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学和专业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家长为孩子完全做主,似乎考生只是家长的替身,考生在按父母的经验生活。这个误区背后是家长经验的有限性对孩子未来的限制,是家长替代孩子选择带来孩子的被动和埋怨。家长正确的角色,应当是帮助收集信息,提供各类建议,最终一定由孩子自我决定自我负责。孩子的自主带来成熟,带来责任感和未来前行的动力。
误区二:家长和考生盲目选择流行专业。有些高分考生家长明知孩子喜欢考古专业,但分数高,因而一定要选择金融学专业,选择经济学专业。目前的流行专业意味着当下招生数量很大,这首先意味着四年后孩子将面临同类人群激烈的竞争。此外,如果八年后这个专业不流行了,孩子怎么办呢?
志愿填报阶段有着简单的技术因素可作参考,比如某大学和专业最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孩子在中学和所在地区的排名等。各地招办、社会服务机构、大学和中学一般会帮助家长获得这些信息,对于成绩很高的考生,大学还会做出专业优先选择承诺。我们暂时不讨论专业选择表面的技术因素,专门谈谈背后的实质。
何为“专业”?
何为“专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认为专业本质就是一组课程,学生通过大学专业学习形成大脑中的一个知识结构,所以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自己的知识结构。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以学科为参照标准,被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大类。我认为可以有一种更加具有解释力的分类,那就是学科标准、职业标准和学生标准(个人专业),其中学科标准包含单一学科、跨学科和问题中心三类专业。
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一种标准是学科。知识本身以学科为标准进行划分,是知识日渐丰富之后人类不得已的选择。教师在选择课程(知识)形成专业、也就是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时,以学科为标准仍可以有三种方式对知识进行组合。第一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可以称为单一学科,就是教师从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中选择核心知识教给学生,比如物理学专业。第二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可以称为跨学科。教师在选择向学生传授的一组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从两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中选择知识进行课程组合,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比如北京大学目前在国内率先设置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第三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称为问题中心。教师在选择向学生传授的一组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以一个重要问题为中心,跨越多个知识领域组织课程,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本科专业,如“电影研究”和“犯罪学”专业等。
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二种标准是职业。知识本身以职业为标准进行划分是对知识的另外一种分类,这种分类具有更加直接的意义。教师在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以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的职业为标准。比如,“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以培养机械工程师为目标,还有“护理学”、“会计学”等等。
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三种标准是学生自我设计的个人专业,是由学生提出、来自学生视角的知识组合,因此可以称为个人专业。在这个大的分类名称之下实际蕴涵了知识组合无限的方式,其内涵是充分发散的,其知识结构是学生给自己设计的,是独特的和个别的。这类专业目前国内极少。
学生构建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辅修/双学位学习,这意味着考生在大学学习时,在主修一个专业的同时可以辅修一个专业,进而构建出包含两个领域的知识结构。辅修/双学位的成才个案有很多,其一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他本科取得数学和物理两个学士学位。第二位是世界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教练鲍曼,他的大学专业是儿童心理学,辅修古典音乐作曲,并担任学校游泳队队长。鲍曼的主修专业儿童心理学在对菲尔普斯的训练中发挥出独特作用;其古典音乐作曲的训练在菲尔普斯的游泳节奏中表现出来。
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比如,主修生物+辅修数学,对于攻读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生有利;主修物理+辅修化学,对于攻读物理化学的研究生有利;主修地质+辅修生物,对于攻读古生物的研究生有利……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曾说,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正是物理的分析方法和化学关于分子结合键知识的共同运用,对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起到了作用。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可能是无限的,因此跨学科知识的组织模式不能硬性规定,而应当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一名中国学生张泰苏在耶鲁大学所选择的双学位为历史+数学,这种选择所体现的学科交叉便超越一般的观念。张泰苏在写给北京大学的信中说,耶鲁“近年来不少学生选择双学位,以增加日后的选择,而这两个学位无需相互关联。数学与经济、数学与计算机等互补性组合固然广受欢迎,但经济与美学这类选择也无人非议。定专业只凭个人能力与兴趣”。
大学是否能提供很多辅修/双学位的学习机会,是报考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有些大学主修专业学分太多,因而辅修/双学位教育基本无法开展。北京大学最近小语种的报考非常热门,其重要原因就是北京大学提供多达30多种辅修/双学位的机会,小语种加上辅修使得学生的就业去向更加宽广。
兴趣与天赋
选择专业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家长和考生应该选择那些考生有兴趣也有天赋能力的专业。
中学生应当时常问自己一个大问题,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即使这个专业很热门,也不应该选择。
考生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家长需要提早做出一些准备,比如让孩子提早接触各类职业,随着孩子的成长帮他安排职业的参观和实习。中学的教育家们(不包括追求应试成绩的校长)在中学应当安排很多的选修课,使学生对宽广的知识领域有所涉猎。如果家长和中学的教育家提早有所准备,家长和考生才会在关键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智慧的家长和考生有很多机会站得先机。
考生了解到自己的天赋能力更加困难,学生甚至必须经过大学专业的一段学习才能对自己有初步的了解。比如,一个考生如果对数学专业非常感兴趣,但经过大学一年的努力学习,成绩比较差,这可能说明学生虽然对数学专业感兴趣,但数学专业对他并无兴趣,未来学生在数学领域和那些虽然没有特别努力就取得很高成绩的人一起竞争,其职业生涯难有出类拔萃的机会。这意味着考生应当转专业,寻找自己的天赋所在。
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专业天赋必须经过大学专业的学习和尝试,大学的制度设计应当给予学生专业选择和转专业的较大自由。理想的制度是允许学生在大学入学时不选择和确定专业,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后再选择专业,这已经成为美国一流高校普遍的制度。国内最接近的制度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和宁波大学阳明学院。第二种较为理想的制度是按大类招生,这会给予考生较为宽阔的选择空间,比如浙江大学按六个大类招生,南京大学按十个大类招生,考生都有更多选择和转换自由。第三种较为理想的制度是宽松的专业转换制度,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就给予学生自由的转专业空间。
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转专业制度严苛的高校,比如四川某大学规定只有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前10%,才能申请转专业,一个学生的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前10%,这说明该生非常适合这个专业,其能力与兴趣与这个专业匹配恰当,他恰好不应当转专业。那些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这个专业,能力的欠缺或心理上的排斥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暂时不佳。如果转到他们更加有兴趣、更加适合的专业,他们才可能取得更好成绩。
家长和考生要多加留心学校转专业等相关制度,在同等情况下尽量回避那些制度不科学不人性化的高校,选择用脚投票。
经验与想象力
选择专业需要具备远见和想象力,即使没有远见和想象力,要努力使自己具备开明和宽容的心态。家长们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如果家长对过去的经验、特别是有时成功的经验过分执着和强势,就会把孩子未来的发展限定在自己想象力和经验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家长的想象力和经验是有限的,停留在过去非常容易out(过时),这使得孩子注定难以成功,因为未来孩子成功的标志就是他们超越父母的想象和经验。如果乔布斯的父母、比尔·盖茨的父母按自己的经验和想象限制孩子的发展和探索,人类社会注定将失去两位天才,因为他们的成功一开始就不在父母的经验和想象之中。
远见有三方面的深刻含义。
首先,这个世界变化是恒常的,不变是短暂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专业选择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那些本科就选择职业型专业的考生。过去30年间,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同时旧的职业持续消亡。导致职业变化的原因大致有几点。
①经济体制转轨和政策变化因素。比如房地产相关行业兴起。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电报消失了;寻呼机从无到有,到达巅峰又消失了;计算机、网络、数码相关行业从无到有并发展为方兴未艾的产业。
大学的通识教育提供我们所说“专业”或者“职业”知识之外的教育。这种教育常常被认为没有“职业”的知识有用,或者说是无用的,这是通识教育被考生和家长忽略的原因,当然也有许多大学对其有所忽视。然而,这种“无用之用”,反而非常实用,甚至说有大用,原因即因为变化的恒常。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和专业,需要关注大学的通识教育,关注其设置和质量。如果一所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在同等情况下应当更加慎重选择。
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面对知识的迅速增长、职业的生成与消亡,一种选择专业的思路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训练心灵为目标选择专业,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专业选择思路,是远见的第二个内涵。选择哪种专业最有助于训练心灵呢?通常是最为古老和深刻的基础学科,包括哲学、文学、历史、物理学、数学、社会学等。比如,哲学所学的内容需要用很实用的技巧如写作、辩论来表达或表现,而写作与辩论的能力对一个人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应对变化有所帮助。美国哲学研究会常务会长施拉德曾说,在当今这样一个人们时常变换工作的时代,学习哲学无疑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哲学是一门帮助人们成为快速学习者的学科,它使人们在写作、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获得了强有力的训练。”据美国的大学理事会统计,美国选择哲学专业的学生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2倍。目前,国内高校哲学和历史都是冷门专业,浙江大学去年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只有3名,这说明还很少有人了解到这种专业选择的道理。黑格尔曾说:“绝对知识或知道自己为精神的精神,必须通过对各个精神形态加以回忆的道路来达到,即回忆他们自身是怎样的以及怎样完成它们的王国的组织的。”这句深刻的话从浅显实用的角度解读,其实反映的就是基础学科对于训练心灵的重要性。
家长和考生需要把本科专业学习和研究生专业结合起来考虑。比如,许多学生未来希望从事商业和金融业,他们本科就选择这些专业。如果他们注意到研究生中有MBA,目标是培养更加高端的工商管理人员,那么更明智的选择应当是本科期间学习一种基础学科,本科毕业后在商业企业实习,之后在研究生期间选择MBA。
(作者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 卢晓东)
将志愿填的太高,将志愿填的太低,只写第一志愿,只选择一个专业,根据别人的意愿填报自己的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对自己分数的预估来填写,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随便更改。
填报志愿时要避免的哪些误区,家长和考生都要注意?
1.误区觉得招生简章不重要。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招生简章是一张“广告纸”,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校而做的。所以我们对招生的一般规则漠不关心,不会当真。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根据教育部规定,招生简章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学校全称;学校地址;学校层次;学校类型,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招生人数和招生简章;外语招生要求;男女入学比例的标准;对体育和身体健康的要求;学校名称和授予的证书类型;学校联系电话;学校网站;其他重要信息等。
2.误区高考志愿填报完全是根据高考分数来决定的。高考分数线只是一个参考标准,是根据历年录取情况统计出来的。因为每年的高考试卷难度和报考人数都不一样,所以当年部分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会和往年有所不同,或高或低,这取决于报考人数和专业热门程度。尤其是那些“骑”在分数线上的同学,如果只靠分数线志愿,可能会让你失去一个很好的大学机会。
3.误区学校越大越好。志愿填报,很多考生和家长经常关注的是学校的规模,老师,学校的学生人数。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自己或者孩子未来几年学习的地方。规模大有利于壮大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平台。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上大学?总的来说,认为上大学是一份工作,就业的质量和学校的规模不是成正比的,有时候是成反比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大学一年毕业一两万,学校有没有精力去妥善安排一两万的学生。另一方面,有时候小而精致的学校就业质量很高,尤其是专业院校在特殊领域的认可度很高,所以不要认为学校越大越好。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考生和家长应警惕选择大学和专业的两大误区】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