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成绩也快要揭晓了,这段时间,有高三考生的家庭想必一直在忙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告诉大家,填报志愿时,不同成绩段的考生有不同的填报技巧,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对于考生和家长们来说至关重要。
一本
高层次
一般指省市重点中学(或按分类属“重点校”的中学)中分数排名靠前的学生。
策略:院校优先,专业次之,最后考虑地域。院校办学质量好,师资和学科力量雄厚,图书馆、名家讲座等资源众多。毕业证含金量高。院校专业选择最好95%服从调剂。
院校范围:985院校及强势211院校。
中高层次
一般指省市重点中学中分数排名中等的学生,以及普通中学分数排名靠前的学生。
策略:高段考生选择院校实力强的211院校,中段考生可以考虑办学地点在东北、西南、西北,历史悠久但不是很热门的211院校。也可以考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以较低的分数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经济上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中外合作办学年学费在2-10万不等。院校专业选择需服从调剂。
院校范围:211院校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低层次
一般指一本边缘考生。
策略:一本二本都考虑为核心策略。一本专业可以不服从调剂,选择自己能接受的院校和专业,不必勉强,可以任性。如果不被一本录取,可以到二本里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一本边缘考生在二本院校中有一定的分数优势,可以选择一些一二本都招生二本院校,也可以选择在本地二本招生,在其他区域一本招生的优质院校。有些学校甚至可以二本专业转一本专业,当然需要考生在第一年成绩名列前茅,毕竟学校给予机会,然而难度大,关键看学生自己的努力。
引言:对于不同分数段的考生们,对于报志愿确实需要一些注意的方面,因为对于一本和二本的报名时间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省份在一本和二本的报名时间也是不同的,因为在一本报名截止之后才能进行二本的报名,因此对于一些考生可以提前试一试。在一本就进行一定的报名,如果说在一本尚未录取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在艾本阶段中进行一定的报名,因此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对于高考志愿的报名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就是在不同阶段时也有一些一定的限制,就好比说分数越低,所选择的院校也就越多,选择的余地变就多了一点。本科一批的志愿中,可以选择的院校只有十几个,但是在本科二批中可以选择的院校便可以高达20几个,因此对于一些志愿上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对于院校上的考考虑,而且也是很重要的。同样对于高考志愿的报名方面也需要对于专业进行一定的考虑,从专业上的角度出发,需要对某些专业进行选择进行一定的了解,防止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专业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了未来学习的动力不足够。
同样也需要去提前的查一查这个学校的专业如何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这个学校专业的师资方面,配套情况是如何进行一定的了解,这也是去报考志愿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对于高考志愿学校的选择和考虑也是非常重要。
因此对于不同考生去选择填高职业,也需要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出发,防止因为去出现了一定的失误,从而导致高考志愿报的失败而去对于考生的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及对于志愿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说还是需要众多考生朋友们去联系相关的了解的人进行一定的咨询,在进行一定志愿的报名。
导语:距离2017年高考只剩下不到两个礼拜的时间了,在此我先预祝各位高考学子稳定发挥,乃至超长发挥,考出自己满意的分数,除此之外,分数出来之后我们都面临选专业选学校的问题,而选学校和专业几乎是关乎我们一生的重要问题。
不同分数的高考生如何填志愿
优异型:一本还要保底
对于两次模拟考都能进文科前20%、理科前40%的学生,是属于比较优秀、一般都能顺利考入一本院校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在选择志愿时,要注意的意向:一,由于他们模拟考试位于群体高端,对志愿的期望也较高,一般希望同时兼得理想院校和理想专业其二,部分考生,虽然两次模拟考试在前5%至20%(文科为例)变化,由于不能正视现实,盲目乐观,从而定位太高其三,没有正确理解模拟考试与高考的关系,甚至简单认为,模拟考成绩加一分数段就是高考成绩,以此来选择志愿。
这些意向告诉我们,对于位于“高端”的学生,虽然平行志愿保护了高分考生,但“高分低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对正好处于文科前20%、理科前40%的学生,要特别注意第一批D志愿的守底和第二批A志愿之间的坡度设计。
不稳定型:不乐观不沮丧
文科考生一次模拟考在45%到70%,一次模拟考考进了前20%理科考生一次模拟考70%到90%,另一次模拟考到了前40%。这类型的考生他们的成绩很不稳定。
两次模拟考的位置,如果是“退步型”,选择志愿时就要特别注意第一批D志愿和第二批A志愿以及第二批志愿的坡度设计。如果是“进步型”,说明考生学业水平提高较快,但即使如此,也要重视分析第一次模拟考试失利的原因,认真选好第一批志愿,不能盲目乐观。
稳定型:勇敢冲一冲
两次模拟考试都能进文科20%至45%或理科40%至70%的学生,是学业水平中偏上的群体。不要简单地把这类的考生归纳为“只能进二本”。必须把考生学习状况的变化、二次模拟考试位置的变化、平行志愿录取办法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正确填好志愿。
这部分考生选择志愿时,要注意的意向:其一,不要盲目认为“只能进二本”,从而不重视对第一批志愿的选择,失去第一批录取的机会其二要用好本市报考外省市院校的优惠政策,扩大志愿选择范围,提高入学层次其三,2010年开始,本市第二批可以填报6个志愿,考生要注意选好一二批的守底志愿。
冲本型:用好报外地政策
对于两次模拟考试成绩文科在45%至70%的.学生,理科70%至90%的学生,是属于样本中学业水平中偏下的群体。他们努力争取进本科,是这类考生的目标。因此,不要简单地把这类考生归纳为只能进第三批,属于接近45%(文科)和70%(理科)位置的考生被录取在本科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必须把考生学习状况的变化、二次模拟考试位置的变化、平行志愿录取办法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正确填好志愿。
这部分考生选择志愿时,要注意的意向:其一,不要悲观认为“只能进专科”,从而不重视对第二批志愿的选择,失去第二批录取的机会其二,要用好本市报考外省市院校的优惠政策,扩大志愿的选择范围,提高入学层次其三,注意选择好第二批的守底志愿。
两大提醒
报新增专业要谨慎
每年不少高校都会开设一些新增专业。由于没有历年的参考资料,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等究竟如何,考生一定要在了解清楚后作出选择。
特别要提醒的是,新增专业虽然年轻但并非就是冷门专业,像物流、会展等专业本身就是热门,因此报考者不要把这些新专业当成冷门专业来报考。
专业选择考生做主
高考志愿如果完全由父母包办是不正确的:
一是不利于考生个性的发展,父母的选择未必和考生的意愿一致二是不利于正确选择专业和学校,很多父母带有个人主观因素,甚至会比较盲从三是不利于调动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比较好的方法是:父母的建议作为参考,考生自己最后定主意。
还要提醒考生的是,兴趣是填志愿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尤其是一些考生的兴趣不成熟时,如果以一时兴趣作为填报标准也会不妥当。因此,首先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兴趣,看看这种兴趣有无发展潜力、能否帮助自己深造或就业,要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再做决定。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如下:
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其中一个乱冲也无妨。
同时各志愿间要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报过高(比如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校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3、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我们建议专业“服从调剂”,目前普遍来说毕业后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不同成绩段高考生,志愿填报技巧】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