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传播学、 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国际新闻学、 舆论学、 艺术史论、传媒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等。
新闻学
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
传播学
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传播机构从事跨国际、跨文化、跨专业领域公共关系协调和公共信息传播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比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学
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编辑出版学
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技能、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化科学基础,以及编辑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在书刊出版、新闻传播、文化教育和企事业文化宣传等部门从事传播内容策划、编辑、出版项目经营、版面设计以及印刷质量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的现代编辑出版专业高级人才。
国际新闻学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研究;国际新闻流动和走向的研究;以及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舆论学
是人们对一切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尤其是社会公共事物所产生的一切意见,愿望,评价和想象的欲望,是持续性,变化性,公共性与个人性的统一。狭义舆论包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公共舆论和新闻舆论。
艺术史论
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外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各级文化部门、美术馆、博物馆,以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出版机构、文化公司等单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传媒艺术学
所谓艺术学是指,通常意义上是指研究艺术整体的科学,即艺术学是指系统性的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
戏剧戏曲学
是戏剧戏曲学专业下所学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是对戏剧戏曲理论及历史的考察和研究。
电影学
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电影创作的基本技能、运作模式及电影史论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
国内统招考研传媒类专业内卷严重,难于登天!本项目是统考此类专业不能上岸的最完美替代!
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办学硕士项目招生简章)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中国传媒⼤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Media)中外合作办学外国硕⼠学位研究⽣项⽬由中国传媒⼤学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CUC) 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学(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NTU)联合举办。
中国传媒⼤学是教育部直属的⾸批“双⼀流”建设⾼校,“211⼯程”建设⼤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的⾮独⽴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许可证编号:MOE11USA02DNR20141596N),是中国传媒⼤学直属单位,是教育部在国内⾸个批准的传媒类综合学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学成⽴于1843年,其⼈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并进,2018年被《星期⽇泰晤⼠报》评选为“年度最佳现代⼤学”,其新闻/公共关系排名全英第⼗位、设计/⼯艺排名全英第⼗位。
报考中国传媒⼤学中外合作办学外国硕⼠学位项⽬者须参加由中国传媒⼤学和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学联合组织的⾃主选拔⼊学考试,⽆需参加全国硕⼠研究⽣统⼀考试。
招生专业
·传播学(媒介与全球化)
Master of Arts (MA) in Media and Globalization
·新闻与传播(国际⼴播电视)
Master of Arts (MA) in Broadcast Journalism
·传媒经济学(⽂博管理)
Master of Arts (MA) in Museum and Heritage Development
报考条件
(⼀)考⽣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的体检要求。
(⼆)考⽣学业⽔平须符合下列条件
1.学历与学位要求:获得国家承认学历学位的本科毕业⽣、硕⼠毕业⽣。以在校本科应届毕业⽣或应届硕⼠毕业⽣身份报名的,录取当年⼊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或硕⼠毕业、学位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效。
2.学分绩点:GPA2.9以上或平均成绩75分(百分制)以上。
培养与学位
正式录取的学生将注册为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学籍,学习期间全程由中外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指导。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从建校至今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为实现中国传媒大学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在传媒教育领域的优质资源共享,培养具有国际战略视野的文化传媒产业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在中国联合举办“国际媒体商务(Global Media Business)硕士项目”,本项目于2013年3月获中国教育部批准,项目批准书编号∶MOE11UK1A20131370N。项目运行八年社会反响良好。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始建于1838年,是一所充满活力、多元化的国际性大学,位于英国伦敦的“心脏”地带,现有19000多名学生。在2013年QS全球大学排名中,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传媒、新闻和传播专业世界排名第19位,英国第1位,欧洲第2位。其国际生培养在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20位,英国第6位。大学一直严格按照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QAA)国家级认证标准和规范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被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HEFCE)评选为“把技能实践融入专业学习的卓越中心”。
招生专业
·国际媒体商务
Global Media Business
报考条件
a.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b.大学本科毕业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和大学本科学历;
C.具有良好英语水平,能理解英语授课,并能够以英语独立完成作业;
d.大学成绩平均分原则上不低于80分,低于80分的需要单独参加威斯敏斯特大学组织的视频面试
e.所有报名者均需参加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共同组织的入学考试。
项目优势
1、注册全日制学籍,2年制
2、中留服认证,双证文凭
3、国内985、211院校背书,项目有保障
4、申请制入学,无需参加国内考研
5、中英文双语授课,语言环境良好
6、中国传媒大学上课,无需出境(如有口罩问题)
年前预定申请计划,指标有限。考研出分后协调难度指数倍增加!
一、专业介绍及研究方向
(一)专业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点是在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从 2007 年开始招收首届学生,迄今已经为社会输送了逾 50 多名优秀的经济学硕士,2010 年学校获得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
二、
中国传媒大学拥有多层次的经济学类人才学历教育,学历层次齐全,体系完善,学历教育接续性好。本科层面有经济学专业(传媒经济方向)、数字经济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文化贸易方向);硕士层面有应用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方向、数字经济方向、国际文化贸易方向)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国际媒体商务、数字贸易);博士层面有传媒经济学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经济学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办学特色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三、
本专业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2015 年开展并完成了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经济学专业传媒经济国际化综合改革》,目前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考文垂大学等国外名校联合运行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并开展校际间的科研合作,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推动了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三、参考书目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四、883考试大纲
883人文社科基础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查考生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
考查考生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文艺思潮、代表人物、风格流派、经典作品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部分:文明史
考查考生对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以及不同阶段代表性文明的主要特征、重大成就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基
本状况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部分:哲学
考查考生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题、主要人物和流派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
第四部分:媒介与社会
考查考生对媒介社会学分析视野,以及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关系互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三、试题类型
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
1.闭卷,笔试。
2.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
五、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2022:52/78/360
2021:49/74/348
2020:48/72/343
五、2022年复试细则
(一)复试考核内容
1.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考核(网络远程面试,满分为100分)
2.外语听说能力考核(网络远程面试,满分为100分)
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
注:每个考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考核、外语听说能力考核的总时长不少于20分钟。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4.加试内容
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在线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30分钟。每个科目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5.心理测试
6.复试考核成绩计算方法
除MBA、MPA、MPAcc之外的专业:
复试考核成绩=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90%+外语听说能力×10%
MBA、MPA、MPAcc专业:
复试考核成绩=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80%+政治理论×10%+外语听说能力×10%
复试考核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二) 总成绩计算方法
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
除MBA、MPA、MPAcc之外的专业:
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5)×50% + 复试考核成绩×50%
MBA、MPA、MPAcc专业:
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3)×50% + 复试考核成绩×50%
新祥旭提示:
已经有很多的2023考生在搜集院校和专业的信息,向学姐学长求经验,新一轮备考战斗已经开始,其他还在摇摆不定的小伙伴们,你们犹豫一天,就少了一天准备的时间。如果做好考研的决定了就要快快行动哦,新祥旭带大家高效备考,圆梦名校!!!
初试经验
政治
政治我准备的很早,从7月份就开始看了,每天花一个小时,我看了资料有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他的三套,还有一个王老师的黑皮书,之后又看了大纲,中间还有用到风中劲草,还有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卷。最后整个复习下来,我的感觉是其实没有必要复习那么早,也可能是我自己个人的情况,我前面看的东西到后面全都忘了,其实在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跟着肖秀荣老师走,因为今年背了他的四套卷后,后面的主观题上都能答得上来,如果有精力背最后八套卷,今年的准备就很充分了。我是没背八套卷,因为之前我在背风中劲草。风中劲草也不错,我觉得有的时候要背下来,我试了但是没背下来。熟悉之后也差不多就可以了。
英语
在开始阶段,主要是背单词以及了解语法知识,我用的是墨墨背APP背单词,每天背诵的单词量依自己的情况而定,逐渐增加,单词从复习开始到考试是一直要进行的,我背了大概五六遍。语法我是找的的是新祥旭一对一学长,我觉得讲得很好。进入暑假,我开始做往年真题,主要就是阅读理解,保证每天做一篇阅读理解,并且要仔细分析,对于每篇阅读理解,要做到每句话、每个单词都能明白。除了单词和句子,对于题目也要仔细分析,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以及出题陷阱,我当时搭配唐迟老师讲真题的网课,感觉效果很好。阅读全部过一遍以后,可以开始完型、新题型以及翻译的练习,在考试前一个半月左右我开始准备作文。推荐老师:阅读唐迟、新题型唐静、作文王江涛。
数学
数学三的难度相对于数学一要简单,所覆盖的知识面少,而且难度低,适用于经济类。我个人认为数学的学习主要是看个人的学习和时间安排。数学的一轮学习时间最长,预计2-3个月,因为同学说在本科学习数学已经是大一时候的事情了,时隔两年多,基本上都忘记了,除非是大一就准备考研的同学,比较熟练,否则一般的同学都需要经过2-3个月的基础学习,慢慢重新建立知识体系;建立成熟的知识体系后,就要靠做题来加以熟练,数学每天的学习要要维持在3小时以上,数学这门学科一定要多做题,否则没有正确率和做题效率,是无法在考场上战胜其他人的;数学真题要等到10月开始做的,定期测验,保留最近三年的真题,因为这个是含金量最好的试卷,定期考核自己的成果,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专业课
学校自主命题,题型是选择题,阅读,完型,翻译
官方几本本教材,我找了新祥旭一对一的学姐,她先给我吧教材知识点过了一遍,然后结合课后真题巩固,往年的笔记学姐也给我了,里面有很多学姐整理的重点还有易考点,所以学姐以前的笔记巩固了两遍,同时又做了课后所有习题,然后才开始拿着其他题目做的,考研文库里面给了很多往年真题资料,而且真题复现率很高。反正二外这一块只要好好复习,压力并不是特别大,我差不多是从零开始复习的,跟着学姐的步骤走,主要是在国庆之前差不多完成基本的复习,后面依靠做题来巩固,要注意通过错题来发现漏洞并整理归纳,也可以拿往年省三的题来练习。
三、一些建议
(1)心态要稳,无论是看到崩溃的数学题,还是错了无数次的英语选择,还是怎么都背不下来的专业课,哭一哭,笑一笑,干就完了!我在我背书的那个天台哭过无数次,最后那些泪水都是我一路乘风破浪的小浪花呀!
(2)身体要好,我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总是生病,我本身身体素质特别好,却也是不断地因为身体出现的一些小状况而耽误学习。
(3)头发不秃,秃头这个问题大家都会有,保护好自己的头发。
(4)踏踏实实,就像在黑夜里洗衣服,反复的洗啊洗。等到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天亮了,你洗的那件衣服一定是最干净的!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与传播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我为什么考研四年的学习时光在深度激发我对新闻传播学科兴趣的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知识广度、深度和实务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在对自身状况和国内外传媒行业就业环境的不断审视和和衡量之下,我决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研究生考试有其特殊性,选择学校是第一步。我在择校时采取了专业>学校>地域的原则,即首先结合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和学习兴趣,考虑自己是否还想学习本专业,是否想跨专业考研,在确定完专业后,在专业内选择合适的院校,同时要全面搜集院校的招生政策、考试大纲、命题风格、报录比等信息,这部分信息大多能够在学校官方研招网或研招公众号上找到,也可以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检索关键词搜集上岸学长学姐的信息分享,综合衡量院校的专业实力和考研难度,最终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整体复习建议
l 英语方面:九月开始一轮刷题和背单词同步进行,一直到十一月开始练习翻译、完型和新题型,最后十二月准备作文。
l 政治方面:9月-10月中 听徐涛课,一刷1000题;10月中到十一月初,1000题二刷;结合徐涛《冲刺背诵笔记》和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完善笔记;11-12月,做模拟题+近三年真题;背诵肖四肖八;听腿姐技巧课+冲刺班,背热点。
l 专业课方面:第一阶段:9-10月,参考书看完,一轮背诵;第二轮冲刺期,11月-12月,主要任务是二轮、三轮背诵以及热点、案例、专题梳理与积累。
l 作息方面,我一般是6:30起床(11月越来越冷之后变成了7:00),晚上学习到11:30-12:00,基本按照上午专业课,下午英语,晚上再专业课的节奏来学习,晚上9点之后会抽出2-3小时的时间学政治,利用去图书馆、回寝室的路上或吃饭时的琐碎时间听一些政治和专业课的带背音频,每天早上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进度指定当天的详细学习计划。
▌ 关于全年复习时间轴的小建议
由于我的备考开始晚、时间短,导致整个过程非常紧张,建议大家可以在五六月份或者暑假期间开始备考,这样学习时间更加充裕,备考节奏也更合适。
专业课备考的推荐备考规划:
专业课备考建议①个人复习经验
中传的334是主题写作,相对来讲不确定性和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在三小时内完成一篇微型的 “学术论文”,很注重考察学术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这里需要说一句,对于备考中传新传MJC的同学来说,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的知识基础是大致相同的。我从九月份开始准备主题写作,基本流程就是按照专题看论文、构思主题、整理资料、练习主题写作、批改总结主题写作的问题。看论文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因为比较耗费时间,而且很难短期内看到成果,前几次写作业也很痛苦,一篇主题写作的练习经常要写个一两天,直到12月模考我才能第一次在三个小时内写完。不太建议地毯式看论文,因为真的很耗费时间,可以先确定选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读论文,特别要注意论文的框架和论证的层次、逻辑推进的过程,同时积累一些小标题和语料。
十一月到十二月维持了之前的复习节奏,也是一边强化背诵巩固输入,一边练习答题提高输出。同时在十一月份补充了一些新传业界和学界的热点知识,将热点知识与基础知识相结合去思考可能存在的命题角度,积累可以使用的答题语言。这段时间写论述题要开始在纸上写题,看时间掐表写,有意识地提高解题和书写的速度,后期没有时间写题时我会每天抽几道题目只构思思路,在脑子里过一遍破题之处和已有的知识积累、案例积累,发现薄弱点及时查资料补充。进入十二月一定要模考一次,沉浸式感受考场的氛围,提前使用答题纸,做到对考试状态、答题纸排版、写题速度都心中有数。
十二月初我根据前期看过的论文和练过的题目自己做了一次复盘,主要是把论文分外六个专题板块,将这些内容整合串联起来,整理出一些比较通用的框架和解题思路,每次练习时一些没有写成论说文的思路、没有用上的框架我也整理出来,考前重点复习这些集锦内容。此外,建议大家多积累一些案例,MJC的主题写作有更强的实践倾向,案例可以作为很好的写作语料。
②参考书单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三版),段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期刊杂志:
《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
新媒体(0503J2) (01 新媒体产业)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专业概况 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 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专业。 为了适应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于 2010 年成立,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本科专业,是最早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一专业的院校之一。 自 2012 年起,新媒体系开始进行 “新媒体(新媒体产业方向)”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 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中,中国传媒大学的网 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自主的学习能力、创新的研究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进 取的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媒体领域运营管理人才,使得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从事专业研究及相关实践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1. 研究方向:新媒体产业。 2.研究内容:新媒体产业方向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掌握新媒体的信 息传播、内容策划与管理、产品设计与运营、终端运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数字营销传播等 知识体系,培养能够服务于新媒体行业所急需的经营管理、营销传播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目前 我国新媒体领域庞大的专业人才需求。 三、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大多从事新媒体产业运营、媒体融合、内容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其中 5 位教授, 4 位副教授。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家级项目包括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体电视内容交易平台和运营商业模式研究”、 “网络电视版权交易系统集成开发与应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我 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战略研究”等; 省部级项目包括“大数据背景下北京市视频内容全媒体评估研究”、“内容生态视角下首 都自媒体产业运营与与管理研究”等; 横向课题包括“互联网对广告业态环境的改变及其广告监管路径研究”、“融媒体产业发 展理论研究”、“县域融媒体市场生态研究”、“互联网下半场的新营销”、“新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战略”、“汽车品牌新营销传播需求调查研究”、“大数据应用研究”、“基于大 数据的类型市场与网络用户研究”、“医疗健康大数据与营销研究”等。 通过这些科研项目,本专业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源,与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 了教师的科研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保障,形成了产学研用 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
人才培养 1.主干课程 新媒体理论与实务;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原理与工具;传播 研究方法;新媒体产业产品与运营;新媒体终端与运营;新媒体内容策划与管理;新媒体内容 生态研究。
毕业生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腾讯、阿里、百度、滴滴、优酷、快手等互联网公司,中央电视 台、湖南电视台等媒体机构,以及银行、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的领军企业的营销传播部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2022年复试分数线:
2021年复试分数线:
2020年复试分数线:
参考书:
783主题写作
基础书目:
(1)刘军强:《写作是门手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2)费孝通:《乡土中国》,作家出版社,2019.
(3)钱穆:《湖上闲思录》,九州出版社,2016.
(4)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年.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
(6)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期刊书目:
(1)国际新闻界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月刊,(选阅2021年经典文献).
(2)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月刊,(选阅2021年经典文献)。
(3)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月刊,(选阅2021年经典文献).
(4)新闻记者期刊,上海报业集团,月刊,(选阅2021年经典文献).
883人文社科基础
基础书目: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张帆:《中国历史通识读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4)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李中华:《中国哲学史通识读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6)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拓展书目:
(1)葛晓音:《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读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3)[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邱凌译:《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政治
政治完全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政治选择题能考40分,那真的很厉害了,一般大家都是30多分,我是选择题37分。政治我是买的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暑假开始看就行了,看的太早,政治知识点那么多,容易忘记。我好像是每天看那么一两章,然后把相应的1000题完成。然后后面买了肖8,大题我就是背的肖4,我觉得背这个也够用了,好像徐涛最后的小黄书也不错,我的研伴是结合肖四和徐涛的小黄书一起背。
2.英语一
单词,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单词的识记,从决定考研的那时候就应该要开始,并且日日坚持了,我记单词是用的手机APP(推荐墨墨记单词),词库我是选的《恋练有词》,但是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看配套的视频,非常浪费时间,而且没什么干货。记单词是枯燥的,没有任何捷径,只有自己踏踏实实背。
长难句,长难句我暑假跟过何凯文,除此之外还跟了一个每日一句的公众号,那个公众号的每日一句质量很高。
作文,我的作文从十月中开始准备。作文有两个必备:
一是模板;二是书写。我在网上买了一本考研英语作文字帖,可以兼顾模板和书写。不过背的模板并不好用,我自己是从历年的考研真题参考范文里面总结的。模板总结出来之后在考前一二十天的时候会自己套一些主题去尝试。
刷题,英语刷题是及其重要的,我自己是买的刷题版的那种只有题目和答案,没有解析的真题试卷。
3.783主题写作
这一块是我比较头疼的地方,我是跟着新祥旭直系的学姐学习的,老师将常考点、重难点知识都讲解的比较透彻。主题写作的考纲明确要求行文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主题、要有问题意识、围绕主题展开论证。所以基本步骤就是确定主题、提出问题、进行论证,得出结论。不同的主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理论和案例来写,最好能准备不同的理论来回答文章提出的问题。
4.人文社科基础
结合背诵笔记,把第一遍看书和第一轮背书结合在一起,在11月中旬之前过完了4本参考书目,完成了第一遍背诵。
背诵是按不同科目的不同线索进行。
文学史
除了按朝代演进背,还梳理了各类文体的演进、重点作家和作品的词条、流派特征等等。
文明史
除了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其扩张,还按照初高中学历史的思路,分中国文明、西方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史进行了梳理。
哲学
依照张世英《哲学导论》这本书,仔细看了好几遍,提炼每个主题下可以考的题目。哲学史也很重要,所以后来也梳理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基本脉络。
《媒介·社会》主要关注美国媒介产业。
5.考研三点建议
一是要坚持到底,不管你自己复习的怎样,一定要从头坚持到尾。当你走完这条路时,你会成长很多。
二是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焦虑、沮丧、自我否定、愤怒等负面情绪在考研路上从不缺少,不能打败他们的终将被他们所打败。任何时候都要积极乐观,始终为自己打气。阳光总在风雨后。
三是要合理制定计划,并结合自身实际。
更多考研信息,欢迎下方留言!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专业】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