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音鼓属单皮膜鸣乐器,由鼓面、鼓桶以及鼓槌组成,可发出固定频率(即音高)的声音,并能够在五度音程范围内改变音高,音色柔和、丰满,音量可控制,有单奏和滚奏两种演奏方法。小军鼓属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由鼓腔、鼓压圈、打击皮等组成,音色清晰、明快,伴有沙沙的声音,有单奏、双奏、滚奏三种演奏方法。
——交响乐知识之十九
老侯
《鲍来罗舞曲》,丹麦国家交响乐团演奏。
请看上面的视频,从开始乐段,小军鼓就全程为旋律伴奏,熟悉的鼓点,魔性的节奏,把你带入一个梦幻的境地。没有小军鼓,那么乐曲就是另一个味道了。
交响乐队中,最有趣、花样最繁多的,应该就是打击乐器。
交响乐队各声部组中,打击乐组属于色彩型乐器乐组。打击乐器组被比喻成“魔法厨房”,花样繁多的打击乐器,就像刺激味蕾的各色调味料,为整个乐曲的旋律“添油加醋”,在演奏员精湛技艺和娴熟手法的调理下,让乐曲这道大餐,给人们带来味道十足的听觉享受。
底特律交响乐团打击乐组的一天。
翻开一本现代交响音乐作品的总谱,大量异国情调的名称跃然纸上:邦戈鼓、康加鼓、沙锤、铙钹、马林巴、木琴、拇指琴及箱鼓等等。在现代音乐中,它们经常会被用到,它们的作用是增强色彩。
打击乐器是靠敲、刮、摇、摩擦等动作产生音响效果。
按照发出声响的方式,人们把它分为两类:
一类是膜鸣乐器,靠击打覆盖乐器上的膜发出声响。演示:定音鼓、小鼓、大鼓、康加鼓、邦哥鼓和铃鼓;
一类是自鸣乐器,敲击乐器自身,就能发出声响。演示:钢片琴、木琴、马林巴、颤音琴、管钟、木鱼、三角铁、吊钹、扬琴、钹、锣、编钟、铃。
一般来说,打击乐器分固定音高和不固定音高两种。
固定音高的,像定音鼓、木琴和钢片琴等。不固定音高的,像小鼓、大鼓、三角铁等。
锣又分有固定音高的和没有固定音高两种,西方的锣一般没有固定的音高。
打击乐组除了马林巴、木琴还有竖琴之外,其他的像大锣、定音鼓,基本上都是定音,音高固定了,演奏就是以节奏为主,所以说它是属于色彩型的乐器。
随着乐曲的多样化,打击乐器丰富的节奏性得到体现,定音鼓和小军鼓作用越来越关键,它们能带动起整个乐队的节奏,定音鼓的应用比较多,它主要用来增强乐曲的气势,其次是小军鼓、大军鼓、钹、木琴等,所以,定音鼓为首席。
不同的乐器,演奏员要使用不同的打击工具,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要面对不同的乐谱,同时控制多种乐器,一人多能。
德克萨斯乐团乐手展示操控多种打击乐器。
打击乐看似简单,一专多能之外,还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从第一小节开始就在打,虽然通常有的时候会休息十几小节、二十几小节。但整场演出都要全神贯注,演奏一些快速段落时,可能需要背谱,比如演奏管钟、木琴或马林巴。
交响乐的旋律一般由弦乐和管乐来完成,打击乐器是辅助的,但这并不意味打击乐器不能完成旋律的演奏,马林巴和木琴、竖琴可以演奏旋律。
伯明翰乐团演奏《蜘蛛侠》主题音乐。
有些乐曲是专门为打击乐写作,打击乐是主角,弦乐、管乐成为伴奏,乐手充分展示打击乐技能,熟练操控各种乐器,充分展示它们的声部特色。
当然,打击乐的主要功能还是整个旋律中最点睛的那一下,起到的是情绪渲染、提升的作用。
定音鼓与双簧管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里哭坟一节,坟开了,祝英台跳进去,此时如果没有那“哐”的一声大锣响,你就感受不到那种情绪的喷发。
有意思的是,锣并不只是在中国交响乐中出现,它事实上就是西洋交响乐队中的标配,而且是交响乐队中唯一来自中国的乐器。有心人会注意到,它出现在了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
普契尼创作《图兰朵》之前,曾任意大利驻华外交官的Baron Fassini Camossi给他一个有中国音乐旋律的八音盒作为礼物,这里面就有《茉莉花》。普契尼用了这些旋律里面的三支,包括阿尔图姆皇帝出现时的合唱,向月亮祈祷时的童声合唱《茉莉花》。而《茉莉花》也成了图兰朵公主出现时的主旋律。
普契尼为此歌剧也特地订制了一套13个锣。
现代交响乐不断融入其他国家和地区音乐风格,打击乐器也开始作为旋律乐器使用。现代管弦乐队里增加很多非洲、亚洲音乐里音色奇异的打击乐器,交响乐的音色越来越丰富。
架子鼓地鼓和军鼓的区别在于协作肢体和发声形式。
1、协作肢体。
军鼓的协作是左右手,套鼓是四肢。在军鼓中,不论是进行曲还是交响乐甚至高级练习曲与独奏曲。所协作的无非是两只手之间相互的配合。左右手齐打是几率极小!军鼓的重心点是所要敲击的点。
而架子鼓最既然不同的就是齐打是最最基础的基础。四肢的分离和组合,共同的击打,抬和放之间的配合的重心在于身体的中心点,也就是腰。
2、发声形式。
军鼓是一个鼓发出多个声音的艺术,架子鼓是许多鼓发出统一声音的乐器。军鼓在音乐中的作用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一个鼓当成多个鼓来打。而架子鼓的不同是,用上千种音色完成一个声音。也就是用很多鼓当成一个鼓来打。
架子鼓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镲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镲。在此基础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
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爵士乐中,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乐手保持默契的合作状态。
最初期的爵士鼓非常简单,只有大军鼓、小鼓和军镲。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结束,能歌善舞的黑人从解散的军队那里获得不少乐器。如大小军鼓、钹镲等,(这些乐器几乎成了后来爵士乐中的主要乐器)天才的黑人把各类鼓镲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架子鼓的雏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架子鼓
百度百科-军鼓
西式打击乐器所用的鼓槌的顶部都做有槌头,而中式打击乐器的鼓槌通常只是一根木棒(锣槌除外)。由于槌的不同,再加上鼓面材料的不同,所以在敲击方法上要有一些区别。
再比如在鼓类乐器中,西式小军鼓演奏力点的感觉应当是槌头、食指、手腕的结合,由于小鼓的声音反应比较灵敏,所以演奏中要掌握力度、节奏以及速度的变化,多用气少用力,多用槌头少用胳膊的原则。
中西打击乐器在构造原理上基本是一样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体鸣乐器,由物体本身敲击产生音响的,像西洋的镲、木琴、管钟、牛铃等。中式的各种铜制响器、梆子、木鱼等。
另一类是膜鸣乐器,简单的说就是各类带皮的鼓类乐器,敲击鼓皮产生音响,这一类就不用再单独举例了,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
中西打击乐在构造原理上虽有相同之处,但在制造方面确有较大差别。比如西式的定音鼓与中式的中国大鼓早期都是作为战鼓来使用的,当时定音鼓是大小各一个放在马背上,由鼓手在马上敲击鼓点,鼓舞士气,带领军队前进。
中国大鼓一般是放在战车上,有指挥者敲击,指挥军队进攻,随着鼓点的变化,改变一些阵法、战法。《左传》中著名的《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讲的就是这种情况。中西这两种乐器虽同为膜鸣鼓类乐器,但在制作上、发展上确有不同。
定音鼓是用铜质材料作鼓腔,用牛皮或兽皮作鼓面,周边有螺丝用以调节音高。初时的声音比较单薄,比较燥,后来慢慢的改善铜质材料的成分,鼓面也改为合成材料,调节音高的机械装置不断完善,使定音鼓的声音变的浑厚丰满,张力很大,融合性很强,各种乐队都可使用。
中国大鼓都是用木制材料作鼓腔,用水牛皮做鼓面,把水牛皮泡软拉紧后绷在鼓上;音调的高、低主要是靠天吃饭,天气干燥调门高,天气潮湿调门低。
有时为了音高也用火烤鼓面,蒸发掉水分,达到需要效果。中国大鼓的声音低沉、浑厚,具有中国皇家的恢宏与威严,在制作上一直是沿袭传统制作工艺。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定音鼓和小军鼓的区别】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