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分高校强基计划“遇冷”是错判!不是招不满,真相很简单

 2024-11-18 03:33:01  阅读 865  评论 0

摘要:2021年部分高校强基计划招生人数未满,很多人觉得强基计划招生遇冷。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梳理强基计划招录不满原因及相关解读如下,供参考。 如果需要反省,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保基础学科人才,而不是金融? 新学期开学,很多学校开始在新生中遴选强基计划缺额部分

2021年部分高校强基计划招生人数未满,很多人觉得强基计划招生遇冷。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梳理强基计划招录不满原因及相关解读如下,供参考。

如果需要反省,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保基础学科人才,而不是金融?

新学期开学,很多学校开始在新生中遴选强基计划缺额部分学生,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强基计划”遇冷之说甚嚣尘上。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2020年部分高校强基计划“遇冷”是错判!不是招不满,真相很简单

据了解,经过高门槛的审核,强基计划报名人数超过30万,最后只招收6000人。冷,还是热?热得很!只是没有招满,而这恰恰是学校坚持高标准遴选的结果,是宁缺毋滥的坚持,并非真的遇冷。

很多人想上,但不够格!强基计划第一年,有着苛刻的限制,如果全部招满了,反而更让人担心。

一位招办主任明确讲:剩余的计划,我们在新生中遴选更稳妥,我们不想为完成强基计划而完成,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必要。

其实,遇冷这种说法之所以兴盛,是对强基计划的误读,误解,是在自主招生思维下对强基计划的错位对标。

强基计划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计划,首先是一个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的培养计划,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计划。只是为了更早、更方便地遴选这种人才,给这类人才一个特别通道,才打通了招生。

强基计划实际是基础学科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计划,因此,在推出之初,就特别强调,强基计划更重在培养,大篇幅也在培养上,比如单独编班、单独制定培养计划、本硕博打通培养等等。

因为其目的是培养国家急需的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所以强基计划有一点非常重要:全部限定在基础学科,入校后不得更换专业,这与自主招生有着截然相反的要求。

部分学校出现招生未满员现象, “强基计划”遇冷了吗?

现在有很多高校里边都出现了招生未满的现象,但是有一些高校的学校里边。都存在强基计划,说这些又遇冷了吗?有一些从小时候都存在很高的理想,想去一个自己梦寐以求很久的一个学校。但是在曾经的有很多老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校遇到非常有高精英高智商的学生,就不会被“卡脖子”。可是往往遇见那些源于基础知识非常薄弱的,他们的基础不够牢固,知识也是非常的地动山摇。这些就会被一些学校而“卡脖子”。

有一些学校招生是对自己的学校名气加分,他们这个强基计划到底是遇冷还是遇热?那么热是什么呢?热它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有可能他想招一些一流高校的技术人才,所以说他就会表现出招生未满的现象。这也是看看他们存在的一些人数,比如他们的人数也确实是满员,所以说这就是遇冷了。

由于现在学校都是对外自由自主招生,所以说就做到了家长会相对的做比较,现在的学校也会把培养人材放在了方案之内。有很多都分布为了精英班,重点培养班,还有一些都是老师1对1的辅导等等。可能在这些培养学子的过程中,有很多高校也会出现很多难题,除了这些强基计划之外,还有一些对新人的培养。有的做不到对新学生的一些融合,还是分开了。

现在通过中考的这些方面来看。强基计划其实不仅是大学生的事。可能也是现在小孩子一个成长的一个过程,可能从幼儿,小学,初中,都要培养孩子的一些有理想的课程。让他们的才艺精大博深,自己强大之后,你就会选择自己的中意的学校,目标也都存在自己的手掌中,不会被这些强基计划遇冷。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预测一:招生专业范围将扩大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冷门”,而且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看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包含的专业远不止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上文标红部分。这两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的政策导向是清晰明确的,所以随着强基计划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专业方面,会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战略需求导向的专业列入强基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强基偏向保守风格

首先,今年招生专业范围仅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主要是由于强基计划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执行方案时,实际上是偏向“保守”风格。但在政策层面来讲,教育部并没有把“强基”和“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画上等号,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能科技等国家重点领域涉及专业的。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方案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五大书院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建立,采取大类招生,如果我们展开来看,每个书院都包含很多清华大学优势学科。

节选自《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

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难以体现所有高校优势

其次,由于各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并不能很完整的体现高校的优势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招生专业范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预测二:报名、入围、录取门槛将分层

虽然强基计划明确了选拔培养目标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各校强基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院校要求银牌和金牌可获破格入围。不过这种门槛,在之后大概率会进行调整和降低。

银牌以上破格不适用所有高校

首先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除清北复交外,有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报考其它高校的情况很少。

以2019年为例,五项学科竞赛共产生465块金牌、598块银牌、523块铜牌,金牌和银牌共1063人,除去国集保送的260人后,有803个名额可获强基破格入围资格,而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

其它有破格资格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同样是破格入围强基的资格,谁不想报考层次更高的大学呢?

所以说,所有高校使用统一的破格标准并不合适,而且在学科竞赛获得铜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价值吗?这些学生就不能算是在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吗?答案显然不是。

另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3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金牌、银牌人数均扩容到120人,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联动的设计,只为了让更多真正具有学科潜质的优秀考生,获得更通畅的上升通道。

政策预留放宽标准空间

那么今年所有高校在强基招生简章中,统一将“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作为破格入围门槛的情况,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节选自《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

从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破格入围的条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硬性标准,而只是作出了“针对极少数”“突出才能和表现”“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要求就会发现,制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办法、标准的权利,完全在于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实际上预留了制定“破格标准”的弹性空间,为后续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破格入围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录取规则或将产生区别

和入围门槛分层、分类的逻辑类似,不同的入围规则当然要适配不同的录取规则。

对于凭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85%+15%”的综合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变化的,不过对于有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显然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文件描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理论上高校可以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将破格录取者的高考成绩门槛下放至一本线,这对于顶尖竞赛生来说,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预测三:招生人数会进行动态调整

从今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未来各校强基招生人数将大概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清北为首的顶尖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

根据统计,清北今年本科新生总数分别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强基计划分别录取939人、842人,占比分别为26.8%和29.9%。

结合今年清华停止通过高考招收新闻学、会计学本科生的消息,我们能发现关于强基计划未来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今年停止从高考统招中招收新闻、会计专业,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全部转入强基计划培养。未来,清华所有文科专业或将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统招招生,而全部转由强基计划选拔、培养。

同时,为了将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供给强基计划,其它专业招生名额将被不同程度压缩。也就是说,未来强基计划或将成为进入顶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它高校也会以清华模式为蓝本,通过资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变,在强基计划中投入更多名额。

预测四:全新培养模式将贯穿强基计划

除了全新的招生选拔方案外,强基计划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直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对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避免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报考压力、提升报考意愿。

强基计划是机会还是坑

具体要分情况,对于成绩特别好的同学来说是机会;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就是坑。

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的入场券,在强基计划中的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85%,由于强基计划只有36所双一流A类大学,高校考核占分比重不能超过15%,这意味着仅仅过一本线的学子们成功考上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只有预估擦边36所双一流A类大学投档线的,才有必要参加,因此考生并不能从强基计划中收获多少录取优惠,所以建议大家从自身基础出发,不要将强基计划当成是不报白不报的机会。

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专业为数学、物理、生物、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相比热门专业来说是偏冷门的,且学习内容繁琐枯燥,若是没有兴趣作为支撑,很难坚持下去。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新项目,其取代了原自主招生项目,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高考成绩优异,或者部分在某个基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报考。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20年部分高校强基计划“遇冷”是错判!不是招不满,真相很简单】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213421.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48秒, 内存占用2.01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