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相信也不用我们多说,大家都知道,甚至还有“志愿填报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的说法。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目前还小,考虑事情不够周到全面,不自觉过多干扰了考生本人的志愿想法,其实这样并不好。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还是应该以考生自己的意愿为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做的有哪些呢?
1、挖掘孩子专业兴趣点,定位专业方向是关键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兴趣角度出发,兼顾性格、能力与价值观等方面去定位专业方向。家长仍需明白高考志愿的主体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大学是要孩子去读,而不是家长。
因此,家长应当理性分清自己的愿望和孩子的愿望,不将自己的意志和价值取向强加给孩子。考生也要尽量配合父母,不要做甩手掌柜,要提前将自己的兴趣或者喜欢的专业告诉家长。假如考生对于个人的兴趣或方向并不明确,家长也可以采用排除法来缩小专业选择的范围。
2、分析信息,科学选报
(1)学习,所选报的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它是院校录取的规则,介绍了录取原则、招生计划、专业人数、专业录取要求、体检标准、招生政策、分析招生形势。
(2)阅读研究,所选报的院校的专业介绍,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方向,注意事项、推荐院校,学科特点,专业优势,全国排名等,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科学规划以孩子的实力与潜力可选报的院校与专业方向。
(3)科学分析,本省近三年各批次招生计划、专业招生人数、录取情况。如目标院校在本省各专业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概率,投档比例等。
(4)了解考生就读中学近几年的高考升学率、毕业生人数,一二本达线数、录取院校情况、第一二志愿录取情况统计等,综合研判,全面考量,对孩子可能考取的院校进行预测判断。
如果说高考分数展示了考生的硬实力,那么填报志愿则展示了考生及“智囊团”的软实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
3、控制风险,辅助决策
家长必须意识到:尽管刚刚高中毕业的孩子有不成熟的一面,但毕竟已不是小孩子了。一般来说,高中学生不希望父母和老师再把自己看作“孩子”,遇事都要自己想一想,独立作出判断。在毕业升学问题上更希望拥有“自己做主”的权利。这是孩子逐渐成熟的表现,家长应该感到高兴,予以鼓励。实际上,考生只有参与志愿准备,才能对自身未来进行详细的思考,才能对高等教育有一个初步了解,对专业前景和职业规划有一个基本认识,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归纳和选择,从而很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
总之,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家长意愿与孩子志向发生矛盾,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多沟通。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及就业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挑选。因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自己去前行,四年或更长的路要孩子去学习去奋斗去拼搏,家长不可能代替孩子成人、成长与成功!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高考志愿听谁的】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