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认知的三个层次包括:亲和之美、并育之美、无言之美。亲和之美是审美认知自然境界的最低层次;并育之美是人类审美认知自然境界的中等层次;无言之美是人类审美认知自然境界的最高层次。
人们对美的欣赏或者说对美的鉴赏,实际上包括高低不同的三个层次:
1、审美感受。
所谓审美感受,就是在审美情感基础上的一种主观体验,就是一种审美感知。审美感受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一是主观性,审美感受是一种主观的东西、主观的审美认识、主观的情感体验。
所以,这种主观的东西往往更多的带有个人的色彩,更多地受到个人的社会经历、个人的素质、个人的理念、修养、经验、情趣、心境的影响,而且是随着个人素质的变化而变化。
2、审美联想。
审美联想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实现的。所谓审美联想,就是指审美主体从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出发,通过回忆其他有关事物而引发的由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联想的心理活动。
审美联想的实质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表象的再现、组合和改造,这一过程初看是从表象出发又回到表象,实际上是在更高一级基础上的回复,是审美鉴赏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可以达到超越时空的限制,既取得感受上的相对自由,又取得更深、更高层次上的审美感受。
3、审美意境。
审美意境是审美活动或审美鉴赏所达到的境界,是建筑在审美评价基础上的表现或者说是人们在审美欣赏或鉴赏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这个境界应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思想家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审美意境或审美理想本身也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即意趣、意象和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1、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
2、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自然”,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3、审美活动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总之,我们在建设真正具有国际性的现代美学的时候,我们在进行新的理论创造的时候,不能离开中国的传统美学。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传统美学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被打开的宝库。
审美的四个层次是技术层面的审美、社会经济层面的审美、精神层面的审美、宗教层面的审美。前两个层面的审美是世俗的,更多的是关注审美对象,而后两个层面的审美是超俗的,主要审视主体的精神。
第一个层次:是欣赏者最初接触到的审美因素,文艺作品的韵律、文字、结构、节奏等形式美因素,它能够唤起艺术形象,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传达某种富有意义的内容。
第二个层次:在审美结构层次中显得比较突出,包括了作家主观的理解、评价和客观的社会生活内容,是文艺作品的形象体系暗示、指向的一定历史内容,它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因素,被包裹在了美的形式中,是一种情操美、人格美、理性美、道德美。
第三个层次:隐藏得比较深,,它是意境或者形象的象征意味,是文艺作品的象征意蕴,必须要深入的把握作品历史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得到领悟。
第四个层次:是建立在前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将前三个审美层次高度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把握形式与感受形象,体验和理解内容,探究意蕴。
另外的说法:
审美大体可分为四个层次:最低层名为“艳俗”。如民俗中大红大绿的年画;如现代青年中独特怪异而红黄蓝绿的发型。比“艳俗”高一个层次是“含蓄”。
中国的诗词、山水画、文学作品大多都体现含蓄的美。“含蓄”与“艳俗”的区别如同林黛玉与刘姥姥。但它们都是经过修饰的美。只是含蓄比艳俗更注重“艺术规律”。从这个层次进发,往往会走偏。如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病梅”(有意把梅花的枝条弄扭曲,减少养分的供给,使梅花不能完全开放。)。
再如中国古代要女性缠足,以小脚为“美”。这些都是病态的审美理念。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理念与此完全不同。“含蓄”再向上的审美层次是“自然”。所谓“大巧不工”、“至美不饰”就是讲这个层次的美。真正美的事物是不需要过多修饰的。
保持“自然的原生态”就是美、是健康的美、是符合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的美。这种美简约而不简单。“自然”再往上是“灵性”。审美达到这个层次的人真的不多。
“灵性”的美是美学世界里的“相对论”。它已经完全领悟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当中那些对美“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如果真要很形象的说明那就是梵高的画。他的画很多人看不明白或不太理解,“为什么他把太阳画成黑色的?”
审美达到这个层次的人真的不多。“灵性”的美是美学世界里的“相对论”。它已经完全领悟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当中那些对美“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如果真要很形象的说明那就是梵高的画。他的画很多人看不明白或不太理解,“为什么他把太阳画成黑色的?”
“灵性”这个审美层次已经超出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怎样欣赏事物的美?如何表现自身的美?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和美的创造者的审美层次。你有怎样的审美层次你就有可能有那个层次的美。
审美认知包含了审美期待、审美感、审美判断。审美认知是指个体审美认知能力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主要有两种理论。(1)审美认知发展的三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伍尔夫提出。
(2)审美认知发展的五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H.加德纳提出。
理解,是审美心理中的理性认识活动。这种理性认识绝不是游离于感性体之外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而是在感性直接观照里所渗透的对审美对象本质的理智把握。影视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首先,观众要与银幕上的影像世界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也就是说审美主体要采取一种自觉的观赏态度,意识到自己是处于一种非实用的审美状态。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直接伴随着实用,它常常是行动的先导,而审美情感则是精神上的愉悦,并不要求深化为迅速的行动。其次,观众应具备一定的影视文化修养,熟悉和了解影视的语言、结构、节奏、技巧以及影视的各种美学特征和艺术手法,尤其是当代电影、电视中的时空颠倒、声画对位、跳切、变速摄影、意识流、内心独白、闪回镜头等等,才能更好地欣赏影视作品,并获得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这就要求影视观众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影视作品中融合着的意蕴和哲理的直观性把握,它更脱离不了理解因素。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作品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西方美学中,作品追求“意味”或“哲理”,都认为它是审美的极致。对于影视作品中这种深刻内涵的把握,应当是影视审美心理中理解因素的主要对象。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审美认知的三个层次】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