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核对课程代码后,王�t和室友分坐在电脑前。她们准备在学校选课系统开放的瞬间,立即按下“选课”按钮。
在王�t看来,虽然选不上心仪的课程也能去旁听,但她总觉得“既上了有意思的课,又能拿到学分”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王�t说。
近日,中国青年报校媒联盟面向全国100余所高校的532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选修课不只为学分,教师授课水平、考试的难易程度、作业量、课程的实用性都成为影响学生选课的重要因素。
46.2%受访大学生表示选课时更看重教师授课水平
“请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为什么男人有钱就会变坏’。”这是四川大学选修课“爱情婚姻经济学”结业考中的试题,也一度在网络上走红。
上过这门课的叶娉同学表示,老师上课时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幽默风趣,善于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各种案例。这门课无疑是同学们眼中的“香饽饽”。
黑龙江大学的杜宁宁告诉笔者,选修课“马克思哲学经典导读”在学生中非常出名。据他介绍,该课的主讲教师是九位大咖级教授,他们面向全校学生,轮流讲授哲学经典。年过八旬的张奎良教授也出现在这门选修课的讲台上――头发花白,全程站立,满黑板的讲义,依旧激情四射。课程结束后,全班同学不由得起立,鼓掌目送教授离开。张奎良留下办公地点,邀请同学与他探讨哲学问题。杜宁宁认为,“公选课专业性相对较弱,学生听课效果也差强人意――但当教师融心血于公选课,学生自然报以掌声和尊重。”
在中山大学大三学生丁一看来,公共选修课“植物的智慧”也属于抢手的一类课程。课堂上老师几乎不点名,但是很少有学生缺席。据她介绍,这门课程内容丰富,老师会结合电影书籍等文学作品分析植物的各种功能,同时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作业。丁一选择的课后作业是种植向日葵,观察白天向日葵花盘的旋转情况,记录向日葵发芽开花凋谢的过程。“老师说第整百位发作业到邮箱的同学还可以得到一本植物图谱!”丁一觉得这样的抽奖为课堂增添了许多乐趣。
中国青年报校媒联盟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大学生在选课时看重授课教师的名望和授课水平,57.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所选“课程内容是自己擅长,想进一步学习”。同时,71.4%受访大学生会选择考试简单,作业少,学分易得的课程。
对应届生寇玲来说,大四的选课更让人纠结。上学期,正在准备硕士研究生招 生考试的寇玲复习任务重,恰巧这时学院一位知名教授新开设了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寇玲明白,修习这门课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做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备考时间,但是如果放弃这门课程会让自己觉得本科生涯有遗憾。
寇玲纠结了很久,还是决定选择了这门课程。“跟随这位老师学到的治学态度是受益终身的,”寇玲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
中山大学2020级本科生陈硕在大二时选择由中文系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他坦言,刚入学时,和身边的很多同学一样,自己有一种好好学习、利用公选课拓宽知识面的热情,“希望有很多本专业知识外的收获”。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感觉“通过公选课学什么东西好像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公选课的性质让人很难自控。在大一下学期,他开始“功利地”把重心放在专业课学习上,而公选课只关心点名与否、考核方法、给分标准等等信息。
1
23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选课观新变化】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