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1年艺考统考防疫工作怎么做,看这里

 2024-11-22 06:03:01  阅读 208  评论 0

摘要:为做好防疫工作,对全体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实施全员健康监测。一是充分利用“粤康码”数据监测。所有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须注册“粤康码”。未注册“粤康码”的考生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省教育考试院将协调相关部门监测“粤康码”数据情况,及时将红码考生数据反馈各

为做好防疫工作,对全体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实施全员健康监测。一是充分利用“粤康码”数据监测。所有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须注册“粤康码”。未注册“粤康码”的考生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省教育考试院将协调相关部门监测“粤康码”数据情况,及时将红码考生数据反馈各地各考点。二是加强考生考前14天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监测。各地教育考试机构负责本地考生健康状况监测的组织实施。全部考生须进行考前14天自我健康观察,如实在“粤康码”中进行健康申报,同时如实填写考前14天个人健康信息申报表,并在参加每场考试时提交考点工作人员。考前14天有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下称可疑症状)、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或粤康码红码的人员,应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检测,就医排查,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参加考试。三是考试期间,对进入考点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考生进行体温检测。有可疑症状的考生,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一、考前准备

(一)考生及工作人员健康情况监测

广东2021年艺考统考防疫工作怎么做,看这里

1.所有考生须注册“粤康码”信息。个别因生僻字、证件类型等原因无法正常注册粤康码的考生名单,由各市招生办汇总上报省教育考试院(考招一处)。

2.尚在外地的考生应了解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及时返回,并按属地化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以免耽误考试。根据我省卫生防疫相关规定,从境外或高风险地区返粤及“粤康码”红码的人员,须按当地要求先隔离14天。

3.11月22日起,所有参加美术术科统考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自主申报。

4.各地市成立市、县(市、区)、学校、教师四级监督管理体系,负责监测本市所有考生的健康申报情况,精准掌握每一名考生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在校生每日健康申报管理工作由所在学校负责,社会考生由报名所在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5.有住宿条件的中学,建议考生从考前14天起统一在校内住宿。未在学校住宿的考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尽量避免与外地来粤人员接触,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

6.考前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以下简称可疑症状)、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或“粤康码”为红码的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及时就医排查。相关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7.省教育考试院会将“粤康码”红码考生数据及时反馈给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要协同本地相关部门对红码及监测异常的考生进行跟踪核查。

8.考试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在考前14天要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就医排查,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

(二)考点环境管理

1.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要联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卫生防疫专项检查,重点加强对考点食堂、周边餐饮业、旅业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

2.对于考务办公室、考场、考生集中食宿场所等,要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指定专人负责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等处理,并明确张贴完成标识。对空调通风系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3.考点警戒线围蔽区域内要有足够数量的活水龙头和洗手液,便于考生洗手。

(三)防疫人员配备和培训

1.各地要协调卫生健康部门派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到考点现场,指导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防疫、检疫事宜以及对有可疑症状考生的专业评估。

2.考点主考、副主考、监考员等工作人员要履行相应的防疫组考工作职责。各考点增加一名副主考协助主考负责涉及疫情的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应掌握防疫基本技能和考点内处置流程。

3.加强考务人员培训,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增加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培训内容。

(四)考点考场布置

1.扩大考点外警戒范围。为防止出现考点外送考家长聚集,由各地招生委员会牵头,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在考点周边设立警戒线,扩大警戒区域范围,仅限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家长等候区域。

2.考点入口设置体温检测通道。设置1条带防护措施的发热考生专用通道和足够数量的正常体温考生通道,配置自动体温检测仪或手持式体温枪,对所有进入考点的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规模较大考点应配备大通量无接触体温检测设备设置快速检测通道。各考点要提前对考生入场体温检测速度进行测算,确保考生入场快速、有序、准时进行。体温检测通道旁设置具备防疫条件的临时观察区,安排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值守,对体温检测异常考生进行复核和等候处置。

3.准备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备用隔离考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教室,并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个人防护用品等,坐凳光滑易于清洁。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备用隔离考场应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4.布置考场。低风险地区每个考场按30名考生进行编排,考场内的考生座位横向间距80厘米以上,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非低风险地区考场内座位设置前后左右均应保持大于100厘米的间距(考场安排考生人数可低于标准化考场要求)。

5.各地市须预备一个隔离考点,根据需要安排经专业评估具体考试条件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考生考试。隔离考点须在现有考点之外另行选取,隔离考点内应具有标准化考场的各项设施设备,同时有利于开展专业化的卫生防疫工作。相关考生通道、考场布置、环境处理、人员防护、试卷消杀等工作应全程在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五)准备防疫用品

各考点需要配备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有条件的,可配置大通量无接触体温检测设备。各考点要按每人每半天1支的标准为考试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为考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上考生口罩自备)。要配备数量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备用隔离考场及隔离考点除上述物品外,还需准备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等。

(六)考场通风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考点的考务办公室和考场可以保持自然通风,也可以采用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电风扇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二、考试实施

(一)考生入场、候考和考试

1.考前60分钟起(规模较大考点可再提前),考点组织考生,沿体温检测通道,分散有序入场,保持间隔。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所有考生要求佩戴口罩,逐一检测体温,核查准考证、身份证。临时出现体温异常的考生,可根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指引,先在临时观察区进行复核评估后作下一步处置。发热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材料,经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条件的,由专人引导,前往备用隔离考场。考点入口体温检测通道主要核查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根据考生规模配置足够数量的检测设备和工作人员,同一条体温检测通道,应安排2人分别检测考生体温和核查考生证件,确保快速、准确检测,避免大量考生在考点外聚集等候。

2.考生、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

3.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进行身份核验时,应摘下口罩,并丢弃到指定位置;各考点应在考场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点;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需要佩戴口罩的,由考点或考场工作人员派发口罩。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生进行身份核验时需摘除口罩,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核验。

4.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5.考试期间持续开窗通风。

(二)备用隔离考场考务安排

1.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2.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考试过程考生应全程佩戴口罩。

3.备用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4.备用隔离考场考生的试卷和答卷可以从本考点尾数考场剩余试卷(答卷)中抽取或启用备用卷。如使用尾数考场试卷(答卷),应由流动监考员和保密员2人共同护送试卷前往备用隔离考场,应确保备用隔离考场考生在正式开考前领取到试卷和答卷。如考点尾数考场距离备用隔离考场较远,则直接启用备用试卷(答卷)。

5.对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原考场该考生《点名卡》信息点不涂缺考,在考场记事栏写明“***考生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6.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试卷、答卷、草稿纸、物品等应在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单独记录、封装并上报。试卷和答卷从本考点尾数考场剩余试卷(答卷)中抽取的,单独使用信封封装,并按规定使用密封条密封。

7.各考点须汇总统计所有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的核酸检测结果。对考试时未能提供核酸检测结果的考生,考点应要求其考试结束后立即检测,并将核酸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考点。各考点应及时将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的核酸检测结果汇总上报上级招生考试机构。

8.各市招生考试机构应在12月5日下午18时前将所有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名单及核酸检测结果汇总上报省教育考试院(考招一处)。

(三)考试结束

1.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

2.监考员在考务办公室要有序交接考试材料,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

3.每场(半天)考试结束后,应开窗通风换气20~30分钟,可采用风扇等设备加强机械通风。同时对考生通道(含楼梯、电梯等)、考场、卫生间等场所和门窗把手、台面、开关等高频次接触物体表面定期清洁、消毒。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考生桌面等物体表面可用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剂用量不要过度,要保证间隔时间,确保消毒产生的*性气味等不对考生考试产生影响。对空调通风系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隔离考点、备用隔离考场的消毒工作在卫生防疫人员指引下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三、异常情况处置

1.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考生安排在隔离考点考试。

2.考前14天内出现可疑症状、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粤康码”为红码的考生,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经考点卫生防疫人员评估可以参加考试的,体温正常的考生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体温达到(或超过)37.3℃的发热考生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

3.考试期间,如发现有可疑症状者,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所耽误的试卷,报请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后予以补齐。当科目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精心解释和说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如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时,相关考生应就地隔离,其他考生有序撤离做好登记,协助疾控机构做好密接者判定及实施隔离措施。考点应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将疑似病例送院治疗。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四、常见消毒剂及配制示例

1.有效氯浓度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标签上注明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99比例稀释;

(2)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20克/包):

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3)含氯泡腾片(标签上注明有效氯含量500mg/片):

1、片溶于1升水。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五、其他工作要求

1.组考工作中的疫情防控措施要符合国家、当地*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

2.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考点可结合本地实际,在本指引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

2021广东公务员报考疫情防控要求,考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广东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工作安全进行,请所有考生知悉、理解、配合、支持我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防疫的措施和要求。

一、按照国家相关防控政策要求,中高风险等级地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避免人员聚集。

二、“粤康码”为绿码且健康状况正常,经现场测量体温正常(37.3℃以下)、行程卡正常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笔试。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考生不能参加笔试

(1)正处于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2)笔试前21天内有国外和港台旅居史的报考者不能参加考试;

(3)笔试前14天内有国内高风险区域旅居史;

(4)笔试前14天内有国内中风险区域旅居史,且未持当地指挥部批准证明和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考生。

四、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考生安排至隔离考场考试

(1)“粤康码”为红黄码(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除外),不在隔离期内并能提供考前7天内(3月7日及以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

(2)考前14天内有国内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且持当地指挥部批准证明和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

(3)考前14天内(不含考试当天)有发热等疑似症状,能提供考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

(4)现场测量体温不正常(体温≥37.3℃),在临时观察区适当休息后使用水银体温计再次测量体温仍然不正常的;

(5)发生本地疫情时,防控区域内除不能参加考试四种情形外的考生,须持有一次72小时内有效核酸阴性证明。

五、以下考生需提供考前7天内广东省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考前14天内从国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级市(直辖市为区)的其他地区(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进入广东的考生。

六、考生考前准备事项

(一)通过“粤康码”申报健康状况

考生应自2月28日起,每天在“粤康码”完成健康状况申报直到考试当天。开考前,如果有旅居史、接触史、相关症状出现等变化的,须及时在“粤康码”进行申报更新。

(二)考生需自备口罩。

(三)提前做好出行安排。

1.考生应提前了解考点入口位置和前往线路。(因防疫管理,考生无法进入考点熟悉考场)

2.因考点内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社会车辆禁止进入考点。

3.因防疫检测要求,考生务必至少在开考前1小时到达考点,验证入场。逾期到场,耽误考试时间的,责任自负。

4.在考点门口入场时,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相关证明,并出示“粤康码”和行程卡备查。

七、考生考试期间义务

(一)配合和服从防疫管理

1.所有考生在考点考场期间须全程佩戴口罩,进行身份核验时需摘除口罩。

2.自觉配合完成检测流程后从规定通道进入考点。进考点后在规定区域活动,考后及时离开。

3.两场公共科目考试间隔45分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除有序去洗手间,所有考生须在原位静坐等候,不得随意走动和喧哗。

4.如有相应症状或经检测发现有异常情况的,要按规定服从“不得参加考试”“安排到隔离考场考试”或“就诊”等相关处置。

(二)关注身体状况

考试期间考生出现发热(体温≥37.3℃)等异常症状的,应及时报告并自觉服从考试现场工作人员管理。经卫生专业人员会同考点研判认为具备继续参加考试条件的,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继续考试。

八、有关要求

(一)考生在打印准考证前应认真阅读考试相关规定和纪律要求、防疫要求,并签署《广东省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考生疫情防控承诺书》。考生打印准考证即视同为认同并签署承诺书。如违反相关规定,自愿承担相关责任、接受相应处理。

(二)考生不配合考试防疫工作、不如实报告健康状况,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信息,提供虚假防疫证明材料(信息)的,取消考试资格。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广东2022年普通高考防疫工作指引发布,具体规定了些什么?

5月20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防疫工作引导,规定全部考生须申请注册“粤康码”,给予考前48小时内(以6月7日考试第一科测算)病毒检测呈阴性证实,并遵循考点所在城市疫防规定。

5月24日起,广东将对全部考生推行考前持续14天健康监测。全部考生须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每天申请本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本省院校应届生由所属院校承担从考前14天逐渐,每天体温测量、纪录并开展健康指标检测,监测纪录及发生人体异常现象的,由所属院校归纳,集中化申请;省外学校应届生及社会发展考生由考生自己(或家属替代)每日13时前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申请。

在其中,有食宿情况的初中,提议考生从考前14天起统一在校园内酒店住宿。未在学校住宿的考生应留意卫生和安全防护,降低没必要的集聚和跨地区流动性、不上群体流通性比较大场地、不前去中高危级别地域。对健康监测状况不符本地疫防规定的考生,不可分配与正常的考生同考点(场)报考。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责任人提示,现阶段尚在高考报名所在城市之外地域(含外省及本省外市)的考生,在严格执行疫防规定的条件下,尽量于5月24日前(高考前14天)回到报考所在城市市(地市级以上市)。该类考生须立即与报考所在城市招生组织联络,掌握有关规定。因为考生本人缘故,未积极汇报现阶段情况、信息内容作假、回绝相互配合报考所在城市招生组织进行信息内容排查,从而造成无法准时报考的,不良影响由考生自己担负。

考前60min起(经营规模比较大考点可再提早),考点机构考生,沿体温检测安全通道,分散化井然有序进场,维持间距。考点通道承担体温测量的管理人员要配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全部考生规定佩戴口罩,逐一检验人体体温,审查准考证打印、身份证件、病毒检测证实。

临时性发生体温异常的考生,可依据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引导,先在临时性观查区开展核查评定后作下一步处理。发烫考生凭准考证打印、身份证件和病毒检测呈阴性证实等原材料,经环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鉴定后,必备条件的,由专职人员正确引导,前去预留防护考试场。考点通道体温检测安全通道关键审查考生人体身体状况,应依据考生经营规模配备充足数目的测试设备和工作员,同一条体温检测安全通道,应分配2人各自检验考生人体体温和审查考生有效证件,保证迅速、精确检验,防止很多考生在考点外集聚等待。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责任人表明,考生、测试工作员进到考试场前宜用快干手消毒剂开展手消毒或是洗手消毒。考生正常情况下应全过程佩戴口罩。考生开展身份信息核验时要切除防护口罩,不可由于佩戴口罩危害身份信息核验。

与此同时,健康监测未超过本地疫防规定、有发烫、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及粤康码为黄码的考生,经考点疾病预防工作人员评定可以在本基本考点报考的,分配在预留防护考试场报考。考生进到防护考试场前,务必用快干手消毒剂开展手消毒,测试环节中考生应全过程佩戴口罩。考生离去考试场时要按监考老师的命令井然有序退场,不可拥堵,维持工作人员间隔。考点可分配各考试场避峰退场。

2021高考高考考场如何防疫?

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要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检测、考场全面消毒、通风、保持间距等措施。

距离高考仅剩1个月,各地方也陆续出台意见,做好高考防疫工作。在4月19日的山东省“2021年高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当地教育厅要求,严守防疫关。统筹疫情防控和高考组织,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考防疫各项规定要求,确保考生及考务人员无一人因考试感染疫情,考生也无一人因疫情防控耽误考试。

4月25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做好江西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高考,将对考场全面消毒、通风、保持间距;同时,开展全覆盖式防疫教育和防疫培训,确保全体考生和考务人员熟知防疫知识和操作流程。

8省份迎来新高考首考

今年的高考,有点不一样。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市的高考生将迎来新高考首考。

根据此前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份将采用“3+1+2”模式。即“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在报名方式上,根据辽宁省招考办发布的说明,2021年高考,辽宁省首次将高考报名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相关联,首选考试科目对应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得报名参加统一高考,仅可报名参加单考单招考试。

以上内容参考 澎湃新闻-2021高考倒计时1个月!这些新变化考生要了解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广东2021年艺考统考防疫工作怎么做,看这里】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272508.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700秒, 内存占用2.04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