴趣、爱好和勤奋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内容动力

五、教师应坚持正确的观点,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第十一章 气质与性格

第一节 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

三、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四、气质研究对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 性格

一、什么是性格

二、性格与能力、气质

三、性格的类型

四、性格的结构

五、学生性格的培养

第三节 人格测量

一、什么是人格测量

二、人格测量的主要方法

三、人格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二章到第十七章不作为考试内容)

五、其他说明:

(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

2、填空题

3、选择题

4、判断题

5、简答题

6、论述题

7、案例(资料)分析

(二)考试难易程度

1、较容易30%

2、中等程度40%

3、较难30%

《教育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事关每位师范生的职业修养。教育学是为师范生在未来可能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及合格的人民教师而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师范生学习其他教育课程的基础科目。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要求及发展历史。

2.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及教学、德育等的具体规律。

3.巩固教育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培养学生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提高师范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

4.教育学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参考书目

《教育学》(第四版),邵宗杰、裴文敏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6月第4版。

三、课程分值:

150分。

四、课程考核内容:

第一章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功能

2、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概述

2、中小学生的发展与教育

3、青春期教育

第四章 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一般概念

2、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3、我国的学制和学制改革

4、我国的民办教育和“两条腿走路”方针

第五章 我国的中等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

1、中等教育概述

2、义务教育概述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诞生及其实施

4、我国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概述

2、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第七章 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

2、国家教师制度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4、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八章 德育原理

1、德育概述

2、德育目标与内容

3、德育过程

4、西方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5、德育研究新进展

第九章 学校德育的实施

1、德育课程

2、学科德育

3、德育方法

4、学校文化

5、德育评价

第十章 智育

1、智育概述

2、智育过程

第十一章 体育与卫生

1、体育

2、卫生

第十二章 美育

1、 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2、美育的内容和实施

第十三章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1、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概述

2、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实施

第十四章 教学工作(上)

1、 教学概述

2、 教学过程

3、 教学原则

第十五章 教学工作(中)

1、教学方法

2、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十六章 教学工作(下)

1、教学设计

2、课堂教学疾病的类型、表现及诊治

第十七章 课外教育活动

1、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与意义

2、课外教育活动的任务、内容和形式

3、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第十八章 班主任及班级管理活动

1、 班级概述

2、 班级管理者

3、 班集体建设

4、 班级管理

第十九章 教育科研活动

1、教育科研活动的概念与作用

2、教育科研活动的准备

3、教育科研活动的实施

4、教育科研活动的表达

五、其他说明:

(一)考试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5、论述题

6、案例(资料)分析

(二)考试难易程度

1、较容易30%

2、中等程度40%

3、较难30%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22年福建省专升本小学教育类考什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333599.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634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