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助学贷款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吗?

 2024-11-25 06:24:01  阅读 459  评论 0

摘要:一、生源地助学贷款所需材料:1新生和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好贺;2新生所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件;3网上填写并打印出来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表。另外,很多省份会接受高三毕业生在高中期间的助学贷款预申请。因此神袜旦,大一新生可以在离开中学校园之前,通过所在高中预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所需材料:

1新生和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好贺;

2新生所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件;

生源地助学贷款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吗?

3网上填写并打印出来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表。

另外,很多省份会接受高三毕业生在高中期间的助学贷款预申请。因此神袜旦,大一新生可以在离开中学校园之前,通过所在高中预先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

二、预申请助学贷款的条件:

1高中期间享受助学金的高三应届毕业生;

2家庭无稳定收入,属于城乡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3没有游扰购买高档珠宝、电器、时装、化妆品的经验;

4高中期间没有经常去网吧、游戏厅、酒吧等场所的经历。

助学贷款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贷款证明材料:

1、入学的新生及已经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内高校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籍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已先期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完成,通过预申请的审核的学生,须由毕业中学或高校出具开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省市证明材料。

2、已经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外高校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籍在校生,须由所在高校出具贷款证明。

身份证明材料:

1、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监护人也可以军人证或武警证为有效证件)。

2、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在校生凭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扩展资料

关于生源地贷款的注意事项:

1、贷款合同签订频度:为了规范贷款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开发银行规定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一年一签。初次签订贷款合同时,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必须同时到场。

2、续贷签订合同时,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任意一方持《授权委托书》即可办理。

3、共同借款人:共同借款人原则上为借款学陵返逗生父尺卖母或者法定监护人,户籍必须与借款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一致。

4、共同借款人非父世埋母时,年龄必须在25-60 周岁之间,办理时共同借款人如超过 60岁请更换共同借款人。

5、生源地助学贷款初次申请所需材料:盖章的申请表、本人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和高校录取通知书(在读学生持学生证)及上述材料复印件;本人及共同借款人户口簿只需出示,不需复印件;资助中心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参考资料:

:生源地助学贷款)

1、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2、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

3、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

4、学生家庭所在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申请条件: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和研究生,具备以下条件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1、家庭经济困难;

2、具有兄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6周岁的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羡唯亏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山尘人书面同意);

4、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5、学习努力,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以上就是关于生源地助学贷款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吗全部的内容,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吗、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具体需要什么材料、助学贷款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生源地助学贷款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吗?】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315923.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075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