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琵琶尺寸

 2024-10-29 16:42:01  阅读 709  评论 0

摘要:南音琵琶的琴身长93-104厘米,头为凤尾形,曲颈,共鸣箱呈梨状,腹部比较宽阔,背板以前采用松木挖空制成,现多用较硬木材制作,面板使用桐木,琴须颈正面有4个相附属,装有四弦,由低到高分别是母线、三线、二线和子线,定弦为d、 g、 a 、d1。第四季乐器知识 琵琶十九第四季

南音琵琶的琴身长93-104厘米,头为凤尾形,曲颈,共鸣箱呈梨状,腹部比较宽阔,背板以前采用松木挖空制成,现多用较硬木材制作,面板使用桐木,琴须颈正面有4个相附属,装有四弦,由低到高分别是母线、三线、二线和子线,定弦为d、 g、 a 、d1。

第四季乐器知识 琵琶十九

第四季乐器知识 琵琶十九

一、五弦琵琶

南音琵琶尺寸

   五弦琵琶: 汉魏之交,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书·音乐志》。公元五六世纪时盛行于中原。后来又流传到我国的南方。

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年间,五弦琵琶盛传不衰,并成为隋唐九、十部乐中西凉、龟兹、天竺、疏勒、安国和高丽诸乐的主要乐器。在唐代张祜 、白居易等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有对五弦琵琶的描绘,五弦琵琶的构造和古老的四弦曲项琵琶大致相同,到了宋代教坊己经不见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

在唐代,我国有多种乐器传入日本,其中在公元756年,传入日本的螺钿紫檀琵琶,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这张用紫檀木制成的五弦琵琶,工艺精细,通体施有螺钿装饰,腹面上还嵌有一骑驼人抚琵琶的画面,它己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曾制成一张五弦琵琶,3个琴轸在琴头右侧,两个在左侧,改子弦同音为加添一条低音弦。由于战乱及其他原因,这张五弦琵琶已失散无存。近年来在琵琶改革方面出现了在四弦琵琶上缩小弦距,增加一条低音弦为五弦琵琶的探索。为保持琵琶的传统造型,新增的低音D(或E)弦、系于琴头处(弦槽上方中央)的琴轸上。这种五弦琵琶,扩展了低音区,使音色更加丰富,并提高了演奏技巧,也为琵琶乐曲创作和演奏开拓新的前景。

二、南音琵琶

南音琵琶: 琵琶经过历代的流传,在外形式样、规格和演奏姿势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而南音琵琶则是因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而得名。琵琶自唐代发展为竖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因而又有“横抱琵琶”之称。

南音琵琶流行于闽南和台湾一带。是演奏福建南音的主要乐器之一,在乐队中起着指挥作用。常和南音洞箫配在一起,共同演奏乐曲的旋律,使清淡、委婉的福建南音,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南琶的构造和琵琶完全相同。琴身长93~104厘米,琵琶头为凤尾形,曲颈,共鸣箱呈梨状,但腹部较宽阔。背板以前采用松木挖空制成,现已多用较硬木材制作。面板使用桐木,当地称为“簧板”。琴须颈正面有4个相附属,面板上、中部,横胶着10个音品,多用象牙、 玳 瑁 或竹材制作,称为“音子”。在品的两旁各开有一个月眉形的出音孔,称为“簧孔”。面板下方的缚弦较大。采用4条丝弦,由低到高分别称为母线、三线、二线和子线。一般定弦多为(d、 g、 a 、d1)。

南琶的演奏风格古朴、独特,音韵有敲击钟磬之风味。弹奏技巧主要有弹、挑、 摙 指(快速弹挑)、点指、挞指、去倒、半跳、按音、甲指(相当于竖抱琵琶的“扣”)、快落指和慢落指等。

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现在流行的琵琶品种也不少,根据选料、工艺和音质的优劣,分为高级、中级和普及琵琶。从相和品的数目,可分为四相10品,六相18品、24品、25品和28品数种。

响琶: 在琵琶的基础上,将原来仅起音响反射作用的`背板改薄,使之能够振动,缚弦也改为能上下移动,以增大琴的音量,并能采用大提琴的定弦法。它可以参加乐队演奏,最适于弹奏现代题材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月琶: 具备月琴和琵琶两种乐器的优点,可以按琵琶的传统方法来定弦和弹奏,也可采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发音比月琴铿锵有力,音量宏大,音质纯净,音色清脆、饱满而透亮、最适合与京胡合作为京剧伴奏。

   高音琵琶: 琴身右上部为新月形,腹面上开有音孔和音窗,琴内音柱可调,发音比一般琵琶高一个八度,高低音平衡,音色动听。

电琵琶: 外形上保持了原琵琶的民族风格,只在琴箱面板上装了一些电器元件,拾音器置于靠近缚弦的琴弦下面,通过电磁感应把琴弦的振动转变成电讯号,然后经扩大器和扬声器发出声音来。为避免由于共振而造成的混响,电琵琶增加了面板的厚度,减小了共鸣箱的容积,使音质更为纯净。电琵琶的音色柔润优美、晶莹剔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好的有关声乐器乐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琵琶怎么做?

琵琶的制作方法:

中国琵琶制作有着悠久的传统,唐代制品已十分精致,背板上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琴弦也染成朱红颜色,许多唐诗都称赞它的美观。琵琶制作工艺是乐工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总结,很符合科学道理。背板是琵琶上最大的部件,它似半梨形龟背,其弧度随着上下部位的不同而各异。制作时,先按长宽尺寸选用厚7.5厘米的板料(也可采用几块板料拼合),依照背板轮廓样板,留出o.5厘米--1厘米余量划线并锯下,由底部往上量至60厘米处,是开挖内瓢形腹腔的起点,在四周要留下1厘米宽的平面边沿。由底部往上10厘米处,为腹腔的最宽部位和最深处,最宽处为28厘米,最深处应在4.7厘米--5厘米之间。由底部向上30厘米处,宽度为24.3厘米、深度为4厘米。由底向上45厘米处,宽12厘米、深3厘米,这是三块腹腔样板的尺寸。

由最深处到上端最浅处,深度之间要自然过渡。挖腹腔时,要经常用样板测量。可用木工的锛子按各部位不同深度先进行粗加工,也可先按不同深度定好尺寸,用台钻钻出密孔。背板外面的粗加工,可用斧头将其斫成弧形,操作时要随时参照背部外形样板测量。粗加工时,腹腔要比样板挖得浅一些;龟背要比样板做的大一些。而后进入细加工,用刨子平整背板的里面使其平整,刨平后再将上部粘相处刨去一些。然后根据背板样板修周边,须注意上部、中部和最宽处三个部位。修腹腔时要用圆口凿,将粗挖后的表面修凿光洁,修时要严格根据样板进行。

琵琶的面板都是用梧桐木制作的。通过用各地桐材进行制作和对比,认为河南兰考、开封等地所产的泡桐(沙桐)最佳,本质较松,木纹顺直,传声迅速。经验表明,最好取材于粗大原木的近根部和中部,年轮宽度在1.5厘米左右。桐木的树心最硬,不利传声,不能使用。早期的面板都用整块独幅的桐木来做,近几十年来才用拼板,拼时一定要把树心改用在两侧,按照音响要求,外弦高音部分要求较硬木材;内弦低音要求较软木材,可选用两、三块材质不同的板料拼合起来。将选好的长61.5厘米、宽31厘米、厚0.9厘米的桐木板料两面刨光,其薄厚尺寸因要求不同而有别。面板上端最薄,厚o.4厘米--0.5厘米,最宽处两侧要厚o.6厘米,中央部位最厚0.65厘米,底端o.55厘米。面板厚度并非一成不变,要看桐木的软硬情况而定,制作时一般上部略薄、下部略厚,四周薄、中间厚,与背板镶合时可以略厚,然后再逐渐加工去薄。

音粱和音柱用桐木制作上音梁厚o.4厘米,宽1.4厘米;下音梁厚o.4厘米、宽1.5厘米,三个音柱厚1厘米、宽1.4厘米。两音粱的长度和三个音柱的高度要据腹腔的宽度和深度而定。安置音粱、音柱和胶粘面板。须先在背板腹腔的四周边框上开出子口,子口又分内外子口,外子口与面板的周缘相胶,与面板在同一平面上,内子口低于外子口,与面板背面周缘相胶。装音梁要在内子口上凿出凹槽,其位置是:上梁距底部39厘米、下梁距底部20厘米。通过试装确定其长度,然后再试三个音柱的高度,待试装合适后,在音柱的上下两端、音粱两端和内子口的四个凹槽内涂胶粘牢。将面板周缘修削成与背板外子口内缘相吻合,以嵌入后无缝隙为度。胶粘时背板内外子口、音粱表面涂鱼胶,将面板周缘和背板涂胶部位烘热,使胶接严密、牢固。

琵琶头制作时,要按侧面的厚度将选好的木料刨光,依样板划出轮廓图样、锯出粗坯,经开弦槽、钻弦轴孔、雕刻和镶嵌,并在弦槽下端开出与琴颈上端交接的榫口,接合面要配至吻合,最后用鱼胶将其胶合牢固。弦轴孔的锥度为1:

13,大眼直径1.25厘米,小眼直径0.95厘米,孔长4厘米。传统为先钻直径o.6厘米小孔,后用烧红的铁烫棍将轴孔烫出;也可先将轴孔钻成直径o.9厘米后,像小提琴弦轴孔那样,再用锥度相同的绞刀将轴孔绞出。琴头的式样,如今多为方如意头,井在此基础上变化其中心琵琶头上的图案,发展成为寿字头,乐字头和骨花头(用牛骨雕刻而成),其中专业产品都以骨花头为主,以做工精细的为上品。

琵琶的油漆对琵琶来说似至关重要的,琵琶需要在油漆后开始排品,油漆的好坏会影响琵琶今后的使用,因此高档琵琶的油漆工序是很重要的,可以很好的保护木料,增加手感的舒适性。影响油漆好坏的直接因素是材料的干燥度和木工工艺的平整度光滑度。我们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琵琶油漆工艺,更好的发挥出选料讲究,木工工艺精制的特点。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南音琵琶尺寸】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105636.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32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