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总结工作

 2024-11-21 13:45:01  阅读 555  评论 0

摘要:今年是“双一流”建设首轮收官期。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2021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期多所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总结工作。 “双一流”自评和专家评议结果 近日多所高校“双一流”自评和专家评议结果出炉,一些高校的自评和专家评

今年是“双一流”建设首轮收官期。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2021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期多所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总结工作。

“双一流”自评和专家评议结果

近日多所高校“双一流”自评和专家评议结果出炉,一些高校的自评和专家评议结果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具备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巧妙的措辞折射出中国高校建设的焦虑。

多所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总结工作

截至目前,众多“双一流”高校已陆续进行“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并公布结果。

我们注意到:

9月21日,清华新闻网发文表示,专家评议称“清华大学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专家组给予国科大的评审结论为:“ 国科大‘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进入到全球有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评审结论则为:“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南京大学的专家评议结果中则有“学校总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表述

还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具备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等评议结果,巧妙的措辞折射出中国高校建设的焦虑。

目前,我国共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它们涵盖了39所“985”高校,外加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3所“211”高校。

下表以39所“985”高校为对象,对首轮“双一流”建设自评和专家评议结果进行了盘点。其中,已公布评议结果的有26所,暂未公布结果的有13所。

新一轮“双一流”预测,燕大、湘大、山大呼声高,你怎么看呢?

打破“终身制”,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建设原则,是“双一流”与原985、211等名校建设工程的最大不同之处。根据教育部开展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的通知,首轮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即将迎来期末考,同时也意味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工作进入了酝酿准备阶段。

从首轮“双一流”新增的25所非“211工程”高校情况来看,能够染指名校光环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条件之一:

一是优势特色学科实力突出,在国内外权威学科评估(排名)中有优异表现;二是在某些领域研究贡献突出,斩获重大奖项;三是高教实力欠发达地区的代表性高校。

综上所述,以下3类、12所高校有望在第二轮“双一流”遴选中脱颖而出,一起来看看简要预测分析吧!

第一类:南京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

第一类预测的4所大学,均是有硬核学科实力的高校代表。其中,南京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3校,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牵头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斩获了一个象征着全国顶尖实力的A+(前2名或2%)档学科,这是南开大学、大连理科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8所985大学都没有的成绩。尤其是南医大,学科实力相当硬核,被网友视作最接近“双一流”的高校。而饶毅掌舵的首都医科大学虽然没有A+档学科,但临床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等学科在ESI学科排名中有亮眼表现。

第2类: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

第二类预测的4所大学,均是当下高校圈发展势头强劲、且有不俗实力的大学。其中,深圳市“双子星”高校——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凭借地域和区域经济优势,过去5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是高校圈发展速度最快的非“双一流”高校,高考投档线在不少省份已经达到了中后档985大学水平,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数据。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为优势特色的综合性高校,近年来的国家科技三大奖中屡有斩获,入选“双一流”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作为浙江省高考投档线仅次于浙江大学的高校,浙江工业大学同样被视作新一轮“双一流”遴选的热门,该校的化学、机械等学科实力不俗。

第3类:山西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江苏大学等

第三类预测的4所大学,虽然没有太过于突出的学科实力,但均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排名在全国百强之列。更为重要地是,在过去5年建设周期内,这些高校冲刺“双一流”,都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全力支持。尤其是山大、湘大和燕大,分别凭借物理学、数学、机械工程等学科入围新一轮“双一流”的呼声极高。

对于上述3类、12所新一轮“双一流”高校预测,你怎么看呢?欢迎交流分享你的观点!

清华大学官宣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你怎么看呢?

自教育部发布了开展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通知以来,各大高校陆续召开了总结专家评议会。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共有80余所首轮“双一流”高校对外公布了专家评议内容,其中绝大多数都有“全面实现了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等类似表述。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无疑是高校圈“一哥”清华大学。

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一直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殿堂,也是中国高校在全球的实力担当。在日前召开的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上,来自各方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

“清华大学全面、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持续提升,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至此,清华大学正式官宣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了国内首个明确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

时光闪回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取代了原“985工程”和“211工程”,也即是“双一流”的最早顶层设计,目标是将国内一批综合实力强劲、优势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打造成世界一流大学和有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与原985、211最大的不同点是,“双一流”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动态调整建设原则,换言之,建设周期满后,将会有高校“下车”,也会有新面孔入围。

2017年,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137所高校正式出现在首轮“双一流”名单上,与原211大学相比,共计新增了25所普通高校。如今,首轮“双一流”迎来大考,各大高校相继公布亮眼成绩单,清华大学更是强势官宣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不过,网友对此还是提出了两个方面的疑惑:

其一,清华大学官宣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依据是什么?

一所大学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被定义为世界一流大学?此问题其实很难有明确标准!清华大学在召开了“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后,就能宣布自己建设了世界一流,想必大概率是通过5年时间的发展,圆满完成了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明确的既定目标任务。

也有一种说法是,但凡跻身世界前50名的大学,都能称作是世界一流。从过去两年QS、泰晤士、US News等世界权威大学排名来看,清华的确都跻身了TOP 50。不过在笔者看来,是否为世界一流大学,非自己官宣为好,更多还是看公众的普遍认知。

其二,清华大学还会出现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吗?

通过首轮5年时间的建设,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所以,有网友疑惑清华是否有必要退出第二轮“双一流”,把名额和资源留给普通高校?对此观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臆想。虽然清华在多项指标上已经处于媲美全球顶尖名校,但大学的发展是一个持久过程,世界一流需要大学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虽然清华足够优秀,但依然任重而道远,至少在诺奖上这一环节上,有不可言说之痛。

对于清华大学官宣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事,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多所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总结工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262733.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395秒, 内存占用2.01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