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数学不仅是我们中考的重头戏。也是我们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一门学科掌握好。下面就是由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的相关内容,欢迎同学们进行浏览,希望可以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帮助。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a—b)2n=(b—a)2n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代入"口决: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中—大)
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特殊点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数学这一学科是所有科学的背后支撑者。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这么重要。而作为学生的我们,也是需要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一直学到大学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在初中的时候,就是打基础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把数学这一门学科掌握好。上面就是由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的相关内容。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 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 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 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 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二象限。
5. 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三象限。
6. 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四象限。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3/2
2.sin2 60°+ cos2 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初中数学只要内容是函数的学习,其中重点是二次函数的解法。二次函数在数学中占有一定地位,甚至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会遇到二次函数问题,因此牢牢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法对于大家以后数学学习十分有帮助。现在将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
目录
有理数
代数式
分式的运算
方程与方程组
有理数
1、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4、实数:
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代数式
1、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2、整式与分式,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幂的运算:AM+AN=A(M+N)(A/B)N=AN/BN 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方法 :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这个就是分式,对于任何一个分式,分母不为0。
②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运算
1、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2、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3、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②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4、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②使方程的分母为0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
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方程组
1、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3、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4、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5、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关于二次函数的解法公式其实很简单,关键是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公式来解答实际问题,这有待于大家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勤加练习, 总结经验 了。
相关 文章 :
1.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3.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4. 初中数学的常考知识点20条
var _hmt = _hmt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初中生学习数学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的总结,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中 数学知识点 ,仅供大家参考。
数学基础知识点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平行: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不能是射线或直线,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确定了2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2点。
垂直平分线定理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2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数学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 初中数学 知识点总结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思维的科学,也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分析和解决事物之间数量与数量的关系,分析和解决点与线、线与线在空间之间的关系。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基础知识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归纳1
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b2-4ac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span="">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归纳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
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
②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X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归纳3
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归纳4
有理数大小比较: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
①正数都大于0
②负数都小于0
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三种 方法 :
1.法则比较: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较: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3.作差比较:
若a﹣b>0,则a>b
若a﹣b<0,则a
若a﹣b=0,则a=b。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 2020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三数学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 2020最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情操和几何思维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
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1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1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12、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1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
1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1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1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7、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8、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1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20、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2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2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25、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2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3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3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3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3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3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3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4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4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4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4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4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4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51、①直线L和⊙O相交 d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5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5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5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5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5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5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6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6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6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6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 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6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6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 dr)
6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6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6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6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7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7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7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7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7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7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7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1、深刻理解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对于每个定义、定理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
3、多看一些例题,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4、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5、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循着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例题。
相关 文章 :
1.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之有理数
3.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4.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5.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