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化学,许多学生就会觉得化学很难,知识复杂,其实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还是需要积累的,很多孩子化学成绩不好,就是因为知识点记得不牢固,对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以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木炭(黑色固体)燃烧.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硫粉(淡黄色)燃烧: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 S + O2=SO2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化学方程式:4P + 5O2= 2P2O5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
一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还原性:CO+CuO△Cu+CO2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2H2↑+O2↑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份知识点,可以查缺补漏,看看自己哪方面还没学好,没有学到,可以找出知识点,多做练习习题,从而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正确而有效的科学引导,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9年级化学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9年级化学知识点: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9年级化学知识点: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
(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78%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 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 S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铁3Fe + 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 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氮。
9年级化学知识点:氢气
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O2=2H2O(点燃)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Cu+H2O(加热)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下面整理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1)宏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2)微观意义: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3)量的意义: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2)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为紫黑色
3.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4.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
①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②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③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④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溶液里的某种溶质超过这种溶质的饱和限度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过饱和溶液。在溶质溶解量没有达到最大限度之前所形成的溶液,都叫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Mn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加热=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电解=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
9.熟石灰[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高温=CaO+CO2↑
化学价记忆口诀
钾钠银氢正一价,钡锌钙镁正二价,
一二铜,二三铁,亚铜亚铁是低价,
铝是正三氧负二,氯是负一最常见,
硫有负二正四六,正二正三铁可变,
正四硅,二四碳,单质零价永不变。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其他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
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碳,三五氮。
二四六硫铁二三,铜汞一二是变价。
单质零价永不变。
初中化学知识点很多,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梳理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供参考。
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的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除此之外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以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氢氧化铝[Al(OH)3]还有一些生物碱如烟碱(尼古丁)等。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比较
2.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会离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离子(H+)。
(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氧根离子(OH-)。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为紫黑色
3.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4.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 、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
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Mn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加热=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电解=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
9.熟石灰[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高温=CaO+CO2↑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
但是想要看懂和真正走进这个新世界,必须花费一定的功夫。初中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垫脚石,能够在高中轻松学化学,那么初中化学的基础可要打扎实。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九上化学必背知识点如下:
常见气体的用途:
(1)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氮气: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3)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化合价,a.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b.几种数字的含义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3Fe2+:3个亚铁离子。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