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高考政策十大变化

 2024-11-04 05:39:01  阅读 836  评论 0

摘要:离高考不足两月,相关政策法规及实施办法相继出台。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了解到,与往年相比,2021年内蒙古高考政策有10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有,首次有限度放开区外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招生报考类别增加编导类,在考生资格审查方面更加严格,高考加分政策调

离高考不足两月,相关政策法规及实施办法相继出台。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了解到,与往年相比,2021年内蒙古高考政策有10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有,首次有限度放开区外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招生报考类别增加编导类,在考生资格审查方面更加严格,高考加分政策调整等内容。

新政一 【“异地高考”首次“破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内蒙古参加中高考】

2019年内蒙古高考政策十大变化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去年3月出台的《关于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内蒙古参加中考和高考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月28日,自治区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印发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户口从区外迁入内蒙古者在内蒙古参加高考的相关条件界定工作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这标志着继去年“异地中考”政策破冰后,今年“异地高考”新政也将如期实施。

截至2021年4月1日,从区外迁入的考生,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可在户籍所在地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并可参与本专科院校录取:

一是本人具有内蒙古高中阶段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二是本人取得内蒙古户籍满2年;三是家长在内蒙古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职业且纳税均满2年。2021年的相关政策按照2021年执行。

新政二 【政策性加分变化:享受政策性照顾的考生涉及13个类别与五部委文件略有不同】

内蒙古调整后的高考加分政策中,享受政策性照顾的考生涉及13个类别,与五部委的文件大体吻合,个别地方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体育优胜者加分方面,内蒙古仍维持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考生不予加分的政策,只对参加自治区级体育比赛取得个人前六名、集体项目前三名的考生,按相关程序认定后并参加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予以加分。

二是鉴于内蒙古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使更多的少数民族拔尖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按照历史沿革,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或者降低分数投档的情形,可取其最高的一项分值与少数民族高考政策性加分累加,累加后的高考政策性加分不得超过30分。而教育部等五部委规定的高考加分不得累加且分值不得超过20分。因此,超过20分的高考加分只能算作地方性加分,由高校决定,但区内高校必须执行。

大赛获奖学生加20分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自治区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毕业学生,当年可在其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档;且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毕业学生,当年可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档,但不具备保送资格。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及以上的学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在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时,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见义勇为学生加10分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应届毕业学生,从可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调整为加10分向高校投档。受到全国、自治区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的应届、往届毕业考生可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调整为10分向高校投档。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由可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调整为增加10分向高校投档。

累积加分不超过30分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或降低分数投档的情形,只能取其最高的一项分值与少数民族高考政策性加分累加,累加后的高考政策性加分不得超过30分。

内蒙古高考考什么

全国乙卷。

2022内蒙古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满分750分。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高考全国卷不会因考题差别导致教材差别,一切都是遵照高考大纲命题的。高考后试卷不能拿走,高考试卷会密封后送到指定的阅卷场所,阅卷后的高考试卷属于高考档案的一种,要存档保留一定年限的,考生是无法再次接触到自己的高考试卷的。

内蒙古高考新政策: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等第折合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在上述9个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等第(优秀)加2分;每取得一个B等第(良好)加1.5分;每取得一个C等第(及格)加1分。

而2014年作为过渡,在学业水平考试的9个科目中,凡取得A(优秀)、B(良好)、C(合格)等第的科目,均按1分计入高考总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各类学生,在自治区参加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长期有效。

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毕业的往届生参加高考,若对其首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满意的,可及时报名重新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重新考试后,同一科目以相对高的一次成绩等第折合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同是一张卷,内蒙古分数线这么低,在内蒙高考有何优势?

录取分数线较低,主体民族(蒙古族)和三少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在高考成绩上加10分。

对于高考来说,公平是相对的,由于人口数量,教育基础水平等众多因素,即使是同一张试卷,在不同省份录取分数线不同,差别很大,特别是在全国2卷中,体现的特别明显,我国用全国二卷的地区有: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陕西,重庆。

宁夏文科一本线最高528分,内蒙古文科一本线最低501分,相差27分,重庆理科一本线最高524分,宁夏理科一本线最低463分,相差61分。

内蒙古高考加分

内蒙古自治区从2014年起执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教育部门公布的新高考加分政策,享受政策性照顾的高考生涉及13个类别。其中,思想政治品德事迹突出及受到全国、内蒙古自治区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的应届毕业生,高考录取时将增加10分投档。

内蒙古对可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以及所加分数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有两类考生可加20分并具备保送资格,一是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考生,二是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遴选进入国家队的应届考生。

有三类考生可加20分,但不具备保送资格,一是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考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蒙古族加分政策

内蒙古:调整照顾性加分政策

“调整政策性照顾分数累计方法,调整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科目,对录取批次安排、考生填报志愿方式等作出进一步的改革。”记者日前从内蒙古教育考试中心获悉,今年内蒙古普通高校招生政策有了新变化。

按照新规定,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如有多项增加或降低分数的条件,由“可累计照顾分、累计照顾分不得超过30分”改为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与少数民族政策性照顾分累计,累计照顾分不得超过30分。

除上述5个民族以外的考生,如有多项增加或降低分数的条件,由“可累计照顾分,累计照顾分不得超过20分”改为“不可累计照顾分,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作为考生照顾分,最高的一项照顾分值不得超过20分。”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科目由去年的“2+综合”方案改为统一考语文(蒙古语文)、数学(蒙授数学)、英语和不同报考类别的专业综合课,英语列入必考科目,但不计入总分,不进行听力测试,录取时将成绩提供给有关高等职业院校。

此外,依据教育部规定,今年内蒙古也将调整录取批次顺序:将专科提前录取调整为本科第三批录取后、高职高专批录取前进行。区内本科院校完成录取后原则上不再安排补录。

为了进一步增强考生填报志愿的准确性,提高考生志愿满意率,自治区在去年考生通过信息卡填涂各批次第一志愿、通过网络分段多次填报其余志愿这一重大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实行本科第一批从第一志愿开始所有志愿都在网上填报的方法。

网上填报志愿时间段内,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将阶段性地公开各科类、各院校、各专业剩余招生计划,考生可根据这些信息及本人情况、院校招生专业要求、院校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录取规则等,在网上填报志愿,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改所填报的志愿,直到满意为止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19年内蒙古高考政策十大变化】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132205.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43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