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值得关注的热点当属大类招生。许多家长、考生可能对此还不怎么明白,而它恰恰又是能否准确报考的关键所在。
何谓大类招生
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此谓“大类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科阶段前1至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大三时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
目前,我国已有近一半多的“211工程”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近几年,已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试行按大类招生模式。
大致三种模式
一是按学科招生。这是现在很多高校都普遍采用的招生模式,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
二是高校以“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 清华大学 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等。
三是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新生入校统一进入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大二再分专业。
好处到底在哪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跟着感觉走”的现象非常普遍。选择志愿时,大多数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选择比较盲目。
按学科大类招生后,可以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考生虽然只填报了四五个志愿,却可能涵盖了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
另一方面,高校按大类招生之后,表面上看招生专业数量少了,实则每个招生专业的名额相对增加了,考生的专业录取率也将会增大。考生在填报某校一个“大类”时,等于填报了好几个专业。过去报考同一大类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专业之间一般存在专业级差风险问题,按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风险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录取的机会。
分类招生面试回答技巧
分类招生面试回答技巧,求职的时候hr最看重的是个人能力,职场上最忌尺寸把握不当,职场是复杂的,在职场中要积极保持人际关系,学会分类招生面试回答技巧,职场达人非你莫属!我现在就给大家分享关于分类招生面试回答技巧。
分类招生面试回答技巧1
在整个应聘过程中,面试无疑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事关成败。同时,面试也是求职者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面试发挥出色,可以弥补先前笔试或是其他条件如学历、专业上的一些不足。在应聘的几个环节中,面试也是难度领先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因为缺乏经验,面试常常成为一道难过的坎儿,有很多毕业生顺利通过了简历关、笔试关,最后却在面试中铩羽而归。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能够更好地应对面试,我们采访了一些企业的面试官,请他们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谈一谈应届毕业生应该如何准备面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做准备不面试几乎所有的面试官都强调,求职者面试一定要有备而来,北京外企服务集团人力资源分公司的李毅光说:“一定要记住,不做准备不面试。”
面试前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了解应聘单位和应征职位。 金山软件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胡斌说,面试前一定要知道你去应聘的这家单位主要业务是做什么的,主要对手是谁,你所应征的职位的工作内容,同时,你还应该了解自己,清楚你在哪些方面适合这个职位。IBM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员付蓉说:“面试时,我们都会问求职者对我们公司了解多少,如果他能很详细地回答出我们公司的历史、现状、主要产品,我们会高兴,会认为他很重视我们公司,对我们公司也有信心。” 2、着装。面试时的仪表风度很重要,吉通通信的招聘经理伊力扎提说,面试官对求职者的印象常常在前30秒就已经形成了,所以面试官们都强调求职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和精神风貌。IBM的付蓉说,以前大家都认为面试时一定要穿正装,比如男孩子要西装革履,女孩必须一身职业装,其实着装主要看公司的风格和职位特点,像雅虎、搜狐这些网络公司着装都比较随意。伊力扎提认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着装不强调西装革履,但一定要整洁干净。 ■展现真我■平等相待 调整面试的心态 吉通通信的招聘经理伊力扎提说,作为应届毕业生初次参加招聘,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招聘的成败。
面试心态的调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展示真实的自己,不要卖弄技巧。面试官们都认为,求职者面试时切忌伪装和掩饰,一定要展现自己的真实实力和真正的性格,这不仅是面试成功的基础,也是以后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基础。有些毕业生面试前阅读了很多谈面试技巧的书籍,如《成功的技巧》、《如何赢得上司的信任》等等,按照所谓的流行标准在面试时把自己塑造一番,比如自己明明很内向,不善言谈,面试时却拼命表现得很外向、健谈。这样的结果一是不自然,很难逃过有经验的面试官的眼睛;二是不利于自身发展。即便是通过了面试,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往往会根据你面试时所表现的性格、能力给你安排适合的职位,其实这对求职者的职业生涯是有害的。伊力扎提说,毕业生面试前需要去学习、去提高,但目的是把自己的能力、品格更好地表现、突出出来,而不是伪装和掩饰。 2、以平等的心态面对面试官。面试官和面试人是平等的,很多毕业生面试时都非常紧张,就是因为把二者的关系理解成上和下的关系,如果能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面试官,就能够避免紧张情绪。特别是在回答案例分析的'问题时,一定要抱着我是在和面试官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心态,而不是觉得他在考自己,这样就可能做出很多精彩的论述。 3、面试时的态度一定要坦诚。接受采访的人事经理都认为做人优于做事,所以,面试时求职者一定要诚实地回答问题。IBM的付蓉说,她以前曾经面试过一个女孩,面试时她说自己有男友,进入公司后又说没有男友。付蓉问她原因,她说在一些介绍面试技巧的书里看到如果说有男朋友就会给人稳重、有责任感的印象。付蓉说这样做非常不好,因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员工的培训、调动,面试时的欺骗行为将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轻装上阵■注意动作
面试的注意事项
1、准时。这是所有的面试官都强调的,因为面试的人一个接一个,顺序都是安排好的,如果一个人迟到的话,就要影响下面的人,而且也会给面试官不好的印象。所以一旦遇到堵车或有其他紧急情况不能按时到达,应该立即给公司打电话予以说明。 2、面试时要携带简历及相关材料,比如证件、证书等。 3、不要带很多物品。如果携带大包小包去面试不方便也不礼貌。 4、注意肢体语言。外企服务集团人力资源分公司的李毅光说,很多毕业生是第一次求职,面试时紧张,于是那些紧张的肢体语言全都表现出来了,像腿抖、手抖,说话带颤音,这些一定要注意避免。同时,还要注意纠正一些不好的习惯性动作,比如思考时手不自觉地放到嘴边,或是咬手指头,做沉思状。李说,好的肢体语言应该是微笑,并对视对方的眼睛,因为对方在问你问题的时候,肯定也通过你的眼睛来观察你。 5、注意礼节礼貌,比如进来之后问好,面试结束时表示感谢。
分类招生面试回答技巧2
一、面谈提问技巧
1.提问的方式
(1)终止式
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如“你是不是了解这个职位?”、“你是不是喜欢做×××(某个职位)?”。这种问话方式明快简洁,但是少用为妙,因为这样的提问方式没有鼓励应聘者开口说话。
(2)开放式
开放式提问迫使应聘者非回答不可,“你对OJT(onthejobtraining=工作场所教育)有什么看法?”、“你对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法如何?”。
开放式提问是最正确、应用最多的问话方式。
(3)引导式
问话的目的在于引导应聘者回答你所希望的答案。如“你对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法如何?……不是很好吧?”
这种问法一般来说最好避免,除非你心中有数。
(4)假想式
采用“如果”的问题方式,如“如果你与客户谈判,你会怎样安排呢?”。若是用的得当,很可能让你了解应聘者的想法和能力。
衡阳人才网
(5)单选式
问话要求应聘者在两害之中取其轻。如“你跳槽,是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呢?还是认为自己太自负?这种问法未免过分,应该避免。
(6)多项式
同时连续提出好几个问题。如“你以前的职位都做些什么?有什么特点?你在职位上有什么优势?劣势?”这种问法很难得到完善的答案。
2.主持人的“自问”准备
面试之前,主试人最好进行以下“自问”准备,让自己“心里有数”,从而提高成功录用机会:
(1)该申请人需要具备怎样的人际沟通技巧和技术性技能,才能胜任有关职位?
(2)我需要该申请人在有关职位上工作多久?
(3)该申请人以前在有关职位上工作了多久?
(4)我们将会给予什么样的晋升机会?会安排训练吗?
(5)假如有关人选的工作表
大类招生有什么优点和弊端 高校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 大类招生近几年成为高考的热门话题,很多高校纷纷开始实行大类招生,也有一些高校却开始反对大类招生,这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这个争议,还是要从大类招生的利弊开始分析。
求学宝给你分析下大类招生有什么优点和弊端 高校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
大类招生的优点
1、推迟专业选择,减少选专业的盲目性。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能在专业选择上有个大致的方向,但是对该方向涉及的具体专业的细微差别还无法分辨。一般按照大类招生的学校,在学生进入学校经过一至两年的大类培养后,再实行分专业培养(只能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选择)。这种招生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在不了解专业的情况下“一选定终生”。2、增加录取机会,缓解考生压力。采用大类招生后,学生在填报志愿选择的是大类而非专业,这样考生志愿涵盖的专业数会远远超过6个。一个大类包含过去几个专业,如果学生可以填报六个大类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学生填报了十几甚至几十个专业。学生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选择的空间。另外,按大类填报志愿,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消失,专业招生人数也相应增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录取的概率。这对压线填报志愿的考生,降低了因几分的差距而和自己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的风险。
3、更加贴合学业兴趣。经过一至两年的大类培养,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基础课程和学科技能,利用与学长、辅导员、老师的交流加深对各分流专业认识,结合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未来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专业分流时再进行一次有准备的选择,尽可能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比如经济学类包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三个专业,从近年就业情况分析,金融工程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平均薪资高于其他两个专业,但是该专业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要求也高于其他两个专业。
4、平衡冷热专业。大类招生有利于使“冷热”专业趋向平衡。能够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过去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对专业不了解,经常造成的“冷、热”专业分化严重现象,也相应地引起高校冷热专业教学资源投入的不平衡,这种恶性循环使冷热分化日益严重。大类招生在招生过程中不分专业,而一个大类中通常包含着“冷、热”专业,这就无疑相对提高了“冷门”专业学生的质量,淡化了因过分强调专业而造成的种种矛盾。
5、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基础知识更加扎实,更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现在就业市场化,大学的很多专业设置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采用大类培养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专业,强调基础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的比较全面,比较扎实,综合能力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广,适应能力也更强。而就业后所需的专业能力可在工作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即可满足要求。
大类招生的弊端
求学宝认为不能只看到好处,还得看到它的缺点。
1、专业分流时,可能难以选到目标专业。大类招生暂时延迟了学生的专业选择时间,但未来还是要面临如何选专业。按大类招生进入学校后,经过1~2年的学习,将进行大类分流(分专业)培养。大多高校的做法都是按照入学后的1~2年的学习成绩(学分绩点)排名,设定一定比例进行分流。这样做的结果是,成绩排名靠前的“优秀学生”聚集到“热门专业”,其他学生分流到“冷门专业”。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大类专业,可在选专业时,受成绩排名等影响,难以选到目标专业;有些学生对某个专业有浓厚的兴趣,但因为成绩原因,也无法选到自己的目标专业。
2、加剧了“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就财经类高校而言,在按学科大类招生后进行专业分流时,几乎所有学生都热衷于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审计学等少数优势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资源与设施等都与“蜂拥而至”的学生不相匹配,教学质量难免“偷工减料”。难怪有些财经类高校的热门院系本科生人数多达五六千人之多,而一些冷门院系则“门庭冷落”,如此景象也让一些高校“受不了了,不得不紧急刹车。
3、存在暗箱操作风险。按大类招生以后,很多大学在专业分流的时候都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广东某高校的招生就业处处长介绍说,“一些学生家长能量很大,他们的孩子入学后学习不算努力、‘成绩’却很优秀,就是为了能够转入理想的专业”,正因为此,这位处长从当初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最早支持者”变成现在“最大的反对者。参考求学宝有关于高考报考的各类信息。
欢迎交流讨论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应对大类招生有技巧】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