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摄影入门知识
(一) 摄影器材
为了得到以 1:
1、 放大比率或以上的原实物影像,需要配备一台像素高的单镜反光机,并装配一枝设有 1:
1、放大比率的微距镜头,市面上有不同焦段的微距镜头,由 60mm、90mm、100mm 至 200mm,科技的日新月异,一些较的微距镜头已配备简称 “VR”、”IS”、”OS”等的防震镜头,为摄影者放手持拍摄时也带来清晰的微距影像,即使使用没有防震的镜头,也可配备 “单脚架” 或 ”三脚架”以稳定器材拍摄。需要时,也要为主体利用「闪光灯」补光。
可配合近摄环得到 1:
1、以上的微距影像,但要注意使用近摄环会造成轻微失光情况和失去 ”无限远” 对焦能力。
(二)使用单脚架或三脚架的,减少震动
因拍摄的主体都非常细少,微距摄影是会比较容易产生震动,为减少震动及得到更清晰的影像,使用三脚架或单脚架是会有助减轻震动所产的问题的,再配合快门线使用,则事半功倍。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会减少摄影者的机动性,对于一些移动较快的物种则避免使用三脚架了。
近年,很多镜头品牌所新研发的微距镜头都加入了防震功能,大大提升了摄影者的机动性,大家也要注意,若使用设有防震技术的镜头装配脚架使用,需要先关掉防震功能,以免防震功能的主动侦测造成画面模糊。
(三)使用闪光灯适当补光,并善用光源
为得到更理想的影像,在微距镜头下的最短对焦距离下拍摄主体是最佳的,但因镜头与主体很接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以闪光灯辅助补光是不可缺少的。可使单镜反光机内置的机顶灯,或外置机顶闪光灯,也有一些专为微距摄的的环形闪光灯。由于在极近的拍摄距离下,摄影者可以 “闪光灯曝光补偿” 或 “手动调配” 减低闪光灯输出率,以免做成主体过曝等情况。
导语: 微距摄影 (Macro Photography) 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微距摄影是以超近距离拍摄有关物体和主体,并可以得到比原实物大的影像以 1:1 的放大倍率,甚至更高。那么摄友们怎样可以开始学习「微距摄影」呢?让笔者作简单的介绍,一起享受「微距摄影」的乐趣吧!
(一) 摄影器材
为了得到以1:
1、放大比率或以上的原实物影像,需要配备一台像素高的单反相机,并装配一枝设有1:
1、放大比率的微距镜头,市面上有不同焦段的微距镜头,由 60mm、90mm、100mm至200mm,科技的日新月异,一些较的微距镜头已配备简称“VR”、“IS”、“OS”等的防震镜头,为摄影者放手持拍摄时也带来清晰的微距影像,即使使用没有防震的镜头,也可配备 “单脚架” 或 ”三脚架”以稳定器材拍摄。需要时,也要为主体利用「闪光灯」补光。
可配合近摄环得到1:
1、以上的微距影像,但要注意使用近摄环会造成轻微失光情况和失去 ”无限远” 对焦能力。(注:近摄环并没有镜组,不会影响成像。)
(二) 1:1 的放大比率
一般而言,我们未必会把一些常规摄影的影像在屏幕上加以放大看相片,大概观看整个影像没有三大抽像元素在内的 “松、郁、蒙”便可以门过了我们的最低要求,然而,大家不妨可利用微距镜头拍摄,回家放大看相片,或许会有更大的惊喜,促使大家对微距拍摄产生更大的兴趣。
原片直出
50% 放大
100% 放大
拍摄器材: Canon EOS 5D Mark III
镜头: EF 100mm F2.8 IS Macro Lens
TV: 1/200
AV: F5.6
ISO: 400
拍摄主体: 雅弄蝶Iambrix salsala salsala (展翅:30mm)
(三) 对焦技巧
微距镜头结构有别于其他镜头,因为要拍摄出精细的画面,镜头的对焦速度也相对较慢,尤其较长焦的镜头如180mm、200mm的微距镜头的对焦速度就更慢,大家可以“手动对焦”或“全时手动对焦”拍摄主体,“全时手动对焦(Full-time Manual Focus)” 功能可让摄影人于自动对焦时,也可以实时作手动对焦微调,大大节省时间,避免错过重要一刻。也可以使用对焦环先以手动微调至主体,再利用“自动对焦”功能把主体锁定,为求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摄影者需反覆练习有关功能,纯熟运用,避免于拍摄时慌乱,错失良机。
(四) 相机设定
恰当的拍摄设定是一张影像的重要元素之一,一旦设定不当,过大的光圈设定会使影像含糊不清,或是过细的光圈设定更使影像主体与散景主客不分,做成散景杂乱美的另类视觉。感光度ISO也不能过高,过高的'ISO会使影像太多噪点,有损影像的视觉美,太慢的快门也可能因环境所带来的微动而导致模糊不清,故有恰当的设定是必要的。
建议光圈: F5.6 – F8.0
建议快门: 1/100 – 1/400
建议ISO: ISO 100 – 400
AV: F5.6 / TV: 1/200 / ISO: 200
(五) 使用单脚架或三脚架的,减少震动
因拍摄的主体都非常细少,微距摄影是会比较容易产生震动,为减少震动及得到更清晰的影像,使用三脚架或单脚架是会有助减轻震动所产的问题的,再配合快门线使用,则事半功倍。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会减少摄影者的机动性,对于一些移动较快的物种则避免使用三脚架了。
近年,很多镜头品牌所新研发的微距镜头都加入了防震功能,大大提升了摄影者的机动性,大家也要注意,若使用设有防震技术的镜头装配脚架使用,需要先关掉防震功能,以免防震功能的主动侦测造成画面模糊。
(六) 使用闪光灯适当补光,并善用光源
为得到更理想的影像,在微距镜头下的最短对焦距离下拍摄主体是最佳的,但因镜头与主体很接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以闪光灯辅助补光是不可缺少的。可使单反相机内置的机顶灯,或外置机顶闪光灯,也有一些专为微距摄的的环形闪光灯。由于在极近的拍摄距离下,摄影者可以“闪光灯曝光补偿”或“手动调配”减低闪光灯输出率,以免做成主体过曝等情况。
此外,还要掌握光源,尽量利用大阳伯伯的逆光源或侧光源,再配合闪光灯为主体面向镜头前面作补光,一幅近乎完主的影像尽于眼前。
AV: F6.3 / TV: 1/200 / ISO: 200 闪光灯: Canon 600EX-RT, Output: 1/128
后记
微距摄影是体现人类以外其他物种的最佳途径之一,它们比我们细少,但活得很坚强,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存模式,我们透过微距摄影认识它们,认识共生共存的价值。
1、用你最大的努力去聚焦
拍摄微距照片,诀窍就是聚焦要精确因为微距照片的清晰焦点范围很小,只有1英寸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拍摄花朵上蜜蜂的微距影像,必须确保蜜蜂精确聚焦清晰假设从镜头到蜜蜂的距离变化了哪怕不到1厘米,都会失去清晰焦点。因此,在拍摄奇妙的微距照片过程中,聚焦是极折磨人的。
一般自动对焦在微距的用途相当有限。因为当你用自动对焦对好以后,再构图时你已经移动了相机,而对焦亦已经不同。当然最先进的多点对焦相机闪可以解决此问题。
正确的对焦方法是先在镜头上设定大约的放大率,接近主题,构图,再对焦。
紧记的是:先粗略对焦,再构图,再精确对焦。因为若你用自动对焦或对焦指示或裂像对焦而将主题放在画面中央先对焦,当你移动相机时,对焦位已经不同。即使你能保持相机/镜头与主题的距离(极难做到),由于三角关系,在非中央的主题的在中央的主题对焦点仍是不同的! 由于拍摄微距景物手震的影响比一般情况明显得多,除了上下左右的震动被"放大"了外,亦会影响前后对焦但另一方面由于要得到大景深而要收细光圈所以如是拍摄静物,脚架是最佳的固定相机方式。
如要拍摄昆虫等会动的东西,其难度相应较高。小心使用的话,脚架仍是可行。但若要使用手持,则需注意当时所用的快门,及拍多些菲林以增加成功机会。当然,高速菲林可以帮助提高快门速度。
在户外拍摄,即使用上脚架仍要注意风的问题。很多拍摄主题都很容易被风吹动,这时除了等以外亦可用对象挡风。从前有些影友会带备黑卡雨伞等以作此用途。
2、使用你能承担得起的最好的镜头
摄影说到底只不过是物体在胶片上成像而已,静态情况下,在光路上对成像起决定因素的就是镜头的素质。一只好的镜头可以在单位面积内表现更多的细节,边缘成像质量与中心相差很小,并且没有明显的色散。微距镜头是拍摄微距的最佳选择,各个品牌的微距镜头都毫无例外地拥有非常高的成像质量。如果对像场是否平直有特殊要求的话,微距镜头更是唯一的选择。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成像来说,镜头无疑是重要的,论坛中很多朋友也热衷于讨论各种镜头的成像差异,但真正把手中镜头发挥出极至的并不在多数。比较不同镜头的素质、甚至要用某款镜头挑战其它,起码要把自己的镜头用好才是。做个简单的算术(也许过于简单了,用不着深究),假如镜头A的实际质量是5,B的实际质量是4,A的使用者发挥了70%的像质,而B的使用者更加细心,发挥了95%,最终的结果还是B取胜了。所以这种比较不能真正说明问题。打这个比方是想说明∶其实我们很多朋友手中的镜头已经足够好了,只是在技术上提高的余地还很大,花更大的耐心研究一下技术恐怕比更新器材更容易获得成功。
3、使用稳定的三脚架
微距摄影一般都需要比较慢的速度。以我们熟悉的阳光16法则为例,该法则适用于晴朗天气下无穷远合焦的情况。对于微距摄影来说,当镜头合焦在比较近的距离时,光线在镜头延伸筒内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这个法则要修正为“阳光11法则”。也就是说∶在晴朗的阳光下,在拍摄充分照明的近物时,对应于f11的光圈,速度应为1/ISO。对于100度的胶片来说,上述情况下,应该使用1/125的速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获得均匀、细致的照片,拍摄微距应该尽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拍摄的时间大多为清晨和傍晚,多云的天气是最佳选择。比较讲究的摄影师,如果必须在高角度的太阳光下进行拍摄,则有意使用柔光板、遮光伞等设备进行遮挡。何况很多情况下,为了获得更高的放大倍率及特殊效果,还会使用一些额外的微距附件,比如延伸筒、增距镜或者琥珀镜、偏振镜等等。这时实现正常曝光需要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根据我的经验,这个速度通常在1/30-4”之间。如果你偏爱使用低感光度的胶片,就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不知道在座的有几位有信心以1/8”手持获得高质量的微距片子,反正我不行。所以,三脚架对于微距摄影来说绝对是必须的。在拍摄了一段时间的微距以后,我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三脚架就不按快门的。
理论上讲,三脚架越重越好。对于拍摄微距来说,我们必须在重量和便携性上做一个妥协。所以你能抗得动的最重的三脚架是对于你来说最好的选择。如果三脚架本身的重量还不够稳固,在使用的时候还可以附加一些额外的重物,比如石块、摄影包等等。不过必须保证这些附件不能随便晃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顺便提一下,选择微距用的三脚架,除了重量以外,三脚架能否很方便地降低到地面高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很多情况下,主体的位置是贴近地面高度的。而且重心低的三脚架可以有效减少晃动。
使用三脚架时,尽量不要升高中柱,最好也不伸出最细的腿节,并且一定要确认所有的可活动部位都已完全锁死,任何松动的部位都会把振动放大。选择放置三脚架的位置时也应尽量选择坚固并有一定摩擦力的平面。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在家里光滑的瓷砖地面上,用手向下按压三脚架的云台,几乎所有三脚架都会有一定的滑动。如果在野外必须架在松软的土地上时,应该事先把各条腿都压实,尽量戳到底,有脚钉的最好使用脚钉。使用各种云台或者球头时,应该尽量保证相机、镜头的重心在三脚架的中心线上,这样机身上的振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三脚架吸收掉。
4、使用快门线和反光镜锁
按动快门的瞬间动作会使机身产生一定的位移。虽然通过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地减少其影响,但是很难根除,特别是三脚架不够稳定的时候更要小心。如果一定要手动触发快门的话,最好通过某种动作使身体与三脚架、相机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左手向下压住云台,肘部向内侧夹紧,右手抓紧机身手柄,食指匀速按动快门并且尽量保证用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反光镜升起时的振动过程大约会持续1/15秒,所以反光镜锁的适用范围大约在1/30-1/2秒之间。我个人拍摄微距的时候总是尽量使用MLU功能的,即使速度不在上述敏感范围内。对于长焦镜头来说(看到过有人说135mm以上),MLU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测试过电子快门线和机械快门线的区别,反正我比较偏向于使用电子线,因为总觉得机械动作会产生位移,不过没有足够的证据,也许只是心里安慰而已。
如果机身没有反光镜锁或者快门线功能,可以使用自拍。部分机身在自拍时有反光镜预升的功能,实际效果与反光镜锁相似。使用自拍时不要把自拍时间定得太短,保证相机振动完全停止下来以后快门才会开启,一般4——5秒应该足够了。
5、使用颗粒细腻的反转片
反转片几乎是职业自然摄影师的唯一选择,其色彩绚丽,质感细腻,拥有负片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一次用反转片的朋友,总会“从凳子上掉下来”。
透过正在对近摄物体进行聚伙的镜头,你会发现:随着镜头离机身越来越远,调焦距离变得越来越近。许多变焦镜头具有近摄功能,它可发出常规范围伸长镜头。
微距镜头具有极地扩展聚焦范围的功能,因而被用于高清晰度的微距特写摄影。别的近摄技术包括在机身和镜头之间加用伸缩管或皮腔。微距摄影的照明,可能难度较大,因为照相机,镜头和三脚轲离被摄物太近,很可能在被摄体上投下不必要的阴影。这个问题可能通过在35毫米照相机上使用比50毫米标准镜头更长的100毫米以上的镜头得到部分解决。环形闪光灯能对近摄物体提供最易控制的照明方式。
6、微距摄影技巧
由于选用大光圈拍摄,蓝色的花同从背景中分离了出来。为了拍摄面,景深 浅,精确聚焦要严格。
在非常近的距离上拍摄时,即使被摄体极其地移动,也会造成十分模糊的`影象,为了避免此处画面布局图上的花朵的摇动,在的一边撑起了一块白色卡纸做的反光板,权当防风篱,同时用一条金属比使花茎变得稳固些。
为了拍摄小物体的特写,比如蝴蝶、昆虫、硬币或珠宝等等,你常常需要把照相机镜头安放在距被摄体特别近的位置。这有可能产生是因为照相机 和镜头靠得如此之近,以致于被摄体很难得到它所必需的充足的光线。一只100毫米的微距镜头可使照明变得简便些,因为它能使你在被摄体较远处的地方拍摄。
如果想在微距摄影中获得优良的成像质量,微距镜头是唯一的选择。微距镜头是专门为微距摄影而生的,在设计微距镜头的光学镜组时,是和常规镜头有所不同的。前面说过,常规镜头的拍摄距离都是按几十倍以上的焦距来考虑的。而微距镜头的拍摄距离则要近得多,最近拍摄距离仅有几倍焦距的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还要校正近距离拍摄时的各种像差。尤其是球面像差和畸变,都要经过严格的校正,以保证翻拍平面物体如照片、图纸等时,能够真实地还原其原貌。各个厂家生产的35毫米相机的微距镜头,一般都有三种规格:50mm(含55、60mm)100mm(含90、105mm)180mm(含200mm),放大倍率都能达到1∶1。微距镜头的焦距越长,最近拍摄距离也就越远。因此,长焦距微距镜头更适合于拍摄昆虫,和其他不易接近的物体。上面谈到的微距镜头除了用于微距摄影外,都可以当作成像优良的常规镜头来使用。此外,佳能和美能达公司各有一款高放大倍率的微距专用镜头,这两种专用镜头只能用于微距摄影,放大倍率超过1∶1,胶片上的成像将大于原物。佳能MP-E65mm F2.8 1-5X Macro Photo,该镜头的放大倍率可达5∶1而美能达AF Macro Zoom 3X-1X F1.7-2.8,该镜头最大放大倍率达到3∶1。120单反相机也有相应的微距镜头,如哈苏的配套镜头中,Zeiss Makro-Planna CF120和Zeiss Makro-Planna CF135就是两款微距镜头,后者加上近摄皮腔可以达到1∶1的放大倍率。
另外,各大相机厂家还有专门的微距闪光灯,供微距摄影专用。微距闪光灯闪光指数比较小,只适于近距离拍摄。专用闪光灯的自动功能,在微距闪光灯上也能实现。另外,微距闪光灯都是套在镜头的前端,可以营造无影的拍摄效果。佳能有微距环形闪光灯MR-14EX和微距双灯闪光灯MT-14EX美能达有微距双灯闪光灯T-2400和微距环形闪光灯R-1200尼康有微距环形闪光灯SB-29哈苏也有一套微距双灯闪光灯。
还有一种近摄附件,这就是近摄接圈。近摄接圈是加装在镜头和机身之间,相当于延长了镜头的像距,从而获得较大的放大倍率。近摄接圈附件通常是由几个接圈组成的,几个接圈各自有不同的长度,比如12毫米、25毫米等等,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起来使用。
导语:微距摄影的拍摄题材多以昆虫、植物及花卉等生态摄影题材,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微距摄影知识大全,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微距摄影知识大全
1. 微距镜只能拿来拍微距照
想当然耳,拍摄小东西绝对是微距镜的强项,但并不代表微距镜只能拍微距题材。事实上,许多微距镜拍人像效果也很不错,且相较于一般人像常用镜头,微距镜在对比与饱和度表现上有过之而无不及,锐利度更是不在话下。因此不妨试着解放手边的微距镜,下回多多用它尝试各种题材,不要放在防潮箱里闷坏了。
2. 微距镜的价格高不可攀
如果要用知名大厂的旗舰款(如Nikon百微)来举例,5K以上的价格自然跑不掉。既然不是人人当得起土豪,或许几支高CP值的微距好镜也可考虑看看,象是知名便宜又大碗的Tamron SP AF 90mm F2.8 Di Macro,或Canon的100mm F2.8L Macro IS防震百微,更不用讲二手专区卧虎藏龙的低价宝物。所以价格不会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想玩微距不如马上行动。
3. 必须用F2.8拍摄
很多人会认为,一支好的微距镜最大光圈一定要有2.8,但这绝对是个错误迷思!许多微距题材即便缩光圈到F8都还能保有不错的散景相反地,若在与被摄体距离不够的情况下,任意用大光圈拍摄反而会让景深不够抑或是徒增对焦上的难度,例如拍出一只眼睛清楚但后脚模糊的树蛙,试想这会是你想要的画面吗?
▲ 大光圈下的瓢虫,景深不足之情况下尾巴已显模糊。
4. 焦段越长越好
很显然这又是一大常见迷思。不可否认地,长焦如100mm相较60mm势必有更佳的散景,且在拍摄昆虫、小动物这种易被惊吓的微距题材时,长焦将可确保足够的'拍摄距离,避免被摄体受到不必要的干扰。然而一体两面,长焦对于拍摄稳定度的要求更高,经常需要上脚架才会够稳。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题材都需要拉开距离拍,象是桌面上的商品、食物细节,用稍短的焦段贴近拍摄也无不可。
▲ 散落桌上的咖啡豆用60mm微距即可拍出纹理。
5. 为何需要微距镜
对于微距摄影,并不是一定要买专职微距镜才能办到。市面上许多相关的接写环、倒接环或微距滤镜其实都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除非工作上考量或对画质特别讲究,否则又何必非要直上顶级百微呢?
▲ 张牙舞爪的梅花花蕊,但这样的画面真的需要出动顶级百微吗?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微距摄影入门知识】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