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之最,你知道吗?

 2024-11-22 23:36:01  阅读 75  评论 0

摘要:1.云南大学云南大学是一个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相结合的大学,它始建于1922年,当时称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要说它在云南的地位,那绝对是大哥大的存在,它是云南最美大学,云南人气最高

1.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是一个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相结合的大学,它始建于1922年,当时称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要说它在云南的地位,那绝对是大哥大的存在,它是云南最美大学,云南人气最高的大学,云南美女最多的学校,云南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云南在全国大学中排名最高的大学,云南毕业后就业率最高的大学。

云南大学最不可错过的就是银杏大道,一到11月就会变黄,是不可多得的美景,携佳佳人去的好地方哦。

云南大学之最,你知道吗?

从南门进入校区后既是95个台阶,暗含“九五之尊”之意。

这是云大的钟塔,值得说的是其周围的一大片薰衣草,美轮美奂,让你置身于紫色的海洋。

上面是明远楼,而下面是图书馆内部,尽兴大气与档次,融合西方圆顶建筑风格,红木高墙、白色罗马柱使得云大美丽的校园又增添了几许欧洲风范。

云大的泽湖,里面有许多白天鹅和黑天鹅在自由的浮水,是游玩休息的好去处。

此处曲径通幽处,院士林也,颇有几分高人隐居的味道。

夜晚的云大似乎也不甘寂寞,各处灯光闪烁,富丽堂皇。

再来看看这个喷水池,白天喷水,夜晚发光,还有后年那个闪闪发光的自然是图书馆了,在无云的夜晚,这样自带光环的图书馆,是否更有学习的意境呢?

好了^0^~,本期云大晓生就介绍到这里了,要想真正了解云大,那还是得各位亲自前往,方能体味其中之美。

Geotek岩心扫描仪在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正式启用

Geotek岩心综合测试系统

2022年4月19-4月23日,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张虎才教授课题组采购的英国Geotek MSCL-S岩心综合分析测试系统正式启用。这将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的科研成果再添新助力!

MSCL-S岩心综合分析测试系统

英国Geotek公司生产的MSCL-S岩心综合分析测试系统可测量完整的岩心或剖开的岩心,应用于海底沉积物柱状样、湖泊沉积物柱状样、岩石岩心等。其特点是快速扫描分析,在不破坏样品的优势下,多种测量同步、快速、准确、高效、全自动完成。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采购的MSCL-S集成的传感器为:高分辨率光学表面扫描仪、高分辨率XRF扫描仪、颜色光谱、磁化率扫描仪。


青岛领海海洋仪器有限公司独家代理Geotek全线产品

领海技术团队现场安装、调试并为老师们培训演示


现场数据测试

现场测试高分辨率成像扫描结果

现场颜色光谱测试

现场XRF高清扫描数据结果


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云南大学于2019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了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由云南省湖泊生态与环境变化省创新团队负责人、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虎才教授(二层次引进人才)组织建设。

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利用Geotek的MSCL-S岩心综合分析测试系统等专业探测仪器,以山水林田湖草及流域生态系统为单元,揭示重金属、纳米银及其他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过程、环境影响和生态效应,形成防控流域土地复合污染、山地生态退化、湖泊富营养化的系统生态思想和成套的技术体系,为西南重金属污染防控、高原湖泊治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等国家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破解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可承接岩心扫描数据处理服务

联系人:常凤琴研究员

联系电话:0871-65919481

邮件地址:changfq@ynu.edu.cn

走进昆明翠湖边的云大校园,走路、赏景、读书,都是很好的体验

虽然很多年前,云南大学早已搬到呈贡新区大学城,有了一个面积很大、建筑气派的新校园,对于我们来说,地处翠湖边的云大老校区才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去得最多的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开放,有些像公园,却又多了些人文、书卷的气息,走路、赏景,云大校园都是我们喜欢的地方。

如今的云大校园已位于城市繁华地带,校门口的马路上车水马龙,想拍张校门、校名的照片都不容易,人流、车流不断。进入校园,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致,好像进入一个清静的世界,与校门外的喧嚣形成强烈的反差。

进校门后,沿着右侧的道路前行,弯弯曲曲、有些坡度的水泥路面,掩映在一片高大的竹林、树木之中,笼罩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荫中,因为阳光照耀的缘故,有了黄绿、嫩绿、浓绿的区别和层次,清新湿润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仿佛置身于森林氧吧之中。

顺坡上行,就能看到一栋两层的黄色小楼,木质栏杆、大门紧锁,几棵高大的树木将小楼包围其中,黄绿搭配的色彩很是协调。这是云南大学两任校长的故居,熊庆来、李广田都是对云大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是云南人的骄傲,李广田的散文《花潮》让圆通山的海棠花、樱花闻名遐迩,对于云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他们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现在动辄就是几千亩的大学校园相比,云大的校园面积不算大,却很有看头,古老的建筑、平整的绿茵草毯,随时有花盛开的花园,都是极其养眼的存在,很享受徜徉校园的过程。

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背景,在云大校园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遗迹,“云南第一天文点”就是其中之一,简介牌上的记录如下:“我国早期大地测量定位标志。始测于清康熙四十九到五十七年(1710-1718年)……是我国除北京观象台外唯一原测经纬度的确切点位,具重要科字研究价值 …… ”

云大校园里还保留了很多云南贡院的建筑,至公堂是其中的主体建筑,那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东号舍为考生居住、考试之处所,如今这些久远的建筑已获得了修缮,成为重点保护文物,记录着这里曾经的历史。

已是深秋时节,云大校园里的银杏叶已开始变黄了,黄叶、绿叶交织,地下已有稀稀疏疏的落叶,小扇子一般的银杏叶随意洒落在地上,惹得不少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捡拾几片漂亮的叶儿 …… 再过些时日,云大校园著名的银杏小道又将会是一道惊艳的风景线了。

行至会泽院,发现大楼已被一片施工牌围挡住了,走近一看,原来正在进行装修施工,意在建设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翠湖一带历来都是老昆明的中心繁华地带,留下了很多文物古迹,也有了非常多的博物馆,今天在翠湖边获得一张博物馆分布的手绘地图,其中就有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或许,下一次我们再来云大校园时,这个博物馆就会开放了。

昆明翠湖边的云大校园,树木参天、绿草如茵,映衬着那些很有历史的建筑物,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感,哪个季节去走走,都是极好的,秋日里也不例外,走路、赏景、读书,都是很好的体验。

(2019年10月13日,星期天)

“十年禁渔”还不够?专家建议补充实施江湖再连通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

“十年禁渔计划”是支撑长江大保护的国家重大战略。为恢复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该计划规定,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威胁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进而影响其生物多样性的首要因素是江湖阻隔和围湖造田等引起的生境破碎化或生境萎缩,因此,仅靠禁渔措施或许难以让渔业资源完全恢复。

近日,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王海军和谢平的一项研究发现,江湖阻隔和围湖造田等引起的生境破碎化或生境萎缩造成了约70%的渔产量下降,是威胁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进而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首要因素。过度捕捞则进一步加剧了鱼类资源的衰减。

研究指出,长江渔获量的首次大幅下降时间为1954年—1972年,这一时间段与长江流域湖泊围垦和河湖间大规模的水坝、水闸建设同步。由于围湖造田多数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此期间围垦的面积甚至占湖泊总面积的39%。当时捕捞强度较小,渔具效率也较低,因此研究推测生境退化是驱动渔产量第一次下跌的主要原因。

图为长江中下游干支流的渔获量和淡水豚类的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图源研究论文。

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高效渔具的大规模使用,渔获量出现了第二次断崖式下跌。这一阶段,湖泊围垦和江湖阻隔新增较少,因此造成第二次渔产量下跌的主因应当是过度捕捞。

研究对比了渔产量历史最高点的1954年和三峡大坝开始运行前的2002年,发现因栖息生境退化和过度捕捞造成的渔产量下降约为35万吨,其中约70%的渔产量下降可归因于栖息生境退化,而剩下的30%源于过度捕捞。

图为在不同条件下河湖生态系统过程示意图(a-d),生境退化和过度捕捞对于渔产量的相对贡献率与“十年禁渔计划”结束后预期能达到的渔产量(e)。图源研究论文。

仅依靠“十年禁渔计划”可能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长江鱼类资源极度衰退的现状。“该计划能消除对鱼类群落的下行控制因子即过度捕捞,但不能促进鱼类上行控制因子也就是食物资源的增加。”王海军表示,“因此,需要重新打开鱼类索饵场和产卵场之间的洄游通道,这是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再生或者说再自然化的关键。”

谢平建议在禁渔的基础上,补充实施江湖再连通,打通鱼类索饵场和产卵场之间的洄游通道,这样可有效加快湖泊与河流渔业资源量恢复的一体化进程,实现干流渔业资源量的有效恢复。

江湖连通后鱼类资源的恢复也将为江豚等提供更丰富的饵料,有利于濒危物种保护。江湖水文连通性的提升也可以通过水文扰动提升栖息生境的异质性,进而增加水生生物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量。

“目前一些附属湖泊由于禁渔导致了渔业资源量的大增,不应该去重启所谓的‘生态捕捞’,而是应该将鱼放归长江。当干流鱼类资源量得到充分恢复后,则可通过有计划的捕捞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谢平说。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云南大学之最,你知道吗?】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283053.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349秒, 内存占用2.01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